購買國債的注意事項

  你聽說過國債嗎?公國債是指的是政府為籌措財政資金,憑其信譽按照一定程式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一種格式化的債權債務憑證。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國債的相關法律知識。

  

  一、購買國債前制定長遠理財計劃

  投資者若購買憑證式國債不到半年就兌付,除了沒有利息之外,還要支付0.1%手續費,會造成本金的“縮水”。持有半年至兩年的,則按年息0.72%計息,若持有者一年後因急需用錢而提前兌付,扣去手續費,其收益率僅為0.62%,購買國債顯然是吃了“啞巴虧”。

  因此,投資者在購買憑證式國債之前,一定要制訂一個長遠的理財計劃,可以進行組合投資,把國債、基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等組合起來進行投資,也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樣在需要用錢的時候也不會出現“虧本的買賣”。


  二、持有國債期限不確定的客戶應購買票面利率較高的記賬式國債

  投資記賬式國債需要走出的一個誤區是並非持有到期才最合算。以二級市場流通的記賬式國債來說,價格是波動的,受到利率變動、資金炒作等因素影響。個別期限較長的記賬式國債甚至會在上市初期被大幅炒作,使得後幾年的收益提前“透支”,操作起來很有難度,風險也較大。

  因此,對那些持有國債期限不確定的客戶,選擇購買票面利率較高的記賬式國債。

  三、避開二級市場上市初期購買

  針對記賬式國債在二級市場上市初期所存在的溢價或貼水的現象。穩健型投資者只要避開這個時段購買,就能規避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四、櫃檯和網路平臺皆可購買

  以往每次發行憑證式國債的時候,排長隊搶購的火爆局面令不少年輕人望而卻步。但事實上,現在發行的國債,很多都是電子式儲蓄國債,全國統一銷售,除了到櫃檯購買,還可以通過網銀等網路平臺購買。

  相關閱讀:

  公債與國債的關係

  公債:公債是政府依據認用原則獲取財政收入的一種特定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政活動。在同代各國大都在法律中規定:當政府在確有必要時,有權以債務人的身份向個人、企業、社會團體、金融機構以及他國政府借款。借款形式的收入是政府的債務收入,同時也是政府的一種負債,政府必須按借款時的約定方式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

  因此,在整個公債活動中,形成了政府與公債持有者之間穩定的債權債務關係。一般而言,這種關係是一種雙方自願的交易關係,這完全不同於稅收所反映的政府向納稅人單方面進行的強制性與無償性的徵收所形成的徵納關係。

  國債:公債有時也稱為國債,在法律不允許地方政府借債的國家,這兩個概念是一致的,即都是指中央政府的借債。但在允許地方政府借債的國家,一般只把中央政府的借債稱為國債,而地方政府的借債只能稱為公債或地方債。

  所以,公債=國債+地方債券***法律允許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