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工作心得

  精神病醫院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專科醫院,無論從設址、服務物件、管理模式、醫療護理方式、方法,以及社會地位等諸多方面,下面是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在精神病院實習的日子很快就接近了尾聲,心中不免會有很多的感慨。在來這裡之前,心中有些許的期盼和好奇,也有些許的恐懼和不安;而來之後才發現,原來一切都與想象中的不同,與傳說中的不同。

  我在這裡是被分到了心理科,帶我的老師是劉老師。據我瞭解,劉老師在這裡已經工作幾十年了,可謂是這裡的元老。在她眼裡,這個工作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工作了,而是一個與精神病患者交流的良好平臺,每天陪這些病人聊天、做遊戲、做心理輔導。這裡的病人也都很尊敬她,都叫她劉老師,而且也很聽劉老師的話。劉老師熱情的把我介紹給了大家,但是我由於內心的種種原因,不敢大膽的嘗試著和病人交流,顯得有點陌生。

  經過一個上午的適應,以及看到老師和病人們相處的那麼融洽,我才漸漸的放下戒心,真正的加入到這個集體中來,才真實的體會到,其實精神病人並不可怕,而精神病院,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恐怖。對於病人,醫護人員還是十分尊重他們的,也很樂意的與他們交流。而病人之間,比起外面的世界,似乎也顯得更加和諧。他們在不發病的時候,都十分地友善,而且可以較為融洽的交談,不加以注意甚至都不知道他們是精神病患者。

  經過幾天的熟悉,我漸漸地發現這些病人其實都是很可愛的。當他們一個人的時候,顯得很安靜,自己做自己的事,不是那麼的容易接近,但當大家一起集體活動、做治療、聊天時,卻顯得很活躍,而且感覺特別容易接近,能夠放下一切其戒心陪你說話、陪你玩,也顯得很聽話,尤其是週一那個新來的女生,她一般不願意說話,但是當她在和別人一起做遊戲、打她喜愛的乒乓球時,卻顯得那麼的活潑、可愛、充滿朝氣和活力。

  在接觸了這些病人以及聽了許多醫生的講課之後,我發現醫生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與病人進行溝通,從中得到一些資訊,對病人的病因進行詳細地剖析,輔助一定的藥物進行治療,而心理諮詢與輔導對於精神病患者來說也顯得格外重要。在他們發病之前,其實有很多跡象可以發現這個病症的苗頭,而先通過一些心理諮詢與輔導完全可以提前解決病症的情況,比如躁狂,如果在早期有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那麼就可以通過一些心理輔導,讓病人瞭解自身的情況,從而在他還沒有到達那種病發且已經不受自身思維控制的時候進行解決,比如自我暗示等的一些方法來解決問題,而不至於釀成大禍。所以,在這個階段,醫護人員對病人的支援與安慰,以及引導的作用是十分大的,可以幫助病人渡過這個時期,確保以後不再復發,重新正常的生活。

  另外,治療者必須是一個優秀的聆聽者,專心的傾聽病人的訴說,以親善誠懇的態度取得病人的信任,讓病人毫無顧慮的傾訴內心的苦悶,鼓勵病人疏洩內心不良的情緒。人的煩惱往往來源於思維,但你煩惱了,往往是因為你用錯了你的思維方式,我們應該引導病人去換一種與原來逆向的思維去分析問題,煩惱往往便會自動消失。要給予病人鼓勵和良好的心理暗示,激發病人的積極心理,讓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療和更努力地去改善自身的情緒。並能以同情、理解、諒解的態度對病人的訴說不加評判地接受,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援,並與病人合作去治療其疾病,給予病人治療的信心與康復的希望。 精神疾病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而且給病人這個家庭也會帶了重大的影響。其實精神病和其他生理疾病一樣,應該得到關愛而不是同情,更不應該受到鄙視和排斥。但是社會討論到相關字眼的時候總是帶著嘲弄和戲謔。精神病的病因可分為遺傳和社會心理因素,但是無論是哪個方面都不是患者能控制的。我們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作息和加強體運動保證自己遠離生理疾病的困擾,但是,我們不能更改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所以我們應該關注這樣一群弱勢群體,接受並幫助這樣的人。

  或許是我接觸得太少,或許是我想得過於簡單,但我仍相信有些精神病人是能夠治癒的。或許有一天,當他們恢復了正常人的心理,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的時候,我希望人們能夠以平常的目光去看待他們,不要歧視和排斥她們,不要讓他們的心靈再一次受創!真心希望他們都能夠康復,早點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找回自己的自信與自尊!

  最後,感謝精神病院的各位老師對我的幫助和指導,特別是劉老師,希望你們今後的工作更加順利!同時,我也會不斷的學習,掌握更多的技能來幫助患者減輕病痛,恢復健康,爭取做一名合格的護士。

  篇二: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類精神障礙與心理障礙患者的人群明顯增加,精神衛生問題日益顯得重要,人民群眾對精神衛生服務的需求迫切。在醫院在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援下,在全體公共衛生服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績;同時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因為本人接管精神病管理工作才一個多月,現就前精神病管理者及我對這一個多月的精神病管理工作做個總結,向各級領導彙報,並就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存在的問題、日後努力發展的方向等向各級領導建議,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便於在工作中改進。

  一、精神病病人督導管理

  2012年全鎮管理重性精神病病人158人,死亡3人,總共155人進行規範管理率,僅完成國家精神病防治機構發給任務的57%,督導管理是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我們主要通過村衛生室人員對病人進行服藥指導和督促及定期進行隨訪。由於他們和病人居住場所比較近,服務的物件又主要就是本村居民,因此相對比較熟悉病人的情況,比較容易和病人溝通交流,督導起來比較便利。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精神病防治工作基礎較為薄弱。這不僅嚴重影響精神病病人的發現率?也嚴重製約了整體的精神病防治工作。 ?

  2、精神病培訓指導力度尚嫌不足:培訓指導的內容、頻次和力度上還須加大。

  3、精神病防治宣傳力度還需加強。雖然開展了一些初步的精神病防治健康教育宣傳活動,但是無論在宣傳手段、物件和宣傳的區域上還是太過於單一和侷限。

  4、多數患者家庭經濟困難,收入低。這樣導致患者家庭無經濟條件治療患者,導致很大一部分不穩定患者的出現,這樣對精神病的隨訪人員帶來了安全隱患。由於這個原因,患者的隨訪記錄、一年一度體檢記錄的真實性不高。

  5、由於國家的錄入系統問題,錄入時間長,導致部分資料未能及時錄入系統。

  三、 對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建議

  1、加?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迸嘌擔?岣呷嗽彼刂剩?暈頤且皆旱南喙匾轎袢嗽奔吧縝?郎?疽繳??信嘌怠L乇鶚嵌運娣糜寫頡⒃倚形?幕頰呤保?鬆戇踩?矯嫻吶嘌堤乇鷸匾??蛭?揮斜;ち俗約翰拍苡行У奈??嗷頰囈?蟹?瘛H綣?芯?癲》矯嫻淖?葉怨?夜娑ǖ?大重性精神病的診斷標準進行培訓,這樣就能對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發現率有所提高,即能有效的完成國家交給的任務,又能對精神病患者的服藥及生活進行指導。讓他們更快回歸社會。

  2、增加對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相關醫務人員及社群衛生站醫生的福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工作危險性高於其他工作崗位人員,希望能增加福利待遇來引進、留住人才,壯大精神病防治的隊伍,才能更好的為醫院乃至國家交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