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十大科學真相

  近日《侏羅紀世界》在國內正式上映, 掀起了新一輪的恐龍熱潮。但是你知道嗎,電影裡關於恐龍的描述有很多錯誤之處,在你約妹子看《侏羅紀世界》之前,不妨先讀一下這篇文章,然後你就可以當著妹子的面展示你的“學識淵博”了!

  博爾特的速度能夠超越霸王龍

  科學家指出,計算機模擬資料顯示,霸王龍最高奔跑速度大約29公里/小時,顯然這一速度並不能追趕汽車,但能追趕到多數人。相比之下,牙買加運動員尤塞恩-博爾特最高奔跑速度為44公里/小時,他能夠逃脫霸王龍的捕殺。

  阿根廷龍體長大於藍鯨

  最大的恐龍物種一直倍受爭議,近期一項研究才揭曉其中的謎團,生活在9700萬-9400萬年前的阿根廷龍體長40米,高度7.3米,體重70噸,當之無愧是最大的恐龍。相比之下,現代藍鯨僅長30米,但其體重達到200噸。

  最早的恐龍骨骼化石發現於1677年

  最早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是斑龍,是1677年在英國牛津郡採石場挖掘的。

  一些恐龍物種壽命可達300年

  古生物學家指出,一些體型較大的恐龍壽命為75-300年,然而這一評估是基於它們是冷血動物,如果它們是熱血動物,壽命會短一些。例如:體型較大的雷龍,如果它們是熱血動物,那麼其身體內部會“煮熟”,科學家普遍認為它們是冷血動物,並且壽命很長。

  恐龍經歷了兩次物種大滅絕

  許多人都知道0.66億年前白堊紀-第三紀時期物種大滅絕事件,當時一顆小行星碰撞地球導致75%物種滅絕消失。然而,這並不是恐龍世界遭受的第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在2.013億年前它們曾經歷了三疊紀-侏羅紀時期物種滅絕事件。

  許多恐龍長有羽毛卻不會飛行

  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迅猛龍被描述為長著鱗狀面板、沒有羽毛的恐龍,但在過去幾年裡,研究人員認為,迅猛龍事實上身體覆蓋著羽毛,儘管它們不會飛行。

  人類的生存時代比劍龍更接近霸王龍

  儘管劍龍和霸王龍都是恐龍世界的成員,但是它們從未生活在同一時期,劍龍生活在侏羅紀時期,大約在8000萬年前滅絕,霸王龍於8500萬年前出現。

  恐龍跳蚤比現代跳蚤體型大10倍

  如果現代跳蚤令你十分抓狂,那麼寄生在恐龍身體上的跳蚤會令你感到恐懼!最大的雌性恐龍跳蚤體長為20.6毫米,雄性體長14.7毫米,差不多是現代跳蚤體長的10倍。

  最大的恐龍蛋長度為45釐米

  上世紀90年代,蒙古境內發現一枚恐龍蛋,長度達到45釐米,是迄今發現最大的恐龍蛋,但是與龐大的成年恐龍身體,恐龍蛋還是很小的。

  “恐龍後代”仍存活著

  19世紀考古學家發現長有羽毛的始祖鳥,從此開始了恐龍進化成為鳥類的學術研究。科學家普遍認為,早期鳥類是從侏羅紀晚期食肉獸腳亞目恐龍進化而來的,其中一些物種在物種大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逐漸發展成為現今的鳥類物種。同時,還有人猜測鱷魚與恐龍有著親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