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的起源是什麼

  圍棋流行於亞太,覆蓋世界範圍,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棋類遊戲。那麼,?

  關於圍棋的起源,一直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其實不止是圍棋,任何一項科目的起源,都是令人十分頭痛的問題,比如生命的起源、人類的起源、文字的起源……而圍棋的起源又是如此的遠古,文字記載非常稀缺,要追溯本源自然難度不小。 藉助考古的力量更是遙不可及了,因為考古只能給予旁證,不能確定來源。既然如此,我們便不必為這個問題來傷腦筋了,大可放鬆心情,知其大概即可,考證的問題,還是有待來者進行解決吧。

  作為古代四大藝術***琴棋書畫***之一的圍棋,跟所有具備某些神祕特徵的藝術一樣,關於她的起源自然從神話版本開始。目前比較為人們所接受的觀點是“堯造圍棋”。關於“堯造圍棋”的記載,能考證到的文字有戰國時的文獻《世本》:“堯造圍棋丹朱善之。”,西晉張華《博物志》: “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雲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之。”巧合的是,這裡記載圍棋起源的兩本著作本身都存在著眾多需要考證的因素在內,實在無從確定其可信度。從這裡的文字記載來看圍棋一開始便作為“教”的工具、具備開智功能為大家所接受。

  還是來直接尋找古籍中有著圍棋的確切記載的內容吧。

  據春秋時期的《左傳》記載:“衛獻公自夷儀使與寧喜言,寧喜許之。大叔文子聞之,曰: ‘……今寧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隅,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這裡包含了眾所周知的一個成語“舉棋不定”。文中的“弈者”指的是下圍棋的人,在古代“弈”專指圍棋,許慎《說文解字》就有解釋:“弈,圍棋也,從丌,亦聲。”。《左傳》大約成書於公元前548年,這裡記載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559年。具體的故事內容,大家可以去翻看一下《左傳》。可以說明的是,在據今二千五百年前,圍棋已經為大家所相互熟悉的事物了。值得一提的是,《左傳》中有關圍棋的記載是迄今為止最早的文字記載。

  在這個基礎上再做一個簡單的推論,圍棋的形成與發展再到為大眾所熟知,必然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時期,也就是說,圍棋的起源要在這個時間點上溯若干年,也許是500年,也許是1000年,這正是需要有心人來考證的事情。

  同在春秋時期,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也為後人留下了有關圍棋的記載,《論語》有言:“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亦有博弈者乎?”“博弈”即圍棋,聖人在授徒之時亦自然以棋入理,可見當時圍棋已經在社會上是人所共知的事務了。

  這便是時至今日,我們所能追溯到的一個時間點,即在春秋時代,關於圍棋的記載已經進入古代的史冊、典籍。要再往前進行探測,則求助於文字外的考古了。

  雖然不能找到確切的證據,但堯造圍棋的傳說,已為大家所接受,《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Iitannica***便根據這一傳說認為圍棋誕生於公元前2306年左右,《美國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Americana***則將圍棋的誕生定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年代之準確令人吃驚,但起源時間仍是一個含糊不清的問題。

  在“堯造圍棋”外,關於圍棋起源的傳說,仍有不同的版本。如宋羅泌《路史·後記》載 “帝堯陶唐氏,初娶富宜

  氏,曰女皇,生朱驁狠、娟克。兄弟囂張訟,嫚遊而朋淫、帝悲之,為制弈棋,以閒其情。”如明《潛確類書》載:“烏曹作賭博、圍棋。”等版本。但除此外似乎都無從考究,或語焉不詳,或意有其他,均難以採信。另有唐人皮日休著作《原奔》認為:“奕之始作,必起自戰國,有害詐爭偽之道,當縱橫者流之作矣。”則是從個人所想出發,有妄加推斷的嫌疑了。

  另有日本鬆井明夫所著《圍棋三百年史》提到:“圍棋與象棋有它們的共同的祖先,就是中亞細亞的一種‘盤戲’。它流傳於西方成為國際象棋,流傳於東方而受到中國天文及其他科學的影響,改良成為十六道的圍棋。”這一觀點亦不足以採信。首先,從圍棋與國象的規則來看,二者根本思維方式不同;其次,從發源年代來看,圍棋廣為流傳的春秋時代,尚未與亞細亞地區有何交往,流傳一說便更是無從談起了。

  對於圍棋的起源,既無確切的文字記載,也無詳細的故事流傳。而當今圍棋泰斗吳清源先生的理解則頗為有趣,他曾經跟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先生談到過這方面的內容,這位愛好圍棋的文學家將吳先生的談話內容錄入了《川端康成全集》第25卷,這裡錄其大概:“有一次,堯到地方上去視察政情,遇見了一位叫伊蒲子的老人。……他與伊蒲子商談。繼承自己的按說應是兒子丹朱,但丹朱不是治天下的大器,他一直為此而憂慮。伊蒲子給了堯一首詩:‘原詩已忘記了,大意是說如此這般的地方隱居著一位了不起的人。把你的兩個女兒嫁給那個人吧!那個人是應當繼承你的人。堯一回到都城,馬上派人去找,找到了所說的那個農夫。堯把兩個女兒嫁給這個農夫,此人就是後來的聖君舜……堯不是把圍棋這一遊戲的工具給兒子,而是把圍棋作為研究天文的工具授給他、告訴他。你研究天文吧!做易及祭祀的工作吧!這也是我的想像。圍棋恐怕不是堯製作的,可能在那以前,便用作天文和易的工具,棋也寫作弈,弈與易及醫,發音相同,與‘歷’的發音近似。遠古,重要的大事都用易進行占卜。在日本、古代說是祭政一致。要去朝拜伊勢神宮。一般認為、靠神論、神示來從事政治活動。中國的古代也是祭政一致。不論是易或天文。都與神示呀天命呀有深切的關係。易有各種各樣方法。燒龜甲和獸骨觀看形狀,後來使用筮竹,我以為也會使用棋盤。是否使用黑白棋子表示陰陽。我不太清楚……”這裡的內容並非圍棋起源的解釋,引用部分內容只為大家能有所瞭解,在後來吳清源先生接受日本某記者的採訪時,也談到了類似的內容,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關於圍棋起源,大抵有如上的幾種說法,一一介紹在此,可以說明一個不需要說明的問題,即圍棋的發源地在中國,此後相繼傳入朝鮮後日本。行事嚴謹的日本人曾於享保12年***1727***正月29日,日本圍棋四大門派掌門人簽署了一張書狀,說明:“圍棋創自堯舜,由吉備公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