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有哪些入門基礎知識

  素描概念在藝術創作中以不可獲缺的姿態存在著。素描也是有一定的入門基礎知識的。以下是由小編整理的素描入門理論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素描的基礎知識

  1、點線面

  點,可以輔助觀察物件,定點找線,正確抓形。如利用結構點,光影點的串聯概括形體的觀察方法、長短,粗細,輕重,曲直…線是素描最常用的表現手段、如:輪廓線,指形與形之間的銜接線,分內輪廓線和外輪廓線;結構線,指兩個形體相互銜接所形成的線;稜線,指兩個不同方向的面相交所形成的線、在運用時應結合物件的形象特徵,注重它們的輕重、虛實、穿插關係,靈活運用、避免生硬、死板、 除此之外,輔助線和排線的運用不可忽視、面,是指物體形體凹凸起伏或轉折所形成的變化關係。面是組成物體的重要因素,任何物體都是由無數個面組成的,正確理解和運用面是造型的重要手段、

  2、 形體

  形是指二維空間的長度,寬度或斜度,是平面的。形的正確與否關係到作品的好與壞,一般的抓形方法較多用目測法:比較法是較主觀,較靈活的抓形方法,比較線條的長度,斜度,弧度,比較塊面的大小,方向,輕重,上下比較,左右比較,四面八方整體比較,形裡看形進行比較,才是獲得準確形的正確方法。體是構成物體的主要要素,是立體的,具有長寬高***深***三維空間的。任何物體都可以概括為由N個體構成的,規則的或不規則的。“體”是表現畫面體積感或立體感的重要“意識”。

  3、 結構

  是指物體本身的構造,分幾何結構和解剖結構。幾何結構是把複雜的物體概括為無數不同的幾何體構建而成的一種理解方式,世間萬物都是由幾何體構成的;解剖結構原為醫學用語,指內在的組織構造關係,是判斷一張頭像作品好壞的關鍵,所以,對頭骨和頭部肌肉的理解至關重要。

  4、 構圖

  指經營位置,就是在畫面上我們怎樣擺放物件的一種形式、一般情況下,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上緊下鬆,寧上勿下;模特面部朝向哪個方向,哪個方向就可以多留些空白;如遇到正面,就看光源,光源方向可以多留些空白、總的來說,構圖要恰當,均衡,飽滿,有一定的藝術修養,遵循賓主呼應,空間合理的原則。

  5、 比例

  是反映物體各部分及其與整體之間的大小,長短的相互關係。分標準比例,如“三亭五眼”;目測比例,指利用目測棒所獲得的比例;感知比例,是指對錶現物件進行觀察,比較的感受所得,是一種較主觀獲得比例的測量方法,注重比較。正確熟練的掌握此種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6、 透視

  分為形體透視和空間透視。形體透視是根據視平線上視點的位置來決定表現物件是處於平視、仰視還是俯視,或大小的位置、其規律為:近長遠短,近大遠小。空間透視是表現空間距離遠近而形成的虛實及色度的視覺效果變化的原理、其規律為:近實遠虛,近強遠弱。

  7、 明暗

  指在一定的光源下物體所產生的光影關係、在表現時應先明確物件的亮面和暗面,尋找灰面,再區別最亮面,次亮面,最暗面,次暗面等有序的層次變化,有節奏的表達、亮面 透亮,結實亮面 亮中有灰,要實,灰面 灰中有亮,要實,追求豐富三大面灰面 豐富微妙 五小調 明暗交接 黑得到位,注重起伏變化,反光 暗得有東西,透氣,要虛,暗面 暗得透氣,投影 虛的黑,透氣,不死,黑白灰指整體畫面的色調區別,與明暗不可同意而語、黑白灰關係是否明確是畫面效果是否鮮明,生動,是否具有藝術感染力的關鍵所在、一般在頭像作品中常見的安排方法:頭髮是黑的,臉是灰的,衣服是白的;頭髮是白的,臉是灰的,衣服是黑的;或頭髮和眼睛是黑的,衣服和臉部背光面是灰的,受光面是白的等等。在某種情況下,黑色區域和灰色區域對比不夠強烈,我們可以主觀提亮灰色區域或加重黑色區域;白色區域和灰色區域反差不鮮明, 我們可以主觀提亮白色區域或加重灰色區域、總之,一張好試卷黑白灰一定要分明,黑要夠黑,黑得透氣;灰要灰到位,灰得豐富;白要白得透亮,厚實。

  8、 體積感

  簡單講就是立體感,就是物體所佔的空間,即內空間。在二維平面體現出來的就是給人於厚度感。體積感的有無是衡量素描作品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確理解和運用“體面”法對體積感的表現有很大幫助。

  9、 空間感

  空間感相對體積感來說是外空間,是畫面的深度,是一種氛圍,如;鼻子與後腦的前後距離感或頭部處於什麼樣環境氛圍等,就是空間感。正確處理好空間感可以用輕重強弱法,虛實法,繁簡法等。

  10、質量感

  質感就是給人於一種觸控感,是光滑柔軟,還是粗糙剛硬等。在表現時,光滑柔嫩的質感,如女人的面板,就可以用較細小含蓄的線條或柔和的面來表達:相對粗糙的男人面板,可以用較粗重毛躁的線條或較強烈的面表達,有時,具體情況還是需具體分析,不可概念化,也有小白臉男生的不是?量感即是重量感,頭部有頭部的重量,應該沒有人的頭部像氣球般輕的吧?所以,在表達的時候分量感一定要到位,該重的就得重下去。

  11、整體感

  整體感不是完整,更不是完成,它是指在作畫過程或畫面完成後的一種繪畫意識。整體的觀察,整體的造型,整體的刻畫,整體與區域性,區域性與整體等的繪畫理念始終貫徹整個繪畫意識,才能遊刃有餘的把握畫面,人物形象才生動傳神。

  素描的技巧

  ***1***線和線條技法

  素描的要素是線,但是線在實質上卻是不存在的,它只代表物體、顏色和平面的邊界,用來作為物體的幻覺表現。直到近代,線才被人們認為是形式的自發要素,並且獨立於被描繪的物體之外。[2]

  ***2***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

  素描是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並且描繪於平面之上,即由線條形式引起觀者的聯想。例如兩條線相交所構成的角形,可以被認為是某平面的邊界;另外加上第三條線可以在畫面上造成立體感。弧形的線條可以象徵拱頂,交會聚集的線條可表現深度。人們可以從線條的變化當中,得到可以領會的形象。因此透過線條的手段,單純的輪廓勾勒可以發展成精緻的素描。

  ***3***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

  在素描中可以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至於色彩明暗是為了加強和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我們可以運用線條的開始,消失和中斷來畫出邊界,並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邊界而上。線條的粗細能表現物體的變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線條的筆觸變化表現出來。

  ***4***平面技法的輔助

  素描的線條技法還需要平面技法的輔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筆時,在明暗對照上可用擦筆法。

  ***5***毛筆畫法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筆畫法,因為毛筆能發揮筆觸的寬度和筆調的強度並且能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

  ***6***藝術性的加強

  素描也可用多色畫筆作為基本材料,用來加強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藝術性。

  素描的藝術特點

  由木炭,鉛筆,鋼筆等,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稱作素描。單色水彩和單色油畫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國傳統的白描和水墨畫也可以稱之為素描。通常講的素描多元化指鉛筆畫和炭筆畫。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這是研究繪畫藝術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 素描通常採用可於平面留下痕跡的方法:如,炭筆,鋼筆,畫筆,墨水,及紙張等。輪廓和線條是素描的一般稱謂。素描具備了自然律動感。不同的筆觸營造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係和節奏、主動與被動的周圍環境、平面、體積、色調、及質感。

  素描是一種正式的藝術創作,以單色線條來表現直觀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達思想、概念、態度、感情、幻想、象徵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帶色彩的繪畫那樣重視總體和彩色,而是著重結構和形式。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素描的藝術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