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鐘基礎知識與工作原理

  擺鐘發明於1657年,是時鐘的一種,用擺錘控制其它機件,使鍾走的快慢均勻,一般能報點。它是根據單擺定律製造的。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擺鐘基本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擺鐘的簡介

  擺動的鐘擺是靠重力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來擺動的,簡單的說,如果你把鐘擺拉高,由於重力影響它會往下襬,而到達最低位置後它具有一個速度,不可能直接停在那***就好象剎車不能一下子停一樣***,它會繼續衝過最低位置,而擺至最高位置就往回擺是因為重力使它減速直到0,然後向回擺***就象往天上仍東西,它會在上升中減速到0,然後落下***。如此往復,就不停的擺動了。

  按照上述,鐘擺可以永遠擺下去,但由於阻力存在,它會擺動逐漸減小,最後停止.所以要用發條來提供能量使其擺動。

  擺鐘的結構

  擺鐘的結構大體上可分為走時部分、打點部分、指標部分以及打點控制部分。

  1、走時部分

  走時部分由頭輪***即條盒輪,內裝發條***、二輪、三輪***中心輪***、四輪、擒縱輪、擒縱叉、擺錘等組成。

  條盒輪是機芯中最大的輪子,發條裝在輪片下面的盒裡***以前生產的擺鐘大多不帶條盒***,它是走時部分的能源。二輪、三輪、四輪都是傳動輪,其結構由輪軸、輪片,銷輪等組成。擒縱輪的結構與上述各輪相同,但它的輪片齒形是斜三角形的尖齒。擒縱叉也叫卡子,它的作用就是把擒縱輪齒接過來,送出去。

  擺錘元件包括擺錘、擺杆及掛擺裝置。擺錘中間有透孔,擺杆從中通過,下面旋有螺母固定。此裝置可以將擺錘升高或降低,從而調節鐘的快慢。

  2、打點部分

  打點部分由打點條盒輪、打點二輪、打點三輪、打點四輪,打點五輪及風輪組成。在打點三輪上有一個星角輪,當輪系轉動時,它使打點軸上的抬止杆不斷地抬起落下,打點軸的一端固定著兩個打錘,錘頭敲擊一長一短兩根音簧,就發出悅耳的聲音。風輪主要是起調節輪系轉動速度的作用,使打點聲音有一個合適的時間間隔。

  3、指標部分

  指標部分由分輪、跨輪和時輪組成。結構原理與鬧鐘基本相同。

  4、打點控制部分

  擺鐘每隔半小時打點一次,整點敲擊的次數必須與時針指示的時刻相同,因此,它的打點必須由走時來控制。在走時和打點之間有一個具有控制打點次數的機構,它由二角凸輪、十二角凸輪、扇形齒、抬閘槓桿、開關槓桿、撥齒凸輪等組成。

  二角凸輪緊緊固定在走時部分的中心輪軸上,每小時隨中心輪轉一圈。二角凸輪齒尖半徑一長一短,長的打整點用,短的打半點用。十二角凸輪套在時輪管上,每十二個小時轉一圈,每小時轉過十二角凸輪的一個角。平時抬閘槓桿擋住打點五輪上止釘,使打點機構不能運轉。當二角凸輪順時針方向旋轉時,慢慢將抬閘槓桿頂起,抬閘槓桿上端最後將止釘釋放***這個過程也叫抬閘***,但打點五輪的止釘轉過一個角度後,又被開關槓桿的折角擋住,打點機構又停止運轉。由於抬閘槓桿抬起的同時,頂起了開關槓桿,開關槓桿原來末端托住扇形齒板現在釋放,扇形齒板落下,齒板中段折角落在十二角凸輪的一個角的中部。當二角凸輪將抬閘槓桿推到最高點落下時,開關槓桿擋住打點五輪的止釘部位也同時脫離,打點機構便開始轉動。打點三輪上的星角輪撥動抬止杆,帶動打錘敲擊音簧。緊固在四輪軸上的撥齒凸輪也隨著轉動,凸輪上的撥銷撥動扇形齒板向上運動,直至開關槓桿末端重新托住扇形滷板,抬閘槓桿擋住打點五輪上的止釘,打點工作完畢。

  擺鐘的工作原理

  擺鐘是利用擺錘的週期性振動***擺動***過程來計量時間,時間=擺的振動週期×振動次數。而擺的振動週期 t=2π***L/g***^0、5

  一般來說,擺的重量是確定的,調節擺的引用長度***l***即可調整擺的振動週期。擺的引用長度減短,時鐘變快;反之則變慢。對精密擺鐘,也有用附加重物法來微調擺的振動週期。擺鐘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地球緯度和海拔高度***中,擺錘的重力加速度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其振動週期。擺鐘放置在不同溫度和氣壓的環境中,也會引起振動週期的變化。溫度變化會引起擺的各部分尺寸包括擺的引用長度的變化。一般是溫度升高,擺脹長而鍾變慢;反之則擺縮短而鍾變快。因此,精密擺鐘常用不同的線脹係數的材料製成溫度補償管,以補償溫度影響。氣壓的變化會引起空氣阻力和空氣密度的變化,從而引起振動週期的變化。因此,精密的擺鐘常將擺安裝在恆壓的殼體中,以消除氣壓影響。

  擺的振動幅度影響到鐘的等時性。振幅愈小,振幅變化所造成的日差***見鐘錶日差***變化愈小,即等時性愈好,因而精密擺鐘常採用長擺杆小擺幅。但是,小擺幅對外界來的震動和撞擊很敏感,因而對安裝環境要求很高。擺鐘的走時日差一般可以達到20秒/天以內,精密擺鐘達千分之幾秒。

  擺鐘是機械鐘。有的石英電子鐘雖然也裝有擺錘或扭擺,但只起裝飾作用。


擺鐘基礎知識“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