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的食用功效與品種功效

  竹筍在中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為中國傳統佳餚,味香質脆,食用和栽培歷史極為悠久。那麼竹筍的食用功效有哪些?竹筍有哪些品種功效呢?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竹筍的相關功效吧。

  竹筍的食用功效

  1、開胃健脾: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症。

  2、寬胸利膈: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於治療便祕,預防腸癌。

  3、開膈消痰: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增強免疫: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5、預防心病:竹筍含豐富蛋白質,能供給身體適當的養分,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治動脈硬化,用竹筍、陳蒲瓜和冬瓜皮一起用水煎服,對治療心臟病會有幫助。

  竹筍的品種功效

  1、甜竹筍:甜竹筍味甘,性寒,無毒,主治消渴、利尿、益氣、可經常食,還利膈下氣、清熱消痰、爽胃口。

  2、苦竹筍:苦竹筍味苦、甘,性寒,主治失眠、去面目及舌上熱黃、消渴、聰耳、明目、輕身、使人肌膚潤澤、精力充沛、抗衰老、解酒毒、除熱氣、使人健康、理心煩悶、益氣力、利尿、下氣化痰、理風熱腳氣、治出汗後傷風失音,將乾的苦伯筍燒研後加鹽可擦牙疳。

  3、淡竹筍:淡竹筍味甘,性寒,主治化痰、除狂熱壯熱、頭痛頭風及妊女頭暈、顛仆驚悸、瘟疫迷悶、小兒驚癇天吊。

  4、冬筍:冬筍味甘,性寒,可解毒,治小兒痘疹不出。

  5、青筍:青筍味甘,可以治癒慢性肺病、吐血和出血,還可治五痔及妊娠反應。

  竹筍的家常做法

  一、竹筍紅燒肉

  1、帶皮五花肉洗淨,切成2釐米見方的塊,竹筍去殼切滾刀塊。

  2、分別將竹筍和五花肉焯燙一下,焯好後撈出備用。

  3、鍋燒熱,倒一點油,油熱後,放冰糖,炒糖色。當冰糖出現氣泡並變色時,倒入焯好的五花肉翻炒,放入蔥斷、薑片、八角、桂皮、花椒翻炒一會兒,再加料酒和老抽繼續翻炒一會兒。

  4、放入竹筍,加入蓋過五花肉的開水,大火煮開會轉小火燉1小時,再放入鹽,最後大火收汁即可。

  溫馨小提示

  1、竹筍要先用開水燙5至10分鐘,這樣既可高溫分解大部分草酸減少弊端,又能使菜餚無澀感,味道更鮮美。

  2、煸炒五花肉時,可用小火將肉中的油逼出來一些,做出來的紅燒肉會一點也不油膩。

  3、最後加水時,一定要加開水,這樣燉出來的紅燒肉才會更彈牙。

  二、三杯竹筍

  主料:春筍 ***400克***

  輔料:九層塔 ***1枝***、紅蔥頭 ***5個***、朝天椒 ***2個***、姜 ***2片***

  做法:

  1、紅蔥頭剝皮、去根,切小塊;薑切片、朝天椒切成斜片;九層塔洗淨,取葉片待用。

  2、春筍去殼,切成滾刀塊。

  3、鍋置火上適量油燒至7成熱,放入筍塊炸至筍塊表面微微收縮撈出。

  4、另起鍋,注入香油燒至5成熱,放入蒜粒、紅蔥頭、薑片、朝天椒爆香。

  5、放入筍塊,加入生抽、冰糖翻炒片刻。

  6、鍋中調入米酒,大火燒至湯汁漸濃。

  7、撒入九層塔翻炒至葉片變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