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復讀

  復讀是有條件的,家長和考生一定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做出理性的判斷,不要盲目的去復讀。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復讀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復讀的方法

  ***1***看發揮

  有的考生平時成績還過得去,但因為考場沒發揮好或犯了一些低階錯誤導致高考失利。如考試時身體不適,因生病影響水平發揮;心理焦慮,整夜失眠導致考試失常;粗心大意,塗錯了卡,漏做題,時間分配不當或違反考規導致扣分、丟分等。此類考生可考慮復讀一年。

  ***2***看潛力

  比如說考生在高一高二時,由於貪玩、迷戀網咖、早戀等而耽誤了學習,到高三甚至是高三下半年才覺悟並開始努力,這次高考成績雖然不太好,但如果他把這股勁頭堅持下去,再復讀一年,效果可能會很明顯。

  ***3***看心態

  選擇復讀需要具備更加優秀的心理素質。復讀的人經歷了一次重大失敗,一般更加容易悲觀,對於考試更加容易緊張和焦慮。從考生個性看,許多考試失敗的考生就是一個愛緊張的人,當年的失敗經驗會在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致使整個復讀像一個夢魘,失敗的情緒常常伴隨著他們。如果考生心理承受力夠強,可以復讀。

  ***4***看志願

  有的考生由於所報志願沒有拉開梯度,結果考出的是一批本科的分數,卻掉入二批本科;也有考生填了“服從調劑”,結果錄取的專業與自己心目中的志向差距太大。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可選擇復讀,並在下次報考志願時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高考復讀各科防丟分技巧

  語文

  1.簡單題目更要仔細認真。語文考題中,名句默寫、字音、詞語、病句、句子銜接等考題一般都比較容易,但每年每道題都有考生丟分。

  2.做文言文部分,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再去做斷句和翻譯。文言文斷句時,注意實詞和虛詞相關聯,斷句斷的是句,不是詞。

  3.認真審題。比如一道題問的是春天的時節,答案是“早春”,而有考生錯答為“春天”。

  4.不要漏寫作文題目,更不要擅自改變作文題目。

  數學

  1.解題過程中得到關鍵結果要停留幾秒鐘,審查一下這個結果有沒有錯。一旦出錯,後面的解答也是費力不討好。

  2.高考數學評卷的主觀性很少,評分細則都是細分到每一分。對於難題不要怕,會多少寫多少。

  3.正確理解“做對”與“做快”的關係。數學高考首先將準確性放在第一位,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狠抓基礎題,先小題後大題,確保一次性成功。

  4.考試結束前幾分鐘,切記不要草率地把懷疑做錯的大題的解答過程從答卷上塗掉***因為不存在倒扣分的問題***,此時如果還有題目沒有做,那麼直接把你的分析過程寫在答卷上。

  英語

  1.注意把握篇章的整體資訊,充分考慮語境線索的提示。

  2.注重常用詞彙和句型的正確使用。

  3.仔細審題並提取重要資訊點。

  4.有效適度地使用從句和連線詞。

  5.寫作類題目不要照抄原文,嘗試用自己的話語表達意思。

  化學

  1.化學專用名詞不能寫錯,建議考生考前幾天多翻翻課本,再熟悉一下基本名詞和實驗裝置。

  2.防止化學用語表達錯誤,例如化學反應方程式反應條件漏寫、寫錯,方程式沒有配平等。

  3.注意有機物結構式書寫錯誤,多個“H”、少個“H”的情況都不少見。

  4.注意答題的文字表述清晰明瞭,如果字跡潦草條理不清,會影響閱卷老師的判斷。

  物理

  1.實驗題中最後答案的有效數字要求非常嚴格,答題時對於題中要求取幾位有效數字要注意看清楚。

  2.警惕容易題目失分。考生在訓練時解易題一定要將過程和結果寫出來。

  3.物理的大題部分基本是靠公式來得分的,考生要尋找關鍵點來列方程,列對了方程和公式就會有分得。

  4.在最後幾天裡,建議考生抽點時間到實驗室去動動手,將往年的高考實驗題部分的實驗操作進行一遍。

  生物

  1.一些涉及因果分析、推理的題目,考生應該注意表達的清晰。

  2.答題過程中避免出現錯別字,特別是專用名詞。

  3.實驗題注意審題,把握題目中給出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有效資訊。

  地理

  1.審題清楚,獲得有效資訊,表達專業,不要泛泛而談。

  2.充分利用試題中的背景材料,分辨選擇題的干擾項,有些選項敘述雖然是正確的,但是與題幹不相關。

  3.安排30-35分鐘解答地理科的非選擇題。綜合題答題要有條理性,儘量使用地理專業術語,避免表達口語化,注意錯別字。

  政治

  1.對於較為熟悉的題,不能憑感覺去答題,思維要縝密;有一定難度的題目需要花一兩分鐘去認真審題。

  2.答題要思路清晰、有條理、符合規範。關鍵詞、觀點術語等一般擺在第一句,先將原理寫出來,在聯絡考題裡的實際情況展開論述,在各個原理前要標上順序。

  3.在綜合性大題中需要將多個考點穿插起來的,要有清晰的分解點。

  歷史

  1.主觀題部分要多寫,但不是圍繞一個角度寫,要發散思維,獲得多個要點。

  2.在做非選擇題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好所提供的資訊,題目裡提供的材料一定是對學生解題有幫助的。

  復讀生衝刺名校的五大攻略

  一、正確認識復讀的代價、風險與人生目標

  作為一個復讀生一定要十分清楚復讀的最大代價是一年的青春時光,一定要十分清楚復讀是有風險的,所謂“零風險”是在騙人。但是復讀生更要清楚,承擔風險、付出一年青春時光目的是實現自己更高、更理想的人生目標。復讀結果的外在表現是提高高考成績,進入理想大學,而復讀結果的內在表現是改變了整個人生。從改變人生這個高度看,一年的青春時光是值得的,承擔復讀的風險也是值得的。復讀生一定要有代價意識,一定要有風險意識,但同時一定要具備對自己人生目標的堅持、堅定的追求。有了人生堅定目標,一年的青春時光就會演變成一種無形的動力,就會主動承擔風險並最終化險為夷。

  化險為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對自己要有信心。08年高考失利了,但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復讀生有復讀生的優勢,他們參加過一次高考,對高考過程有過親身的體驗,他們吸取了教訓的同時也取得了寶貴的高考經驗;第二,他們在高三時已經完整地進行過一輪總複習,也就是說他們在知識上已經具備了一定量的積累,在能力上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復讀過程就是再積累、再提升的過程,是再鞏固、再落實的過程,是查缺補漏的過程,特別是文科的同學,有了這個再積累、再提升的過程就會使自己變得更完美、更聰明。第三,選擇復讀也表現了復讀生對自己目標的鍥而不捨,顯示出復讀生的一種人格力量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些優勢不但是寶貴的資源,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復讀生的信心。

  二、聽老師話、跟著老師走

  什麼樣的學生是好學生?聽老師話的學生是好學生!怎麼樣才能做到提高復讀效果,提高來年高考成績?聽老師話,跟著老師走。

  小聰明不如大聰明,小算盤打得再精也要吃虧,另起爐灶、另立門戶、自以為是,是復讀的大忌。復讀班的老師是精心選擇後聘任的,以精華復讀班為例,老師隊伍由在職教師、教研員、退休教師和專職教師三部分組成,其中特級教師就有十幾位,他們既是各學科教研組的組長,又全部在一線上課,不是什麼“掛名顧問”,他們肩負著精華各學科的教學質量。精華復讀班的老師採取優勝劣汰制,經過幾年篩選,一大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與此同時,在教師聘任上,門坎越來越高,老師必須教過高三,教學業績要突出,不管專職與兼職都必須先試講,合格再聘任。主管教學的領導的聽課,學生的評教評學已經形成制度。說這些是想告訴復讀學生,老師們是有一定水平的,有豐富的經驗的,對高考研究是充分的,要相信老師。老師們是引導復讀生實現夢想的導師,一定要聽導師的話,跟著導師走。

  還有一點要提醒復讀生,每一個復讀班的學生是由十幾所學校的學生組成的,每一個學生後面都有六個或更多的教過你們的老師,這些老師就成了你們比較復讀老師的參照,這裡產生一個問題,在復讀班教學過程中誰向誰靠攏?復讀班的老師無法向你們靠攏,只有一條路:你們向復讀班的老師靠攏,這樣復讀班的教學才能正常進行下去,而且這種靠攏越快越好,這就是我為什麼反覆強調要聽老師話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三、要有吃苦精神、要學會合作學習

  學習沒有訣竅、沒有捷徑,考試更不能猜題押題,學習需要的是老老實實的態度和刻苦學習的精神。特別是復讀,就意味著再吃一遍苦。我在招生過程中發現許多同學知識有漏洞,還有些同學150分的卷面連90分都沒得到,也就是不及格,高分考生150分卷面也沒達到120分,原因固然很複雜,但其中二條原因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方法不對頭,二是刻苦精神不到位。一定意義上說選擇了復讀就是選擇了吃苦,誰能吃苦誰就會取得好成績。

  合作學習很重要,這是一種學習氛圍,有問題大家討論,有問題共同研究,合作學習不是反對問老師,有問題當然要問老師,也可以問同學,互相提問、互相討論,復讀生的班級一旦形成合作學習氛圍,就形成了一個整體向上的氛圍。

  這裡還想提及一點就是厚道的學生是好學生,厚道的學生包容性強,具有很強的寬容性,不是自私自利,不是斤斤計較,不是以鄰為壑,不以同學為競爭物件,團結互助,和諧相處,精華辦復讀班這麼多年似乎形成這樣一條規律,厚道的學生出成績。再往深處說復讀過程也是人格提升的過程,分數當然要提升,人格更要提升,人格的提升對分數的提升有著重大影響。

  四、抓基礎、抓中低檔試題

  研究高考多年、抓高考質量多年,有兩條經驗是年年不變,概括起來就是這樣兩句話:

  真正拉開考生分數差距的是基礎知識!

  真正拉開考生分數差距的是中低檔試題!

  150分卷面,得分在120分以內,有些考生甚至不足90分,一般說來有兩個原因,一是基礎知識有漏洞,二是中低檔題跑了分。有些優秀考生語、數、外得到120分或110多分,分析結果是難題***佔30分***得到一些分,而中低檔題跑了不少分。綜合試卷中有240分中低檔題,相當一部分考生沒有抓住。高考750分,中低檔題佔八成——600分,抓住這600分的題就抓住了根本。

  高考在考查知識的同時側重考查能力;高考考查任何一項能力都必須以相應的知識為載體,因此高考複習,高考復讀抓住了基礎知識就是抓住了根本。

  五、學會答題

  在今年復讀班招生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高考之後的估分高於高考實際成績,咎其原因有一點是共同的:考生覺得自己答對了,可是閱卷老師沒給分,這是為什麼?我前邊的文章中寫過如何正確答題的策略,其實差距就在答題的準確性上。我多次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一道政治試題,牽扯到了歷史知識,試題是這樣的:滿清末年帝國主義的堅船利艦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和現在我們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兩者有什麼本質的不同?許多同學答題寫的是:主動與被動,自願與不自願等等。其實考生在審題時沒有搞清這道題的題眼是“本質”,總是在“不同”上做文章,當然得不到分,得不到高分,本質是什麼?是“主權”是“國家主權”,有了“主權”這兩個字,再加上幾句修飾,滿分就沒問題了。

  答題一是學科語言,二是學科術語,三是語言的層次性,四是語言的邏輯性。在高考答題過程中要努力避免用“生活語言”干擾“學科語言”,復讀學生一定要汲取這些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