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會最小運動員

  2016里約奧運會最小參賽運動員才13歲 奧運專案和年齡之間藏著哪些祕密

       昨天,39歲的射擊名將陳穎夢斷里約,作為此次中國代表團中年齡最大的隊員,她已經是第四次參加奧運會了;而在此之前,年僅14歲的游泳小花艾衍含也已經登場亮相,她則是中國代表團中年齡最小的隊員。

  每一屆奧運會,無論是中國的還是世界的,最老的選手和最小的選手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細數這些運動員,你會發現奧運會上的專案和選手的年齡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記者就此採訪了運動生理學專家,揭開了其中的祕密。

  體操和游泳“最年輕” 玩技術,小孩不比大人差

  本屆里約奧運會,年紀最小的參賽運動員是來自尼泊爾的女子游泳選手高莉卡星,她今年才13歲,巧合的是,中國隊陣中的艾衍含也是游泳運動員,看起來,游泳專案在奧運會上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要想參加奧運會,首先你得入選國家隊,其次還需要成績達標,對於任何一位選手說,不會因為你年紀小就對你降低標準,所以,高莉卡星和艾衍含這樣的小姑娘,都具備了和成人抗衡的實力。

  那麼,在游泳專案上,是不是年紀小的運動員比較容易出成績呢?

  南京體院運動生理學專家孫飆教授為記者進行了分析:“從人的生長過程來講,最先發育的是神經系統,一般在11到12歲就能達到成人的程度,神經系統控制著人的平衡性、協調性、敏捷性、柔韌性和靈敏度,這些都和運動專案中的技術有關,從這個角度來講,實際上體操專案更適合年紀小的運動員去練。游泳近些年呈現出運動員年輕化的趨勢,一方面說明了現在的選材水平高,另一方面也證明了訓練水平高。我們做過一項調研,一個運動員從專項訓練到成材,一般需要8到10年的時間,如果你五六歲就開始練習游泳,也很有可能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出成績。”

  從奧運會的整體情況來看,體操專案的運動員應該是平均年齡最小的,尤其是女子,像丘索維金娜那樣,41歲還能征戰奧運的,完全是靠精神力量在支撐,大部分女運動員出成績都是在15到18歲之間,在這個專案上,20歲就已經是老將了。

  在奧運會的歷史上,最年長參賽選手的殊榮,一般都會被射擊和馬術兩個專案包辦。最近幾天進行的里約奧運會射擊比賽,我們在電視畫面中總能看到一些年過四十的選手; 而馬術賽場的盛裝舞步專案,則是真正意義上老將們的天堂,加拿大馬術選手伊恩·米勒參加過十屆奧運會,是名副其實的傳奇運動員,這一次他原本也想參賽,可惜他的馬臨時生病,他不得不放棄了參賽資格。

  射擊和馬術這兩個專案,給人直觀的感覺就是對速度、爆發力、力量和體能的要求並不高,所以高齡選手也能出成績並不足為怪。孫飆教授向記者介紹:“在神經系統發育完全後,一般人從14到15歲開始,心肺功能開始成長,最後是肌肉的生長,要從15到16歲才開始。而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後,身體機能開始衰退,最先衰退的是心肺功能,然後才是肌肉力量,所以我們平時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中老年人,雖然體能不行了,但手上的力量卻依然比很多年輕人都要強。像射擊和馬術這樣的專案,只要具備一定的力量就可以了,因此在和年輕人的競爭中,老將們並不吃虧。”

  孫飆教授曾是江蘇十運會上馬術專案的新聞發言人,他表示:“馬術運動,尤其是盛裝舞步,最核心的競爭力實際上是比拼運動員的氣質和風度等精神層面的東西,另外就是人和馬之間的配合。對於前者,老將們因為有足夠的閱歷,肯定比年輕人佔優勢;至於後者,可以說是一種技術,而控制技術的神經系統,是人的身體機能中最晚才衰退的,所以這對於老隊員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射擊運動除了比拼準度之外,更加考驗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孫飆表示:“在這方面,老將多半都比年輕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