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老的動物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先生在帽天山發現了“納羅蟲“化石,向人類揭示了沉睡了5.3億年的寒武紀早期世界,這裡便不再沉默。進入海螺形的帽天山古生物研究所,我們宛如穿越了時空,來到了史前生物生活的遠古世界。整個展廳以藍色為基調,幕牆上繪製了寒武紀海洋和當時的遠古生物,玻璃陣列櫃裡展出了在帽天山發掘的各類古生物化石。透過陣列櫃上的放大鏡,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這些史前生命留下的痕跡,它們讓我們的想象力急速膨脹。

  1、古生物研究站***2幅*** 在澄江帽天山的半山腰有一座外形奇特的建築,這是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的野外工作站。其設計靈感來自在帽天山上發現的一種寒武紀生物--灰姑娘蟲。展館用聲、光、電等多種展示手段,使人彷彿進入了海洋世界,一塊塊化石軀體栩栩如生,在人們目光的注視下,這些存在於幾億年前的動物似乎重新復活並得以展現。

  2. 世界最早的人類始祖化石——雲南蟲化石***1幅*** 澄江動物化石群中,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脊索動物——“雲南蟲”。雲南蟲是震驚世界的科研化石,據科學家考證,雲南蟲體長約3~5釐米,呈黑色,身體運動靠肌肉收縮使身體產生波浪彎曲來游泳。血液迴圈為內環,呼吸用鰓進行。它的形態雖然不好看,但它是所有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的祖先,是人類的始祖,也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

  3. 寒武紀的海中巨無霸--奇蝦 奇蝦,被稱為當時海洋中的“霸王龍”,它身長2米,有兩個驚人的大螯,每當在海洋中游弋時,其它動物紛紛四散逃命。不要小看它2米的身長,在當時的海洋環境中,能養活這麼大的動物,說明了動植物門類的豐富和多樣。從時間上看,似乎叫奇蝦“海洋霸王龍”不確切,因為它比霸王龍在生命舞臺中亮相的時間要早4億年,所以應該叫霸王龍為“陸上奇蝦”更為合適。有趣地是,人們瞭解奇蝦用了整整一個世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