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鯨魚

  鯨魚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有胎生哺乳動物。最為最大的藍鯨是鯨魚中最為突出的代表。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 藍鯨亦稱“剃刀鯨”,是地球上最大與最重的動物,屬於哺乳綱、鯨目、鯉鯨科。分佈廣泛,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都有。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目前已知藍鯨至少有三個亞種: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B. m. musculus;棲息在南冰洋的B. m. intermedia與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B. m. brevicauda***也稱侏儒藍鯨***。在印度洋發現的B. m. indica則可能是另一個亞種。與其他鬚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

  外形特徵

  藍鯨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中生代的一些恐龍體長可能超過藍鯨,但是體重卻依然難以與之相比。一般體長為22-33米,體重為150,000-240,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藍鯨全身體表均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部有白色的斑點,褶溝在20條以上,腹部也佈滿褶皺,長達臍部,並帶有赭石色的黃斑。雌獸在生殖孔兩側有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頭相對較小而扁平,有2個噴氣孔,位於頭的頂上,吻寬,口大,嘴裡沒有牙齒,上頜寬,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須板,每側多達300-400枚,長90-110釐米,寬50-60釐米。在耳膜內每年都積存有很多蠟,根據蠟的厚度,可以判斷它的年齡。在它的上頜部還有一塊白色的胼胝,曾經是生長毛髮的地方,後來,毛髮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塊疣狀的贅生物,成了寄生蟲的滋生地。由於這塊胼胝在每個個體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著不同形狀的“帽子”,所以可以據此區分不同的個體。背鰭特別短小,其長度不及體長的1.5%,鰭肢也不算太長,約為4米左右,具4趾,其後緣沒有波浪狀的缺刻,尾巴寬闊而平扁。整個身體呈流線形,看起來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稱為“剃刀鯨”。

  棲息環境

  溫暖海水與冰冷海水的交匯處,是藍鯨絕佳的棲息地,冰冷的海水通常富含浮游生物和磷蝦,藍鯨通常就以這兩種生物為食,藍鯨呈世界性分佈,以南極海域數量為最多,主要是水溫5-20℃的溫帶和寒帶冷水域,有少數鯨曾來遊於黃海和臺灣海域。

  種群現狀

  藍鯨在東北太平洋***西爾斯1998年報告***。藍鯨的天敵是逆戟鯨。Calambokidis等人***1990年***調查發現25%的成年藍鯨都有逆戟鯨攻擊留下的傷痕。藍鯨擱淺並不多見,由於其特殊的群體結構,因此從來沒聽過藍鯨群體擱淺。但是當擱淺確實發生時,會倍受關注。1920年一頭藍鯨在蘇格蘭外赫布里底群島路易斯島海灘擱淺,它的頭部被捕鯨人射中,但魚叉沒有爆炸。和其他動物一樣,藍鯨本能地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呼吸,擱淺可以讓它不至於溺死。

  藍鯨不容易捕殺和儲存。藍鯨的巨大體型、駭人體重、游泳速度和力量意味著它們通常不是早期捕鯨人的目標,他們選擇捕殺抹香鯨和露脊鯨。當這兩種鯨數量減少後,捕鯨人選擇捕殺鬚鯨的數量增加,包括藍鯨。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用專門設計捕捉大型鯨魚的魚叉裝配了他的輪船。雖然最初很麻煩,但這種方法很快流行起來,19世紀末,北大西洋的藍鯨數量開始漸漸減少。

  分佈範圍

  藍鯨藍鯨分佈於從南極到北極之間的南北兩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極附近的海洋中數量較多,但熱帶水域較為少見。

  繁殖方式

  藍鯨在冬季繁殖,雌獸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只產1仔。幼鯨重約2噸半,長約7米。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獸要將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獸的一對乳頭長在生殖孔的兩側,哺乳的時候遊在海水的上層,幼仔則緊跟在雌獸後方的下面,因為幼仔沒有能動的嘴脣,不能自己銜著乳頭吮乳汁,雌獸就憑藉肌肉的收縮,將乳汁直接噴射到幼仔的嘴裡,這也是它對水中生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藍鯨乳汁中的營養十分豐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發育得很快,8個月以後,可增加到15米,體重增長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張嘴吃各種浮游生物了。到了2歲半至3歲時,體長即可超過20米。性成熟的年齡約為8-10歲,壽命一般都在50歲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歲。

  物種命名

  藍鯨的物種名稱musculus來自於拉丁語,有“強健”的意思, 但也可以翻譯為“小老鼠”。林奈在1758年的開創性著作《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中完成了該種類的命名,他可能知道這一點,然後幽默地使用了這個帶有諷刺意味的雙關語。藍鯨在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小說《白鯨記》中被稱為硫磺底***Sulphur-bottom***,因為矽藻附著在藍鯨的面板上,使得它們的下側呈現橘棕色或淡黃色,因此其也稱為磺底鯨。其他常見的名稱還有西巴德鯨、塞巴氏鬚鯨***Sibbald's Rorqual,由羅伯特·西巴德所命名***,大藍鯨***Great Blue Whale***與大北鬚鯨、巨北鬚鯨***Great Northern Rorqual***,不過近幾十年來這些名稱漸漸被人們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