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比賽知識

  籃球比賽即根據籃球運動進行的比賽,籃球比賽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較為常見的五人籃球,也有最流行的街頭三人籃球賽,是三對三的比賽,更講究個人技術。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籃球比賽場地簡介

  ⒈籃板***西el tablero***:兩面籃板應以透明的材質製成,最好是強化安全玻璃,其硬度相當於厚度三公分的木質。籃板的規格為寬1.80公尺,垂直高度1.05公尺,其下緣距離地板最少2.90公尺。籃板的表面應平整,四周畫上自界外線算起,寬為59公分,高為45公分的長方形,此長方形底線的上緣必須與籃圈上端相接。

  ⒉球籃***西el canasta***:球籃包括籃圈***西el aro***和籃網***西la red***。籃圈-由堅實的鐵料製造,內緣直徑最少為45公分,最多為45.7公分,並漆成橘色。金屬籃圈直徑最小為1.6公分,最大為2.0公分。籃網-應為白色,懸掛於籃圈上,其目的在使球入籃後能稍受阻力,籃網應有十二目以便懸掛在籃圈上,其長度最短為40公分,最長不得超過45公分。

  ⒊球:籃球必須是正圓體,顏色為橘色,外皮必須用皮、橡膠或合成物質等材質製成,重600至650克,周長75至78釐米。球內氣壓的程度,以從球底部量起約1.8公尺的高度落到比賽場地上,其反彈高度,從球的頂部量起不得低於1.2公尺,或高於1.4公尺。

  ⒋定時器:定時器為顯示比賽時間、雙方比數和球隊犯規次數,應該裝置在場內每一個人均能清晰看見的地方。

  ⒌24秒定時器:24秒定時器應為自動計時,採用數字式倒數計時,顯示單位為秒。

  ⒍記錄表:所有國際籃球協會舉辦的正式比賽,其記錄表均應由國際籃球總會審定。

  ⒎犯規次數牌:應為白色底,數字最小尺寸為長20公分,寬10公分。2×20分鐘賽制,數字為1~5***1~4為黑色,5為紅色***。4×12分鐘賽制,數字為1~6***1~5為黑色,6為紅色***。

  ⒏球隊犯規標誌:球隊犯規標誌應為紅色,至少寬20公分,高35公分,置於記錄臺上,讓場上每個人都能清晰看見。

  籃球比賽術語解釋

  ⑴扣籃:運動員用單手或雙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將球扣進籃框。

  ⑵補籃:投籃不中時,運動員跳起在空中將球補進籃內。

  ⑶卡位:進攻人運用腳步動作把防守者擋在自己身後,這種步法叫卡位***多用於衝搶籃板***。

  ⑷領接球:順傳球飛行方向移動,順勢接球。

  ⑸錯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進攻人身側,阻撓他接球叫錯位防守。

  ⑹要位:進攻人用身體把防守人擋在身後,佔據有利的接球位置。

  ⑺突破:運球超越防守人。

  ⑻空切:進攻人空手向籃跑動。

  ⑼一傳:獲球者由守轉攻的第1次傳球。

  ⑽蓋帽***西el tapón***:進攻人投籃出手時,防守人設法在空中將球打掉的動作。

  ⑾補位:當1個防守人失掉正確防守位置時,另1個防守人及時補佔其正確的防守位 置。

  ⑿協防:協助同伴防守。

  ⒀緊逼防守:貼近進攻人,不斷運用攻擊性防守動作,威脅對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讓對方接球。

  ⒁斜插:從邊線向球籃或者向球場中間斜線快跑。

  ⒂時間差:在投籃時,為躲避對方防守的封蓋,利用空中停留來改變投籃出手時間,或者誘使對方跳起,當其下落時持球隊員跳起投籃。

  ⒃接應:無球進攻隊員,主動搶位接球。

  ⒄落位:在攻防轉換時,攻地雙方的佈陣。

  ⒅策應:進攻隊在前場或全場通過中間隊員組織的接應和轉移球的戰術配合,造成空切、繞切以及掩護等進攻機會。

  ⒆掩護:進攻隊員要以合理的技術動作,用身體擋住同伴的對手的去路,給同伴創造擺脫防守的機會的一種進攻配合。

  ⒇突分:持球進攻隊員突破後傳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