皁角刺樹種植技術_皁角刺樹怎麼種植

  皁角刺樹有著很大的經濟價值,那麼皁角刺樹怎麼種植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皁角刺樹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皁角刺樹的種植技術

  皂莢 ,又名皁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皁角***能力強。皂莢果是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莢種子可消積化食開胃,並含有一種植物膠***瓜爾豆膠***是重要的戰略原料;皂莢刺***皁針***內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皂莢的生長環境

  皁角樹,耐乾旱,耐苦暑,耐嚴寒,根系發達,樹齡長***500年***,樹高而冠大,是退耕還林,保護生態環境,尤其是我國西部治理沙塵暴的上上之選。

  適宜栽種的地區為:山西、山東、河南、甘肅、河北、內蒙古、江蘇、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安徽、浙江、貴州、陝西、江西、雲南及東北三省等地區。

  皂莢的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10月採下果實,取出種子,隨即播種;若春播,需將種子在水裡泡脹後,再行播種。育苗時,開1.3m寬的高畦,撒施一層腐熟堆肥作為基肥,然後按行距33cm,開深約6~10cm的橫溝,把種子每隔4~6cm播粒,播後施人畜糞水,並蓋草木灰,最後蓋土與畦面齊平。如遇天旱,要經常澆水。苗出齊後,要淺薅,並施人畜糞水,以後再中除、追肥1~2次。第2年再行1~2次中除、追肥等管理,到秋後即可移栽。移栽可按株距7~10m開穴,栽前把幼苗挖起,稍加修剪,每穴栽苗1株,蓋土壓實,最後再覆鬆土,使稍高於地面,澆水定根。

  皂莢的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

  種子處理

  皂莢種皮厚而堅硬透水性差,如不經催芽處理,種子發芽出土慢且不整齊,發芽率低。

  層積處理。在秋末冬初將種子浸入水中,每天換水1次,7天后撈出與溼沙混合進行貯藏,經常翻動使其溫度與溼度均衡,次年春天置於溫暖處催芽。

  浸種。一般在播種前5天,將皂莢種子放入容器內,倒入100℃水,邊倒水邊攪拌至不燙手為止。浸泡1天后,用淘米法篩選出吸水膨脹的種子進行催芽。未膨脹的種子,用上述方法連續浸種10次左右,種子多數膨脹後即可混沙催芽。

  硫酸處理。將選出的種子取5kg~10kg倒入塑料盆內,加入濃硫酸後快速攪拌35min,種皮由紅褐色變為鮮紅色時撈出,倒入裝有溫水的盆內浸泡2天~3天。待種子膨脹後撿出埋入溼沙中,發芽後即可播種。

  播種

  選擇地勢平坦、灌水方便、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平整土地後施入底肥***二銨***3450kg/hm2。播種以春播為好,一般在5月上旬,播種量195kg/hm2~225kg/hm2.在播種前5天~6天灌足底水,待表面陰乾後即可播種。為便於起苗和管理,可採用60cm大壟播種,順壟向在壟面開8cm~10cm的深溝進行播種;若為提高出苗量,亦可做床播種,苗床寬1.2m,步道寬20cm,每隔15cm橫床開6cm~8cm深的條溝進行播種。播種後及時覆土,覆土厚度3cm~4cm。

  造林

  皂莢一般採用植苗造林,可在春季、秋季、冬季或雨季進行栽種,造林時蘸生根粉,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一般選用2年生~3年生苗,造林前要進行***整地,穴規格40cm×50cm×50cm。山區的株行距為2m×3m,植苗1665株/hm2;平原區株行距為3m×4m或4m×5m,植苗630株/hm2~1245株/hm2。栽植後澆水、封土、踩實、覆膜。

  管理養護

  撫育管理

  播種後適時澆水,及時鬆土、除草,

  並於7月上旬追施1次尿素,施肥量150kg/hm2~225kg/hm2。幼苗高5cm~6cm時間苗,留苗15株/m~20株/m,間苗後應及時澆水、鬆土。

  苗期管理

  皂莢在出苗時有早有晚,出苗時間較長,應注意床面板結影響幼苗出土,要保持床面溼潤,及時輕輕疏鬆床面表土而又不傷幼苗,達到全苗整齊。待苗出齊後,根據苗木生長情況,及時除草鬆土,當苗高10cm左右時,進行間苗、定苗,株距10~15cm,苗高20cm左右或5月底6月初施追肥1次,施速效化肥150kg/hm2,採取開溝施入並覆土。按照旱澇情況及時灌溉與排水,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和各種病害,一年生苗高可達50~100cm。

  採種與貯藏

  皂莢果實成熟期在10月,果實成熟後長期宿存枝上不自然下落,但易遭蟲蛀,應及時採摘。可手摘或用鉤刀剔取,採集的果實在自然條件下經日晒使種子乾燥脫粒。將篩選後的種子裝入布袋或木桶等容器中,放在低溫、乾燥、通風、陰涼的倉庫內貯藏。為避免蟲蛀,可用石灰粉、木炭屑等拌種,用量約為種子重量的0.1%~0.3%。

  病害防治

  皂莢豆象

  成蟲體長5.5~7.5mm,寬1.5~3.5mm,赤褐色,每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種子內越冬,翌年4月中旬咬破種子鑽出,等皁結莢後,產卵於莢果上,幼蟲孵化後,鑽入種子內危害。

  防治方法:可用90℃熱水浸泡20~30s,或用藥劑燻蒸,消滅種子內的幼蟲。

  皂莢食心蟲

  幼蟲在果莢內或在枝幹皮縫內結繭越冬,每年發生3代,第1代4月上旬化蛹,5月初成蟲開始羽化。第2代成蟲發生在6月中下旬,第3代在7月中下旬。

  防治方法:秋後至翌春3月前,處理莢果,防止越冬幼蟲化蛹成蛾,及時處理被害莢果,消滅幼蟲。

  皁角刺樹的種植要點

  一、種子處理

  “造刺樹”籽是種子中革脂皮層最厚最堅硬的籽粒,深褐色,扁橢圓形,隱形芽胎不明顯,位於橢圓的曉頭微凹點處。由於堅硬的革脂很難進水,必須採取特別的處理才能發芽。

  1、開水浸水法:將種子放冉妮器內,用100℃的沸水壺向種子上澆水,邊澆邊用木棒攪動,當加水超過種子後停止加水,繼承攪動至水溫40℃時為止,蓋嚴容器口,浸泡12-20曉時。將已彭大浮在表層的種子分離出來。放在另一個容器中,覆蓋純棉布保溼待播或分批播。未彭大的種子採取上述加沸水的辦法耘毗。經幾次浸泡未彭大的種子是不能發芽的種子。

  2、砂布迫皮法:砂布迫皮法是在0號細砂布上磨迫籽粒大頭的皮層,***hao4 xi4 sha1 bu4 shang4 mo2 po4 zi3 li4 da4 tou2 de0 pi2 ceng2 _******不要磨曉頭的芽胎***只要迫皮籽粒輕易進水便膨大,將迫皮的籽粒在常溫水中浸泡12曉時即可播種。砂磨法比水浸法發芽率高,一般採取此方法。

  二、種植

  種植季節北方適應4-6月播種,中原及以南地區3-7月份播種,不同地區的自然氣溫穩定在13℃時為宜。種植採取先育苗後移栽或者直播輛種方法。

  1、育苗法,在育苗床中施***_yu4 miao2 fa3 _zai4 yu4 miao2 chuang2 zhong1 shi1***足腐熟的農家肥***未發酵的生肥禁用***每畝4立方左右作為基肥,***不使用化肥***。在苗床上澆透旬,待水完全浸入地下後將種子均勻的撒在苗床上,覆蓋鬆軟的細土5公分即可。也可起壟育苗,在壟上開5公分深的溝,灌足水,將膨大的種子按5公分的距離點播在溝內,覆蓋土不超過4公分。

  2、直播法,直播應在墒情較好,地氣溼潤,有灌溉條件的情況下進邢?在防線上開5公分深的溝,如土地水分不足應灌後再播,播種方法可根據上述起壟育苗法點播。豈亦離不可超過6公分。如有地下害蟲,應在膨大的種子中加拌適量的農藥,以保證出苗率。

  三、移栽

  育苗長到25-30公分時可在防護線上移栽,移栽時最好帶土坨。先在防護線上開一條深15公分的栽植溝,栽植深度為苗木在苗床的原土印處。距離20公分一株。栽植後灌足水,當發現苗木輛側地面顯現裂縫時,在溼度適合的時進行一次中耕,以便保墒。待苗木完全成活後可在澆水或下雨的時施適量的尿素催苗。一年生苗子移栽應在秋天落葉後或春天萌動前進邢?

  四、栽植後期管理

  目前,“造刺樹”在我國未發現病蟲害,不同地區如有病蟲害發生,可根據蟲害種類噴撒適量農藥。在水肥條件較好的情況下,“造刺樹”在北方地區生長很好。

  皁角刺樹的的藥用價值

  1、皁角果:主要成份有三萜皁甙、鞣質、蠟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

  主治:祛風痰,除溼毒、殺蟲、治中風、口眼歪斜、頭風頭痛、咳嗽痰喘、腸風便血、下痢噤口、痛腫便毒、瘡癬疥癩。

  2、皁角刺:主要成份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

  主治:拔毒、消腫、排膿、治痛腫、瘡毒、癘風、癬瘡、胎衣不下。

  3、皁角葉、根、皮:含少量生物鹼三刺皁角鹼

  主治:高血壓病、支氣管哮喘、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膽囊炎等。

  4、皁角籽:味辛甘、氣溫、有小毒、潤燥、通便、祛風消腫的藥用功能。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