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溼氣重吃什麼去溼氣效果最好

  秋季要開始注意調理脾胃,多吃一些健脾祛溼的食物,預防各種胃腸疾病。秋季溼氣重吃什麼去溼氣最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秋季去溼氣最好的食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季去溼氣最好的食物

  1、鯉魚

  鯉魚有補脾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益。

  2、紅豆

  紅豆有利尿解毒、強心健脾的功效,可有效消除水腫,排出毒素,祛除溼氣,,或和薏米一起熬製,還可加些紅棗、百合等,但是注意不要加大米,會影響祛溼效果。

  3、冬瓜

  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胃降火之功效,常吃可減脂祛溼,可見冬瓜是非常好的食物,可以熬製冬瓜排骨湯、冬瓜老鴨薏米湯,祛除溼氣,也可以清炒冬瓜片。

  4、辣椒

  《食物本草》中說辣椒“消宿食,解結氣,開胃門、辟邪惡、殺腥氣諸毒”。因為遇寒而出現腹寒、嘔吐、腹瀉時可以適當吃些辣椒。

  5、金針菜

  中醫認為黃花菜性平、味甘、微苦,歸肝、脾、腎經;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止血除煩,寬胸膈,養血平肝,利水通乳,利咽寬胸,清利溼熱,發奶等功效。

  6、白扁豆

  白扁豆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適合食用。尤其是脾胃虛弱的人,多吃一些白扁豆可以健脾和胃。、

  7、薏米

  薏米的祛溼效果非常好,比較常見的食用方法是和紅豆一起熬粥,也可以將薏米炒熟泡茶喝,或打成粉,沖泡來飲用,都是不錯的方法。

  體內溼氣重的表現

  1.春困

  不少人到了春季就開始覺得倦怠,整天無精打采,睡得再多也還是感覺睏倦疲乏,其實,問題並不在於人們的睡眠時間不夠,而是人體生物鐘在短時間內未能適應春季的氣候變化。中醫專家認為,春季脾胃氣虛,易致溼困,再加上春雨綿綿,外界溼邪困阻脾胃,容易引起人體血氣執行不暢,經脈不通,出現疲乏、嗜睡的症狀。

  2.腸胃不適

  春初漸暖,氣候多變,很多人都感覺胃腸不適。對此現象,專家分析說,春季之所以易高發胃腸道疾病,除了因為氣溫變化不定,還因春季各種細菌、微生物都很活躍,加上飲食起居不當,就更加容易導致胃腸疾病的發生,較常見的有急性腸胃炎、胃腸型感冒、消化不良、胃炎等腸胃道疾病。

  3.易患感冒、呼吸系統疾病

  溼氣一般夾“寒”而來,所以,人們稍不注意,在乍暖還寒的天氣就容易被突變的天氣殺個措手不及,受涼感冒。而肺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患者等也明顯增多。

  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長壽豆”之稱的大白扁豆。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其營養豐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質28克,鈣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種營養素。它具有和胃化溼、健脾利水、止瀉等功能,主治脾虛腹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赤白帶下等症。

  白扁豆的補脾除溼效果極其理想,就是比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壓鍋壓,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軟爛。

  2、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好的薏米有一種藥的味道,沒有黴味也沒有長毛。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再者,可以把薏米洗淨晾乾用鍋炒,鐵鍋幹炒,就像炒芝麻那樣炒好就ok了。單獨吃薏米或者家裡有粉碎機的打磨成粉可以像衝芝麻糊一樣衝著喝,比煮粥效果更勝一籌。

  3、紅豆

  紅豆可以補血,亦可以除溼。中醫角度來說,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溼、消腫解毒的功效。用紅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綠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體內的溼氣。紅豆還可以做豆沙,做稀飯,做甜品,但是要小心不要買到赤豆,那種豆子屬於藥類,吃多會中毒的,一般很容易和紅豆混淆。

  4、玉米鬚葉

  挑乾淨的玉米鬚子和玉米葉子一起煮水,多煮一段時間就喝那個水即可。但是最好不要睡前喝,因為有利溼作用很容易因為睡覺而續集體內,導致溼氣沒除掉反而更加嚴重了。秋天下玉米的時候可以多弄一些鬚子葉子,晒乾可以喝一年,這樣省的沒有玉米的季節弄不到。

  5、山藥

  山藥並沒有直接除溼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溼氣排出。山藥可以炒著吃,燉菜吃,還可以做點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山藥選擇鐵棍的比較好,屬於藥食兩用的,對補脾效果更好一些,而且還可以補氣,比普通的家用山藥更好。

  6、辣椒

  辣椒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胡蘿蔔素、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及鈣、磷、鐵等。除此之外,辣椒中還含有一種叫做辣椒素的物質,能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張大,面板毛細血管擴張變粗,血液流向體表,因而全身感覺熱乎乎的。

  身體溼氣大的不妨多吃點辣椒,補充維生素c的同時還可以除溼,一舉兩得。最好吃不是很辣的那種,不然上火就麻煩了,青椒或者普通的紅辣椒就好,不要吃辣椒醬,那裡邊一般加的不僅僅是辣椒,有可能加其它的東西使辣味提升。

  7、綠豆芽

  綠豆芽的營養價值也毫不遜色,它不僅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尤其豐富。

  雖然綠豆芽、黃豆芽均性寒味甘,但功效不同。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溼的作用。適用於飲酒過度、溼熱鬱滯、口乾口渴、小便赤熱、便祕、目赤腫痛等患者食用。黃豆芽具有清熱解毒、降血壓、美肌膚的作用。

  8、黃花菜

  黃花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鮮質嫩,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花粉、糖、蛋白質、維生素C、鈣、脂肪、胡蘿蔔素、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分,其所含的胡蘿蔔素甚至超過西紅柿的幾倍。有清熱、利溼、利尿、健胃消食、明目、安神、止血、通乳、消腫等功能。

  9、大頭菜

  大頭菜,又稱蕪菁、芥辣、芥菜疙瘩,是芥菜的一個變種,為根用芥菜。它質地緊密,水份少,纖維多,有強烈的芥辣味並稍帶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