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適合吃的時令蔬菜有哪些

  蔬菜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而春季適合吃什麼菜?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於春季時令蔬菜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春季時令蔬菜有哪些

  韭菜

  吃韭菜講究“春食則香,夏食則臭”。初春的韭菜最好吃,嫩、鮮。韭菜又叫“起陽草”,性溫,有補腎補陽的作用。春天冷暖不一,多吃一些春韭,可以祛陰散寒。春季人體肝氣偏旺,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還可增強脾胃之氣,有益肝功能。韭菜中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並沒有特別,但其中含有比較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增進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可以預防便祕和腸癌,所以韭菜素有“洗腸菜”之稱。

  韭菜可以炒、拌,做配料、做餡等。韭菜雞蛋是家常菜,用料簡單,營養豐富。韭菜和海鮮放在一起炒也是很好的搭配。韭菜又是做餡的主角,如韭菜肉餡、三鮮餡、韭菜雞蛋餡,可用來做餃子、餡餅、鍋貼等。韭菜也可以作為輔料做湯來調味,如韭菜鯽魚湯。

  萵筍

  清脆爽口的萵筍,又叫“春菜”。

  萵筍的清火排毒功能可以去掉積攢了一個冬天的體內燥熱。萵筍含有尼克酸,被認為是胰島素的啟用劑,糖尿病人適當食用,有助於改善糖代謝功能。萵筍含鉀豐富而鈉含量低,適合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食用,有助於降低血壓。

  萵筍味道清新,略帶苦味,能刺激消化,增加膽汁分泌,刺激消化道蠕動,有助於增進食慾。通常人們食用萵筍的莖,其實葉同樣可食,且營養價值要高於莖。葉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莖的4倍,胡蘿蔔素含量為莖的近6倍。吃萵筍生熟皆可,涼拌、燒、炒、燴都行,還能加工醃製醬菜、泡菜等。常見的做法有:萵筍炒肉絲、涼拌筍絲、筍葉拌豆腐、酸辣萵筍等。

  菠菜

  菠菜按照中醫理論“四季各有側重”的養生原則,春季養生重在“養肝”。菠菜為春天應時蔬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等作用,對春季因肝陰不足所致的高血壓、頭暈、糖尿病、貧血等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菠菜含有豐富維生素C、胡蘿蔔素、蛋白質以及鐵、鈣、磷等礦物質。其中胡蘿蔔素,在人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能維護正常視力和上皮細胞的健康,增加預防傳染病的能力。菠菜還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纖維,具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利於排便,且能促進胰腺分泌,幫助消化。

  春天吃菠菜,建議買新鮮的菠菜,放冰箱減少營養流失。常見的做法有菠菜炒雞蛋、菠菜粉絲、麻醬拌菠菜、豬肝菠菜湯等等。

  春筍

  春筍竹筍一年四季都有,但春筍味道尤其好,是南方人特別喜歡的蔬菜之一。江南三月,春雨過後,春筍紛紛破土而出,春筍筍體肥大,美味爽口。南方春天溼氣重,春筍味甘、微寒,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

  它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祕的功能。春筍味道清淡鮮嫩,食法多樣,炒、燒、煮、煨、燉等皆可。可以清炒春筍、醃春筍,也可以和肉搭配,如鹹肉雪裡紅煲筍尖、杭椒肉碎炒春筍。

  菌類

  春天是野生菌肥厚的季節,最適宜將菌類入菜。菌類是強鹼性粗纖維食品,歐洲人把蘑菇譽為“植物肉”,美國人甚至把蘑菇譽為“上帝的食品”。一些食用菌如香菇、蘑菇、草菇、蟲草菌等經常食用,可增加人體免疫力,有利阻抑體內病毒的增殖,抑制體內腫瘤的增生。吃野生菌一般採用煮、蒸、燉、炒、煎等法,而時下最適宜的製法就是用其燉各種湯。

  用山珍菌吊出的鮮湯裡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硒、鋅、鐵,湯中所含的多種維生素又起到了補充水分、滋潤肌膚的功效,能保證肌膚不再幹燥,讓菌湯具有了美容、健康的作用。

  黑木耳

  黑木耳春天體內積蓄了一個冬天的廢棄物需要清理,選擇黑木耳就再合適不過。黑木耳素有“人體的清道夫”之稱,它所富含的膠質,有助於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和聚集並排出體外,清滌胃腸。黑木耳營養極為豐富,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葷”和“素中之王”。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鐵185毫克,它比綠葉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菠菜高出20倍,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還高出約7倍,是各種葷素食品中含鐵量最多的。

  黑木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鈣、維生素、粗纖維,其中蛋白質含量和肉類相當,鐵比肉類高10倍,鈣是肉類的20倍,維生素B2是蔬菜的10倍以上,黑木耳還含有多種有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木耳可以涼拌,可以木耳炒肉絲、炒木須肉,用木耳煲湯也很滋補。

  雞毛菜

  雞毛菜又叫小白菜、上海青,是南方春季的時令蔬菜之一。雞毛菜是小白菜的嫩苗,口感和質地更為柔嫩,味道清香。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最豐富的菜。小白菜所含的鈣、維生素C、胡蘿蔔素均比大白菜高,所含的糖類和碳水化合物略低於大白菜。

  小白菜中所含的礦物質能夠促進骨骼的發育,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增強機體的造血功能,胡蘿蔔素、煙酸等營養成分,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小白菜的食用方法很多,可清炒或是與香菇、蘑菇、筍合炒,小白菜湯有利於減肥。

  春季適合吃的菜

  馬齒莧

  馬齒菜又叫馬齒莧,含有核黃素、抗壞血酸等營養物質。它的藥用功能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恆定,對預防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馬齒莧還含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有效成分。馬齒莧還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能促進潰瘍癒合。

  馬齒菜的吃法有很多種,焯過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槐花

  每年四五月份,都是吃洋槐花的最佳季節。此時的槐花花香四溢,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洋槐花的吃法有很多種,但常見的是用粗一點的麵粉拌勻後蒸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汁原味和營養。

  需要提醒的是,道路兩邊及公園綠地內的槐花最好不要採摘食用。因為道路兩邊的植物,長期受汽車尾氣影響,花瓣受到了汙染,而公園綠地的植物,養護單位則會定期噴灑農藥。食用這些植物可能會對人體有害。

  蕨菜

  春天是採摘蕨菜的最佳時機,這時候的蕨菜碧綠如水洗、形色美麗,味道肥實鮮嫩,清香爽口,營養豐富,南宋著名詩人陸游曾賦詩勝贊蕨菜:“蕨芽珍嫩壓春蔬”。

  食用蕨菜前,先將蕨菜用熱水煮一下,然後再用水漂洗4、5道,或者撒以適量草木灰或小蘇打粉,蓋上蓋子放置一夜,再把水倒掉進行烹飪。需要注意的是,烹飪時,必須將蕨菜煮熟煮透。大量的水分滲入,可以減少原蕨苷的含量。在烹飪時,可加入大蒜,陳醋或者辣椒進行調味,這樣可以有利健康。

  豌豆苗

  可分為春、秋、冬季節播種的豌豆苗,富含了很多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此外還能幫助利尿和消腫和止痛的效果,油而不膩的口味讓肌膚也變得很清爽,加上富含的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暢通。

  豌豆苗吃法很多,涼拌、熱炒、做湯、涮火鍋都可以,只是慢性結腸炎患者需慎食,因為豌豆苗中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多吃會加重慢性結腸炎患者的腹瀉、腹痛症狀。

  豆芽

  春天應該多吃豆芽,豆芽處於一種不斷的生長過程中,其中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最為鮮活。在萬物復甦的春季,人的身體也在生長,尤其需要這種高質量的營養。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開春吃豆芽,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

  常的綠豆芽略呈黃色,不太粗,水分適中,無異味;不正常的顏色發白,豆粒發藍,芽莖粗壯,水分較多,有化肥的味道。另外,購買綠豆芽時選5~6釐米長的為好。如果綠豆芽光溜溜的不長鬍須,那是因為過量尿素導致的,是有害的,不可食用。

  香椿

  香椿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現代醫學研究還證實,香椿具有養顏抗菌功效。香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物質,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香椿含鈣、磷、鉀、鈉等成分,有補虛壯陽固精、補腎養髮生髮、消炎止血止痛、行氣理血健胃等作用。

  食用香椿的方法很多,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為降低香椿本身亞硝酸鹽的含量,一定要吃用開水燙過的香椿。

  薺菜

  早在我國古代醫學書上對薺菜就有記載,認為薺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健脾、利水、降壓、利肝、明目等功效。主要適用於高血壓、眼底出血、牙齦出血、鼻出血、便血、尿血、腎炎水腫、青光眼、痢疾等。

  一般的薺菜分為兩個品種,一種是板葉薺菜,也叫大葉薺菜,這種薺菜葉片寬大,色淡,產量高,但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偏低;另一種是花葉薺菜,又叫百腳薺菜,這種薺菜葉緣缺刻深,色綠,產量低,質量好,不但香味濃郁,口感鮮美,而且藥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