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管理的文章

  目前,作為創造了物流系統的時間效益的倉庫管理系統成為人們對物流管理研究的熱點之一,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倉庫管理的心得

  一 倉庫的佈局規劃:

  1 場所的分配

  2 場所的佈局

  3 堆垛的設計***五五法***因成品而定

  4 建立儲存的秩序

  二 合理的儲存:

  1 將貨物實行ABC類的管理:A類為總量10%的高價值貨物,在不發生缺貨的條件下儘可能的減少庫存,實行小批訂貨;C類總量70%左右的低價值貨物,制定安全庫存,進行一般管理,大批訂貨,年終盤點;B類佔總量的20%左右,貨物介於兩者之間,半年盤點一次 2 追求經濟規模,適度集中儲存:集中儲存有利於貨物的調劑,集中儲存的庫存總量遠低於分散儲存的庫存量

  3 加快週轉速度,提高單位產出:儲存現代化是將靜態儲存變為動態儲存,加快週轉速度,加快資金週轉,減少貨損,增加倉庫吞吐能力,降低成本

  4 採取有效的“先進先出”的方式:縮短貨物儲存期,措施有使用貫通貨架,貨物在通道中按時間順序存取:採用“雙倉”法儲存每個貨物準備兩個貨位,輪流進行儲存與取出,一個用完方可補充;建立計算機儲存系統ERP

  5 提高儲存密度,提高倉容利用率:採用高層貨架倉庫,使用集裝箱等,採用高垛,增加儲存的高度;採用窄巷式通道,配以導軌式裝卸

  車輛,縮小庫內通道寬度;採用密集型貨架.貫通式貨架減少通道數量,增加儲存有效面積

  6 採用有效的儲存定位系統:一般採用4位數定位法,依次是庫號,架號,層號,位號。每個貨架都有固定的編號。

  7 按物品特性進行儲存:根據其流動性.按類別存放.標準形狀的採用相應的容器

  :倉庫的管理辦法

  1.目的:

  使物料、成品管理能達到正確無誤、料帳一致,配全妥善的儲存與搬運,以提供公司各單位物料需求與產品客戶滿意之要求。

  2.適用範圍:

  適用於本公司成品及半成品之收發管理

  3.職責:

  3.1物控部:負責材料﹑半成品與成品進出管制﹑儲存及退料﹑退貨等作業。

  3.2品質部:負責材料﹑半成品與成品之檢驗及退料﹑退貨的鑑定。

  4.運作程式:

  4.1

  4.1.1 上蓋上”收貨專用章”作為暫收物料憑證。

  4.1.2 供應商按倉管員要求將物料置於來料待檢區內,以避免使用中物料混淆

  4.1.3 如為客戶供應之材料則以客戶資料作為收料依據。

  4.2 進倉作業

  4.2.1 經檢驗完成之來料須依《產品標識及可追溯性程式》加以蓋章或標示,在“送貨單”上

  註明檢驗結果,再將 “送貨單”送還貨倉。

  4.2.2 倉管員放置材料進倉時,先核對供應商“送貨單”的記載是否與實物相符,根據品質檢

  驗結果,並將良品物料正式入庫存於規定場所,同時填寫“實物出入帳”,並貼上收料標籤。

  4.2.3 倉管員根據送貨單註明結果,開立”收貨單”分發給供應商及相關部門.

  4.3 退貨作業

  4.3.1經品質部判定為退貨之物料,供應商接到採購部退貨通知後,即安排供貨方將不合格物

  料帶回返修或派人到本廠進行返工處理;若載回整修的物料,由貨倉根據“來料品質異常通知單”填寫外部“進貨退出單”並連同不合格物料一起退回。

  4.3.2判定為不合格之物料,經廠商處理完成後,必須重新辦理交貨,經檢驗合格方可入庫。

  4.4 儲存作業

  參照《生產和服務運作控制程式》辦理。

  4.5 發料作業

  4.5.1 生產部領料申請人員填寫“領料單”,註明物料名稱﹑顏色﹑規格﹑料號﹑數量等。

  4.5.2 倉管員按“領料單”內容進行發料。

  4.5.3 倉管員與生產部領料人員應點清物料數量後簽單交料。

  4.5.4 倉管員於發料後登入“實物出入帳”中。

  4.6 退料作業

  4.6.1因發料錯誤﹑客戶訂單結束﹑材料設計變更﹑不良品或用料剩餘等情況,屬廠內退料,

  由退料單位填寫內部“退***換***料單”.

  4.6.2內部“退***換***料單”應由退料人員填寫相關專案後通知品質檢驗單位,鑑定品質狀況後,

  將物料退回倉庫。

  4.6.3 良品退料交由倉庫儲存,登入“實物出入帳”。

  4.*** 不良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式》處理.

  4.7半成品入庫作業

  4.7.1 經品質檢驗之合格半成品倉管員根據“成品入庫單”核對“物料標識卡”及

  實物明細。

  4.7.2 所有內容明細正確無誤後方可簽單辦理半成品入庫手續。

  4.7.3 半成品入庫後﹐倉管員須立即登入“實物出入帳”中。

  4.8 成品入庫作業

  4.8.1 經品質檢驗合格之成品QA蓋PASS章後方可入庫***如客戶有要求無需蓋章的則無需蓋合

  格印章***。

  4.8.2 倉管人員須將合格品搬運到特定之成品儲存區放置。

  4.8.3 倉庫接到“成品入庫單”後點收無誤後須將產品登入於“實物出入帳”中。

  4.8.4 倉庫根據PMC開立的送貨單進行核對,資料及型號無誤後開立成品送貨單發貨. 5 相關檔案

  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式》

  5.2 《採購控制程式》

  5.3 《產品標識及可追溯性控制程式》

  5.4 《生產和服務運作控制程式》

  6 表格

  6.1 收貨單

  6.2 領料單

  6.3 退料單

  ***成品入庫單

  倉庫的管理辦法

  制 定:

  日 期:

  審 核:

  日 期:

  批 日 期:

  :有效的倉庫管理

  進行有效的倉儲管理需要考慮下面幾個方面:

  1、是否能夠分配好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運作是高效倉儲管理的重要評判標準之一。 人工管理技術可以幫助那些被員工困擾的倉儲企業,輔助管理者決策所需倉儲員工的數目,並且可以採用工程勞動標準和支援系統評估倉儲工人的績效。另外,公司應該提供激勵措施給由員工組成的團隊而不是個人,發揮團隊的最大潛力。有不少倉儲管理系統缺少在人工管理及績效考核方面的考慮,或者是缺少對人工管理這一功能的銜接。

  2、倉庫佈局設計和裝置的改進作為物流流程整個系統的樞紐,倉庫的設計佈局是否合理影響著整個庫內作業效率。

  例如可以把倉庫按產品類別分為不同的揀選區。這樣,整箱、拆箱、整盤分開作業,可以避免現場零亂,減低貨物掉落破損。

  3、開展額外的增值服務

  倉儲的功能在現今已不僅限於單純的儲存功能了,所以,提供額外的增值服務,如流通加工、組合包裝、貼標籤等可以實現倉庫的額外增值功能,提高收益、提升客戶滿意度

  4、倉庫內的中樞指揮中心

  中樞指揮中心可以是一個專案管理機構,指導庫存新賬的完成、報告執行結果以及每一部的進展情況,同時維繫外部客戶聯絡。指揮中心應該包括兩部分:人和系統。

  倉庫管理系統除了能夠實現包括進出貨管理、庫存管理、訂單管理、揀選、複核、、商品與貨位基本資訊管理、補貨策略、庫內移動組合等“牆內”的系統功能之外,還要考慮倉庫管理系統和運輸管理系統、客戶管理、員工管理系統之間的銜接。

  人在指揮中心中的作用不能被技術所代替。物流專案負責人需要在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最佳分配。倉儲不是自動化業務,倉儲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需要對倉儲內外熟悉的負責人擔任起總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