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主動做家務活的妙招

  孩子做家務活的時間是很少的,因為現在的父母過於去溺愛孩子了,那麼該怎麼去正確的引導孩子主動做家務活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做家務活,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做家務活

  1.父母要有正確的態度父母在鼓勵孩子進行家務勞動的時候,一定要有正確的態度。父母首先應該明白,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並不是為了減輕家長的勞動負擔,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性等品質,讓孩子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2.讓孩子把家務當成遊戲來做喜歡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可以嘗試讓孩子把家務當作遊戲來做。比如,有的孩子特別好強,父母可以和孩子進行剝豆子比賽,看誰剝得又多又快。在遊戲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故意“落敗”,讓孩子體驗到勝利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做家務的熱情;也可以偶爾“贏一次”,然後藉機向孩子傳授自己的“經驗”。

  3.家務勞動要有具體的分工父母應該對家庭勞動進行明確的分工,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應該做哪些家務,同時還可以幫助父母做哪些家務。在做家務的過程中,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團結合作意識。

  4.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表揚如果孩子能夠認真負責地做完一件家務,那麼父母就應該給孩子肯定和表揚,最好能夠讓所有家庭成員一起來欣賞孩子的勞動成果,讓孩子產生由衷的自豪感。父母還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並且微笑著誇孩子“你做得真棒”,最好不要用金錢或者物質獎勵的方法。

  孩子不願做家務的應對方法

  家長要主動做出表率

  碗筷沒有收拾要及時收拾,房間亂了也要收拾,垃圾滿了要倒,衣服換了要洗,家長不能懶,要給孩子做出表率。永遠記住這句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在做家務時要享受整個過程。

  確實,工作完了還要拖著疲倦的身子去打掃房間,洗菜做飯,無疑是讓人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表現得很痛苦,根本一點都不想做這些事,那此時孩子的心裡呢?肯定也是抗拒的,因為他們從你的表現中,得知做這件事情是不快樂的。

  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

  積極地做完家務之後呢,還得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樣一來,即便做家務的過程有些辛苦,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啊,都是充滿意義的。此時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觸動的

  讓孩子在表揚中糾正

  孩子一旦被你觸動,就也會自己嘗試著去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但可能做得不那麼盡善盡美,此刻的你不能責怪他,應該很認可,更要表揚他很棒,都會自己做家務了,這時候有哪裡做得不對的要及時指出,孩子才會及時改正而且不會有任何負面情緒

  告訴孩子要體諒父母

  家長可以通過自己的行動和每天的表現,讓孩子知道他們的爸爸媽媽每天工作都很辛苦,只有懂得體諒父母后他們才能儘量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做好,不再需要父母操心。當然這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要家人一起努力才能實現的

  孩子做家務的好處

  發展動作技能

  對初學做事的孩子來說,家務勞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以掃地為例,要搬開或移動桌椅,要握好掃帚均勻地掃,整個過程能很好地發展孩子的動作技能。同時,不同的家務活還能鍛鍊孩子的不同身體部位,如疊衣服可以鍛鍊小肌肉,擦地板則鍛鍊大肌肉。

  養成分類歸納的習慣

  襪子手套要一對一對地放在一起,不同的衣物要放進不同的抽屜,做家務能夠幫助孩子養成分類和歸納的習慣。生活物品需要分類歸納才能理清,學習知識也要分類歸納才能融會貫通。讓孩子從小學會分類和歸納,無論是對生活、學習,還是工作都受益無窮。

  強化責任感

  讓孩子參與做家務,體驗到家人的不易,學會珍惜家人的勞動成果。孩子會逐漸意識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自己的工作給家人帶來幫助,這份滿足能激發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

  增強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孩子會發現自己通過雙手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情,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需要的,自信感也就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