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孩子家務的清單有哪些

  在國外,國外的父母都會給孩子很好的安排孩子應乾的家務活,那麼對於孩子幹家務活的清單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國外孩子家務的清單,希望能幫到你。

  國外孩子家務的清單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孩子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父母給孩子適量的水***、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洗手、更仔細地刷牙、認真地澆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寵物、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睡前幫媽媽鋪床,如拿枕頭、被子等;飯後自己把盤碗放到廚房水池裡;幫助媽媽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到裝髒衣服的籃子裡。

  4-5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獨立到信箱裡取回信件;自己鋪床;準備餐桌***從幫家長拿碗筷開始,慢慢讓孩子幫忙擺盤子***;飯後把髒的餐具放回廚房;把洗好的衣服疊好放回衣櫃***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疊不同的衣服***;自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幫忙擦桌子;鋪床/換床單***從幫媽媽把髒床單拿走,並拿來乾淨的床單開始***;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種第二天上學用的東西***;收拾房間***會把亂放的東西撿起來並放回原處***。

  6-7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在父母的幫助下洗碗盤、洗衣服、能獨立打掃自己的房間。

  7-12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做簡單的飯;幫忙抹地;清理洗手間、廁所、掃樹葉、掃雪;會使用家裡的電器***洗衣機、微波爐***。

  13歲以上: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換燈泡;換吸塵器裡的垃圾袋;擦玻璃***裡外兩面***;清理冰箱;清理爐臺和烤箱;做飯;列出要買的東西的清單;洗衣服***全過程,包括洗衣、疊衣以及放回衣櫃***。

  如何讓孩子做家務活

  1、明白真正的目標。

  要孩子做家務的目的,並非僅是要把繁瑣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廚房整潔的重要性,比不上幼兒發展的責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辦事能力,因為這些都是健康情緒的基礎。做家務也可幫孩子瞭解人必須合作和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

  2、及早開始。

  孩子幾乎剛能走路就產生“幫助媽媽”的強烈願望。兩歲的小孩就能做雜事,甚至整理衣服。你可以使孩子把打掃衛生成為一件娛樂活動。四、五歲的小孩能理解簡單的指示,為小事跑跑腿。到七歲就能分擔家庭的責任了。最初最好是安排擺餐桌或其他能帶來滿意結果的簡單任務。但不要急急忙忙讓他們做力不能及的事。應該讓孩子向新的任務挑戰,但必須能使孩子有完成它的願望。

  3、定出切合實際的標準。

  大人不要什麼事都親自做,因為那樣只會削弱孩子自我價值的感情。教孩子怎樣做一件事的最好方法是簡單的重複。先給他們示範,然後與他們一起做,最後讓他們自己做。如果他們想按他自己的方法去做,那就不要妨礙他。失敗後,他自然會知道那種方法不行。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草率。如果他並沒有盡力去做,就要堅持讓他再好好地重做一遍。規定一個合理的截限時間,但不要嘮叨不休。例如,開飯時間已到,而碗盤尚未擺好,就要鄭重告訴孩子,大家都在等著吃飯。

  4、不要用利誘。

  孩子做完一件工作,最好的報酬就是給他一個微笑,摟抱他一下或者說一聲“謝謝”。在孩子能聽到的範圍之內告訴別人你多麼自豪,也是一種很好的報酬方式。事實上,孩子自己也會認識到,計劃並完成一項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報酬。

  5、支援“出外”工作。

  孩子參加各種助民活動、公益活動,如替人打掃衛生或送報紙,能幫他們學會按不同人的不同標準工作,訓練他們自立和培養責任感。

  6、不可工作過度。

  孩子做太多的工作,會妨礙他學習、身體生長髮育和其他社交活動。學習怎樣工作是重要的,但重要的是從小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尊重勞動、自強自立的世界觀。所以,讓孩子做事,一定要適度。

  以遊戲的方式培養孩子做家務

  1、父母不妨讓孩子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學習,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收拾自己的玩具、把自己的髒衣服放進籃子裡等等,讓孩子慢慢習慣和懂得:其實做家務也是自己份內的工作。

  2、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工作計劃表,並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麼?想做什麼?

  3、從遊戲中學習,比如:

  a、清潔隊員與收購員。寶寶假設自己是一位清潔隊員,開著一輛清潔車,收集各種玩具和東西,然後交給收購員處理***即媽媽***,藉由遊戲培養孩子做家務興趣。

  b、扮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盤、湯匙、鍋***等與孩子玩做家務遊戲。“娃娃,平常都是媽媽做飯給你吃,今天你也炒個菜給媽媽呼好嗎?”“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現在我們一起將桌子、盤子、碗……收乾淨好嗎?”藉由遊戲達到教育效果。

  4、父母做好引導,比如:

  a、擇菜:讓孩子一起參與,從擇菜到洗菜,讓孩子知道所吃的菜餚需要經過這些步驟才能食用,從學習中教導孩子做家務。

  b、洗米、煮飯:從開啟米缸—舀米,父母與孩子一起參與,並街道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時,也可以告訴孩子,這水除洗米外,還可以留著做其他用途,如澆花,讓孩子除了參與家務外,還能教育孩子節約概念。

  c、掃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塊孩子專有抹布及掃把,讓孩子試著去做家務,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將桌子、地板弄乾淨。

  d、晒、收疊衣服:晒衣服時還可請孩子幫忙拿衣架,由媽媽晾衣服;收衣服時,孩子還小,可由他負責拿自己的衣服;疊衣服時,孩子也可以學習摺疊及分類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