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務的好處與安排培養的技巧

  做家務的不僅僅只是侷限於把家務活做好,它還是可以很好的鍛鍊到孩子的動手能力的,那麼如果給孩子做家務可以培養孩子什麼能力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孩子做家務的好處,希望能幫到你。

  孩子做家務的好處

  一、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我們知道,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在短時間內很難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它需要在長期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慢慢地才會形成。一般來說,孩子乾的事情多少與自信心有一定的關係。據研究表明,孩子乾的事情越多,自信心越強。

  二、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作為孩子,將來要在社會上很好地立足,就需要從小通過做家務,讓他體驗到家長的辛苦,生活的艱辛,逐漸承擔自己在家裡、社會的一些責任。

  三、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孩子通過做家務,可以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語言邏輯能力, 學習能力等,這些能力在書本上是難以學到的,只有在平時的實踐中才會形成。

  四、可以促進孩子提高學習效率。據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在進行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時,腦子裡氧氣最充分。孩子學習一段時間,勞動一段時間,這樣對提高學習效率有一定的幫助。在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覺不少學生在勞動與學習方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有甚者認為勞動只會影響學習。筆者認為,只要合理處理好勞動和學習的關係,是不會影響學習的,反而還會促進學習。

  五、可以培養孩子對生活的認識。我常想,孩子做家務的過程,其實就是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的過程。如果家長只給孩子講些道理,不讓孩子獨自去體驗生活,那麼怎能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總而言之,以上幾點主要是孩子做家務的好處,當然,做家務的好處還有其他諸多方面。

  如何安排孩子做家務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父母給孩子適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更好地使用馬桶,洗手,更仔細地刷牙,認真地澆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寵物,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睡前幫媽媽鋪床,如拿枕頭、被子等,飯後自己把盤碗放到廚房水池裡,幫助媽媽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到裝髒衣服的籃子裡。

  4-5歲:能獨立到信箱裡取回信件,自己鋪床,準備餐桌***從幫家長拿刀叉開始,慢慢讓孩子幫忙擺盤子***,飯後把髒的餐具放回廚房,把洗好烘乾的衣服疊好放回衣櫃***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疊不同的衣服***,自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歲:能幫忙擦桌子,鋪床/換床單***從幫媽媽把髒床單拿走,並拿來乾淨的床單開始***,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種第二天上學用的東西***,收拾房間***會把亂放的東西撿起來並放回原處***。

  6-7歲:可以在父母的幫助下洗碗盤,能獨立打掃自己的房間。

  7-12歲:這一階段的孩子可以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間、廁所,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和烘乾機;把垃圾箱搬到門口街上***有垃圾車來收***。

  13歲以上:能換燈泡,換吸塵器裡的垃圾袋,擦玻璃***裡外兩面***,清理冰箱、爐臺和烤箱,做飯,列出要買的東西的清單,洗衣服***全過程,包括洗衣、烘乾衣物、疊衣以及放回衣櫃***,修理草坪。

  引導孩子做家務的方法

  1.以學會生活自理和必要生活技能為目標,引導孩子理智做家務,不感興趣的事情也可嘗試和逐步學會;將做家務作為學習過程中的休息和調整,而非負擔。

  2.開始時,成人和孩子一起做家務勞動,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做法。

  3.家務分工合作,全家人都有各自任務,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4.家人常互動,可相互評價做事的成果,孩子有發言權,會懂得改進自己的工作。

  5.孩子的勞動應受到尊重、鼓勵和肯定,父母的積極態度可起到正面推動的作用。

  6.幫助孩子形成家務勞動的習慣,善於與家人分擔、分憂,而不以某種藉口消極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