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幫父母做家務心得

  做家務有助於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三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幫家裡做些簡單的家務了,比如倒垃圾,把垃圾倒到垃圾桶內,這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也可以鍛鍊孩子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篇,供大家參考一下!

  篇一:

  每天我睡眼朦朧的時候,媽媽都會叫:“寶貝,起床吃飯了!”我從床上爬起來,很快梳洗完後,走到飯桌前。一看,又是三明治和牛奶呀!我挑剔地說:“怎麼又是這些東西啊!”心想:每天都吃這個,我都會做了。

  一天,媽媽不在家,我只好自己做早餐了。我找出麵包,放到桌上。接著,我又去找火腿腸和黃瓜,並把牛奶熱上了。我在廚房裡翻箱倒櫃地找了半天,可怎麼也找不到火腿腸和黃瓜,心想:媽媽把火腿腸和黃瓜放在哪裡了呀?這時,微波爐“嘀嘀嘀”的響了起來,我把微波爐開啟,看見牛奶爆了!這下我只好湊合一下了,我趕快拿起麵包吃了起來。可我今天吃的麵包怎麼和往常不一樣呀?我的麵包那麼硬,可媽媽做的是軟的呀!無數的問題在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來。吃完後,我看手錶,驚訝地說:“呀,這麼晚了!”我去學校的路上心裡還想著今天早餐的事。

  晚上,媽媽回來了。我問媽媽:“為什麼我找不到火腿腸和黃瓜呢?為什麼我拿的麵包是硬的?牛奶為什麼會爆掉呢?”媽媽微笑著回答:“火腿腸和黃瓜是我早上先煎好的,麵包要放進微波爐裡,那樣才更軟更香,牛奶要倒進杯子裡,才能放進微波爐裡熱。”我想:原來做一頓早餐這麼難,要那麼多步驟啊!

  篇二:

  在寒假期間,我幫外婆做了一件家務事。

  我在外婆家度寒假。有一天,外公外婆不在家。我做完作業,想起了在街上聽到的大人們的議論聲:“現在的孩子吃的好,穿的好,都不愛勞動,個個像小公主、小王子一樣!”我可不想做小公主,我也要學著幫外婆做些事。我想:“我能幫外婆做點什麼事呢?”我開始四處尋找,忽然,目光落到了玻璃窗上,只見玻璃上有許多灰塵。於是,我決定擦玻璃。

  首先,我準備好抹布、舊報紙,再用臉盆盛滿水。一切準備就緒,我就開始擦玻璃。

  我看著窗戶上的灰塵,心想:這些灰塵,用幹抹布、溼抹布擦都不行,用什麼呢?我忽然看見了陽臺上澆花的噴壺,何不先用噴壺噴噴水呢?說幹就幹,我雙手緊握著噴壺,用力的噴向玻璃,玻璃上落滿了水霧。一會兒,灰塵都溼透了,我就把抹布浸溼,擰乾,在玻璃上一上一下按順序擦。溼抹布擦完以後,灰塵雖然沒有了,可玻璃上卻留下了一道道水跡。我趕緊拿來報紙,全面認真地乾擦一遍。乾擦完之後,水跡就完全消失了。

  玻璃終於被***得乾乾淨淨,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特別高興。外婆回來後,看見屋裡的玻璃,都被擦得乾乾淨淨,也表揚了我。

  家務勞動雖是一件小事,卻能夠體現我們敬老愛老的思想。今後,我要做出更多敬老愛老的實際行動來!

  篇三:

  今天,我看見洗碗池裡有一大堆碗要洗,心裡想:媽媽要洗這麼多碗,洗得完嗎?於是,我跟媽媽說:“今天的碗我來洗。”媽媽點了點頭。

  剛吃完飯,我就“武裝”了起來:先圍上圍裙,再戴上袖套。這樣一“武裝”還真有意思。

  我開始收拾碗筷,把剩菜和剩飯都倒到一個碗裡去,還用抹布把掉在桌子上的飯粒都刷到那個碗裡,然後把那個碗裡的剩菜剩飯倒到樓梯拐彎處的泔水桶裡去,再把所有空盤子和碗都拿到洗手池旁。洗碗之前,先在洗碗的抹布上滴幾點洗潔精,然後用力搓兩下,等搓出泡沫以後,就開始洗碗,先把要洗的碗。、勺子、筷子和盤子都用水浸一下,再用洗碗的抹布把碗、勺子和盤子都裡裡外外地擦一遍。不過,洗筷子的時候,布要把“筷頭”包起來,然後放在手上左右滾動。所有的碗筷都洗好了以後,再用清水沖洗一遍,晾到碗籃裡,看似簡單的家務就完成了。

  洗好了以後,我邊解圍裙邊叫道:“媽媽,我把碗洗完了!”媽媽笑了,還誇我是個好孩子。我能幫媽媽減輕家務負擔,願媽媽明天能更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