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鸚鵡雌雄的分辨方法有什麼

  虎皮鸚鵡,是國內熟知的鸚鵡,也是鳥市最普遍見到最廣泛飼養的小型鸚鵡類,而對於飼養員來說該怎麼去分辨清楚鸚鵡的公母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虎皮鸚鵡雌雄的分辨,希望能幫到你。

  虎皮鸚鵡雌雄的分辨

  虎皮鸚鵡雌雄最容易的辨別方法是看它的鼻膜,虎皮幼鳥:鼻膜粉紅或粉紅泛藍色的為公鳥,鼻膜泛藍但鼻孔處發白色的為母鳥。成年鳥:鼻子藍色的為公鳥,鼻子薑黃色或肉褐色的為母鳥。

  有些虎皮品種中,雄鳥即使成鳥後鼻蠟膜也不會變成藍色,而是變成比幼年更加深一些的桃紅色或是藍紫色,這些品種都是隱性品種,如常見的隱性派特種、黃化紅眼、白化紅眼等。

  虎皮鸚鵡如何飼養

  1.虎皮鸚鵡雛鳥

  在虎皮鸚鵡出殼後,母鳥最愛給小鳥吃青菜了。因而,當建議在每天10點和下午3點給食青菜,以保證小鳥主食的攝取。

  小鸚鵡的飼料配製有一定的訣竅,不能因為它喜歡吃什麼就喂什麼,而應該多種飼料合理搭配。

  蛋米:1公斤小米加4個雞蛋黃攪拌而成,用量一般佔總喂量的40%。

  稻米:以帶有稻殼的稻米為佳,稻米的種皮小型鸚鵡都很喜歡吃,可補充澱粉、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並可增加喙的咀嚼能力。用量一般佔總喂量的30%。

  穀子:一般佔總喂量的10%一15%。

  剩餘部分可喂麻子、稗草子、瓜子等。根據實踐經驗,以每天喂10—20粒生瓜子為佳。

  2.成年虎皮鸚鵡

  飼料混合比例為:粟或黍7份,稗子2份,蘇籽1份。這種混合的粒料,適於飼餵多種小型鸚鵡,另外加喂礦物質飼料,如墨魚骨、貝殼等。

  3.自家配置飼料的營養成分指標

  飼養鸚鵡,現在寵物店有許多廠家生產的飼料,一般營養搭配都比較合理,無須自己重新搭配。但如果平時喜歡自己配制飼料的朋友,就一定要注意合理配置好飼料中的營養成分了。主要的營養成分指標如下:

  1.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鸚鵡肌肉、神經、血液、面板、內臟和羽毛等部分的主要成分, 一般要求含量在15~30%左右,視實際需求而定。例如幼鳥的需求量就比較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分無氮浸出物和粗纖維兩種.纖維太高營養價值會較低, 以至鸚鵡生長減慢.太低又會減慢腸道活動.一般需求為3~5%。

  3.脂肪。脂肪屬高能量物質,也是組成細胞的基本原素,脂肪還可以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如果脂肪含量太低, 可能影響維生素A D E K等的吸收,脂肪需求量一般在1~5%左右。

  虎皮鸚鵡的訓練方法

  1、定期接觸訓練法

  這種方法是需要耐心的,如果有配合剪羽會使這個方法變的更容易些。這個方法包括時常與您的虎皮鸚鵡講話、用輕柔的語氣使他們能夠鎮定下來。慢慢地將你的手放進籠內,直到鳥兒定住不亂跑為止。在前面幾次不應該激動地將手伸進去抓他們或移到他們的面前。給它們一些時間去習慣你的手。當其停止害怕的時候,那麼你就可以將你的手指移近到它的腹部,像棲木一般,看看它們會不會站上來。

  在你的手指輕輕碰觸其腹部時,記得要說“上來”。當你要讓它們回去籠子及棲木上時,則應該說“下去”。當他在你的手上時,與他持續地保持說話。在你將他第一次拿出籠子時,不應該太急切。這些初期的訓練,應該將訓練的時間儘量短些。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加,你也可以慢慢地將時間給拉長,最後你就可以有一隻相信你的虎皮鸚鵡朋友了!

  2、獨處時間訓練法

  在虎皮鸚鵡剛到家裡的那幾天,不要試著用手去碰觸它們。給它獨處的時間,讓其習慣新環境跟新家。你可以試著去跟它說話,雖然它不會迴應你,但是它會記在心裡的;且只有在換水或新鮮食物時才將手靠近籠子,儘量鳥兒們能夠了解到你所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它們好,並且不是試著要傷害它們的。這種方法,要讓它們願意出來到你身邊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你可以藉由擺在籠外的殼子或鳥點心引誘它們,引誘它們出來。或者是將這些賄賂品放在你的手上,在籠子內或外來引誘他。最後他會覺的相信你,並且成為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