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手串收藏方法

  佛珠手串因講究質材、色澤或雕工,而演變成一般人把玩珍藏的飾物。那麼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佛教有“七寶” 金、銀、琥珀、硨磲、珊瑚、南紅、珍珠

  隨著文玩手串、配珠文化在大眾間的流行,喜愛文玩的朋友們對於“佛教七寶”這個統稱一定也不會陌生,但現在市面上關於“七寶”的版本眾多,那麼,“佛教七寶”到底有哪些品種呢?檢閱史料得知,在各類文獻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佛教七寶”品種為:金、銀、琥珀、硨磲***chqú***、珊瑚。這五種物質在佛教、佛具中應用較為廣泛,地位較高,被納入佛教七寶理所當然,沒有太大爭議。另外兩種寶貝,如果從發展的眼光看,個人以為將“南紅”納入“七寶”當之無愧!最後一個名額,我認為應該留給“珍珠”。收藏級別的優質野生珍珠越來越稀缺,這部分天然珍珠理應歸入“佛教七寶”。

  金、銀作配珠寓意好

  一件手串,其配珠搭配的質量好壞、顏色搭配的協調與否、材質搭配會不會磨損,都是影響手串檔次、美觀度和耐久度的重要方面。所以,怎樣選擇合適的配珠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之一。那麼,上述“佛教七寶”中的哪些材料比較適合作為隔珠、三通、隔片等配珠呢?

  “金”是“佛教七寶”中的第一寶,金代表健康、平安,就像很多請回家中的菩薩要鑄金身,用佛教七寶中的金作為配珠,寓意“金身護體,百病不侵”,有健康長壽之意。

  “銀”在“佛教七寶”中,在寓意健康長壽的同時還是辟邪之物,作為配珠搭配於手串,其散發的熠熠銀光讓手串在整體搭配上更加時尚、閃耀。

  琥珀、蜜蠟作配珠更貴氣

  如果搭配手串需要用黃色配珠,那麼非“琥珀”、“蜜蠟”莫屬。很多人在配珠上不惜重金,買大塊的老蜜蠟搭配,就是為了讓手串的檔次提升,顯得更貴氣。一串菩提手串經過蜜蠟金燦燦的映襯,其效果當然是十分理想的。

  南紅是紅色配珠中的最佳選擇

  “南紅”的紅色無與倫比,加上其硬度相對較高,是配珠的極佳選擇。很多人配手串偏好南紅珠子,配保山料通常讓人覺得較上檔次,尤其是保山料南瓜珠,古樸大方。星月菩提、金剛菩提、菩提根等菩提類的佛珠手串,通過南紅的襯托,既不搶主珠的風頭,又能作為恰當的襯托,也十分適合把玩。所以,南紅是紅色配珠中最佳的選擇。

  紅珊瑚適合作女性手串配珠

  “紅珊瑚”是千年靈物。一串精品紅珊瑚手串滿含女士們對於腕上風情的想象。通過走訪紅珊瑚市場,我發現僅僅幾年間,紅珊瑚手串的價格已翻了數倍。因此,作為手腕上的風情,紅珊瑚具有極佳的收藏價值,同時也是女性手串配珠的最好選擇之一。

  硨磲作配珠更珍貴

  在這七種寶石中還有一種寶石就是“硨磲”。“硨磲”生長在南印度洋和太平洋***601099,股吧***海域,屬雙殼類最大的貝殼,最大達1.8米長,重500公斤。因外表凹凸起伏呈波浪狀,似被車輪軋過留下的渠道而得名。“硨磲”生長在深海,自古以來人類因航海條件有限不易獲取,加之採撈需要潛水排沙等,十分珍奇難得。優質的“硨磲”顯得非常珍貴,“硨磲”的純白度被視為世界之最。清朝二品官上朝時穿戴的朝珠就是由硨磲製成的。

  祈福配珠可選珍珠

  “珍珠”之所以能得到人類如此的青睞,除了它與生俱來的美之外,一系列關於珍珠的神祕記載也為它增添了不少別樣的色彩。

  佛珠的種類

  1、 持珠  用手掐捻或者持唸的佛珠。持珠,多用來記錄唸誦佛號或咒語的數目。

  2、 佩珠  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佩珠,俗稱手串,以十八顆子珠者最為普遍,多以名貴材質或顏色亮麗者而為之。

  3、 掛珠  掛在頸上的佛珠。掛珠,多采用翡翠、水晶、瑪瑙、珊瑚、密蠟、綠松石等珍貴材料製成,子珠的色澤必須均勻,要求選用彼此間色彩變化不大、溫潤細膩、光潔晶瑩的好材料製做。同時,子珠的直徑亦要求在一釐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誤差。在聯綴時,每二十七顆子珠間嵌入一顆隔珠,在母珠的下方還會配有一種編織精美的中國結與美玉、翡翠等掛件組合而成的“佛頭穗”。在重要的法會上或大和尚禮佛拈香的時候,這種“佛頭穗”能夠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從而保證在整個佛事活動中儀態的莊重。

  貴金屬首飾中還有一種軟手鐲,由金絲編織而成,軟硬的程度介乎手鐲與手串之間,從外觀上象非常精美的錶帶,但這隻適合普通的珠寶首飾,而玉石的飾品不可能製成軟手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