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發生交通事故怎麼劃分責任

  開車上有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碰撞和刮蹭。那麼,對於這種情況下,和非機動車發生事故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劃分責任呢?下面是網站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如果一條路上,沒有人行橫道、過街天橋、地下通道,遇見行人橫穿馬路沒有主動避讓的,機動車一般負主要責任!但是如果事發地附近有人行橫道等設施,行人沒有走的,那一般各負一半責任!

  2.非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受阻,駛入機動車道。機動車未主動避讓的,一般是機動車負主要事故責任!

  3.非機動車臨時駛入機動車道,發生事故的,雙方負同等責任!

  4.如果道路上,沒有人行道,行人沒有在道路兩側行走***兩側1米的寬度為界限***,應該負主要責任!

  5.機動車通過人行橫道時,如果沒有訊號燈,與行人或非機動車發生事故的,機動車負全部責任。行人偏離人行橫道或有其他過錯,可以減輕機動車責任!

  6.非機動車行駛至公交車站附近時,一般距離車站牌30米左右。非機動車與上下車乘客發生交通糾紛的,雙方負同等責任,公交車靠邊停車,造成事故有因果關係的,公交車負次要責任!

  7.在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共同使用的道路上,如果機動車由於駕駛疏忽追尾撞擊非機動車的,一般由機動車負主要責任!如果事故發生在夜間,各負一半責任!

  8.以下情況中,如果沒有明確劃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機動車沒有按照規定行駛,發生事故,基本上要負主要責任:

  ⑴車道寬14米的情況下,車輛沒有距離道路兩側各3.5米的距離行駛!發生事故,機動車負主要責任!

  ⑵車道寬10米,不足14米,機動車行駛距離超出中間7米的距離!發生事故,機動車負主要責任!

  ⑶車道寬6米以上,不到10米的。左右需要留出1.5米給非機動車,如果沒按照這個行駛的,出現問題,機動車負主要責任!

  ⑷車道寬度不足6米,機動車沒有按照順序行駛!這條的意思就是,機動車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你前面有一輛非機動車,你也要在他後邊行駛!如果超車,出現問題,機動車負主要責任!

  這邊建議大家,開車上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安全開車,文明駕駛,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出現,作為車主我們也應該多多注意周圍的環境。

  汽車追尾事故如何進行責任認定

  發生追尾事故後如何進行責任認定?

  所謂汽車追尾事故責任劃分是根據當事人雙方的應付責任來劃分規定的,而當事人的責任是有一定的判定依據,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規下來判斷的。相關追尾事故責任劃分的部分法律依據如下:

  1、 如果肇事車輛的駕駛員並沒有執行公務而且還沒有經過原車主的同意,那麼在追尾事故責任劃分中規定車主與駕駛員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車輛合法佔有人經過車主同意,又將車輛交給第三人發生交通追尾事故的,合法佔有人和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則車主承擔連帶責任。

  2、 如果肇事車輛在被承包或者被租賃期間發生了交通追尾事故,那麼車主和承包、承租人應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承包、承租人沒有經過車主的同意擅自進行轉包、轉租或者借與第三者而引發交通追尾事故的,承包、承租人與第三人、車主應該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我國的道路交通事故主要還是適用嚴格責任原則,即當損害發生以後,並不考慮加害人的過錯與否,而是首先推定其有過錯。如果在責任認定時能夠證明加害人對損害的發生沒有過錯,並且能夠證明該損害的發生是由於受害方的故意所致,才可免除加害方的責任。

  3、連環追尾的責任認定及理賠辦法

  第一輛車剎車後,被後面的車追尾,該車的損失在車輛尾部,原則上以“追尾”為由,由後面車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第二輛車,包括倒數第二輛車的損失和賠償情況大同小異。

  主要涉及三方面:

  追尾後在賠付前車損失時,根據目前的交通處理規則,是百分百的全責,由保險公司依據“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自己車頭的損失,視情況看,如果交警認定是剎車不及造成,由車主自己“埋單”,如果是被後面的車撞上再往前擠的,則由後面車輛賠付。不管那種情況,該車的保險公司都不予理賠。

  自己車尾的被撞損失,則由後車賠付。而最後一輛撞上前車造成的損失,主要涉及兩塊。一是撞前車的損失,由保險公司依據“第三者責任險”賠付,車頭損失,同樣要看情況分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