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全國聯網怎麼查名下房產

  6月16日,自然資源部發布訊息,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基礎平臺已實現全國聯網,那麼呢?會不會洩露個人隱私呢?

  不動產全國聯網名下房產這麼查

  自然資源部最新調查統計顯示,目前全國335個地市、2853個縣區共設立3001個不動產登記辦事大廳、3.8萬個視窗,8萬多一線登記工作人員平均每天為30多萬企業和群眾提供不動產登記服務。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重點指導各地進一步豐富不動產登記過程中的便民利民的舉措,同時開展以不動產登記為基礎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

  這意味著,以後誰在全國買過幾套房,再也藏不了貓貓了。只要進行過登記,就能夠依法被查詢到。

  普通人如何查詢不動產資訊?

  根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權利人可以查詢、複製其不動產登記資料。因不動產交易、繼承、訴訟等涉及的利害關係人可以查詢、複製不動產自然狀況、權利人及其不動產查封、抵押、預告登記、異議登記等狀況。

  權利人、利害關係人申請查詢、複製不動產登記資料,須證明有利害關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查詢申請書;查詢目的的說明;申請人的身份材料;利害關係人查詢的,提交證實存在利害關係的材料。

  不動產全國聯網會洩露房產資訊嗎?

  網上有種說法,不動產登記聯網後,會“以人查房”,不少人擔心自己的房產資訊洩露。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嚴格限定了查詢範圍和查詢申請人。只有權利人、利害關係人、有關國家機關有權依法查詢、複製不動產登記資料。

  資訊聯網並不意味著個人住房資訊對任何人、在任何地點都可以公開,不動產登記制度與財產公開制度有顯著差別,不動產登記制度宗旨強調的恰恰不是公開而是保護。

  不動產全國聯網有什麼用?

  一是市民查詢,主要是現有住房證明,瞭解房屋權屬,買在何處;房產核查,是檢視名下所有房產,單套房屋查檔證明,是有無抵押和查封等。可以通過聯網銜接,事先將使用者身份前期驗證後,可以把資料與其他部門的系統匹配,從而實現共享。

  二是在全省核對二手房交稅的住房證明,與地稅局納稅分局開通資料專線埠,市民買了二手房去地稅交稅,用身份證在讀卡器上一靠,就自動顯示,要採用什麼標準,要交多少稅率,一目瞭然。

  三是打通商品房交稅住房證明系統和銀行貸款查檔證明系統,實現主要業務自助化。

  不過,從各地的統計情況看,各個省市的查詢系統才剛剛開始運作,統計過去幾十年的不動產資料,遠沒有預期的那麼快。距離不動產登記完成,仍然需要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