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食品安全知識競賽試題答案

  食品安全問題涉及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不安全的隱患就在我們身邊。食品安全知識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單選題***20道***

  1、食物中的天然毒素主要是指某些動植物中所含有的一些有毒的天然成分。這些食物必須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後才能食用,否則極易引起食物中毒。下列一定要燒熟煮透後才能食用的食物是*** ***。

  答案:C、四季豆

  科學解析:食用生四季豆中毒的病因可能與皁素、植物血球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物有關。中毒症狀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頭痛等。四季豆食用時必須通過烹調使它熟透。

  2、缺碘會引起碘缺乏病,由於我國大部分地區存在缺碘情況,所以國家強制在食鹽中加入少量的碘強化劑***如碘酸鉀***。下列對加碘鹽攝入描述錯誤的是*** ***。

  答案:A、所有人都應該食用加碘鹽,碘含量越高越好

  科學解析:《食用鹽碘含量》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在食用鹽中加入碘強化劑後,食用鹽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計***為20~30毫克/千克。有些人群無需食用加碘鹽:***1***非缺碘地區的居民不需要食用加碘鹽。如:山東省菏澤地區的一些縣區,屬於高碘地區,不需要強制補碘;還有以海鮮為主食的漁民,據計算,日攝入海魚750克以上的人群,就不需要再補碘了。***2***甲亢患者不需食用加碘鹽,因為補碘會增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加劇病情。***3***甲狀腺炎患者不要食用加碘鹽,補碘會加重炎症症狀。***4***患有甲狀腺疾病的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3、下列關於雞蛋的食用方法,正確的是*** ***。

  答案:C、雞蛋一定要熟吃

  科學解析:吃生雞蛋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其一,生雞蛋中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蛋白。抗酶蛋白阻礙人體腸胃中的蛋白酶與蛋白質接觸,影響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抗生物蛋白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物質,經蒸熟煮透後可以將抗酶蛋白和抗生物蛋白破壞掉,不再影響人體對營養素的吸收。同時煮熟了的雞蛋蛋白質的結構變得鬆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其二,一些生雞蛋帶有致病菌、黴菌或寄生蟲卵,未經蒸煮加工可能會引起腹瀉和寄生蟲病。因此,雞蛋一定要煮熟吃。

  4、食物過敏是指攝入食物時由於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引起免疫應答,導致消化系統或全身性的變態反應。以下食物成分容易引起過敏的是*** ***。

  答案:C、蛋白質

  科學解析:蛋白質具有致敏作用,會使機體產生抗原抗體的免疫應答反應,造成面板紅腫、經常性腹瀉、消化不良、頭痛、咽喉疼痛、哮喘等過敏症狀。常見的過敏原有牛奶、雞蛋、牛羊肉、海鮮等。

  5、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以下舉措不可用於預防食源性疾病的是*** ***。

  答案:B、使用冰箱長時間儲存食物

  科學解析:食源性疾病是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食品安全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為此發起呼籲:保持潔淨,生熟分開,煮熟食物,在安全溫度下儲存食物,利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冰箱儲存食物是可以起到保鮮的作用,因為低溫能夠抑制多數細菌的繁殖,但有些嗜冷菌仍可繼續生長。例如,有一種耶氏菌在零下4℃仍能繁殖生長,容易汙染冷藏的食物。因此冰箱長時間儲存食物並不屬於有效預防食源性疾病的措施。日常生活中不要過分依賴冰箱保藏食物和飲料,要注意冰箱的定期清理、消毒,同時注意冰箱記憶體放的食品要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汙染。

  6、微波爐加熱食品時一定要選用微波爐適用的餐具盛放食品,以下餐具可在微波爐加熱的是*** ***。

  答案:C、代號為5***聚丙烯***的塑料製品餐具

  科學解析:每個塑料容器都有一個小小“身份證”,那就是一個三角形的符號,一般就在塑料容器的底部。在我國國家標準GB/T16288-2008《塑料製品的標誌》中,代號為1-140的塑料製品都有詳細的材料術語及對應的縮略語,它們的製作材料不同,使用也不同,代號為5***聚丙烯***的塑料製品餐具耐熱性較好,可以在微波爐中高溫加熱。2009年9月1日起實施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衛生標準》已經明確規定了仿瓷***密胺***類產品應標註“嚴禁在微波爐內加熱使用”。還有金屬容器和餐具、部分塑料容器和餐具***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酯***PET***等***等均不可在微波爐加熱。不鏽鋼餐具是密閉的金屬,金屬對微波只能反射,不能穿透和吸收,如果放進微波爐,裡面的飯菜是熱不了的,而且容易微波打火。

  7、不鏽鋼是在鋼鐵中加入合金元素製成的,相對於其他金屬,不鏽鋼容器更加堅固、耐鏽蝕。關於不鏽鋼容器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答案:A、不要長時間盛放鹽、醬油、醋、菜湯等

  科學解析:***1***不鏽鋼容器不可長時間盛放鹽、醬油、醋、菜湯等,因為這些食品中含有許多電解質,如果長時間盛放,不鏽鋼同樣會像其他金屬一樣與這些電解質起電化學反應,使有毒金屬元素被溶解出來。***2***不能用不鏽鋼容器煎熬中藥,因為中藥含有很多生物鹼、有機酸等成分,在加熱條件下,難免會與不鏽鋼容器發生化學反應,不但使藥物失效,還可能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的化合物。***3***切勿用強鹼性或強氧化性的化學藥劑,如蘇打、漂白粉、次氯酸鈉等進行洗滌和浸泡,因為這些物質都是電解質,同樣會與不鏽鋼起化學反應。***4***不能空燒不鏽鋼容器,不鏽鋼容器較鐵製品、鋁製品導熱係數低,傳熱時間慢,空燒會造成其表面鍍鉻層的老化、脫落,減短其使用壽命,同時也會增加安全隱患。

  8、有些材質的容器長時間與食品直接接觸後,會對食品安全造成影響。下面不可以長期作為食品容器的是*** ***。

  答案:C、鋁製品容器

  科學解析:鋁不是人體的必需元素,長期過量攝入鋁,可干擾大腦意識和記憶功能,引起認知、記憶和邏輯推理能力下降,嚴重者可導致痴呆。因此不宜長期用鋁製品作為食品容器。

  9、綠色食品是指在無汙染的生態環境中種植及全過程標準化生產或加工,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食品。綠色食品可細分為兩個等級,即*** ***。

  答案:B、A級和AA級

  科學解析:綠色食品是指在無汙染的生態環境中種植及全過程標準化生產或加工的農產品,嚴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質含量,使之符合國家健康安全食品標準,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食品,可細分為A級和AA級兩個等級。A級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為: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並積極採用生物學技術和物理方法,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要求。AA級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為: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食品新增劑、飼料新增劑、獸藥及有害於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生產資料,而是通過使用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輪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術,培肥土壤、控制病蟲草害、保護或提高產品品質,從而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要求。

  10、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適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不能替代藥品。識別正規保健食品時,應注意識別外包裝上是否有*** ***標誌的圖案。

  答案:B、“藍帽子”

  科學解析:保健食品標誌為天藍色圖案,下有“保健食品”字樣,俗稱“藍帽子”。

  11、食品標籤上的“QS”的意思是*** ***。

  答案:D、企業食品生產許可

  科學解析: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做好企業食品生產許可工作,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按照有關法規,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0年釋出了《關於使用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標誌有關事項的公告》,該公告規定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標誌以“企業食品生產許可”的拼音“QiyeshipinShengchanxuke”的縮寫“QS”表示,並標註“生產許可”中文字樣。

  12、一明星為某食品產品作廣告代言,該廣告被認定為虛假廣告,由此對消費者造成的損失,該明星應承擔的責任是*** ***。

  答案:D、連帶責任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13、食品行業協會是促進食品產業發展,實施行業自律管理的社會團體,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力量。食品行業協會不應開展的活動是*** ***。

  答案:C、以廣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費者推薦食品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七條規定,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引導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第五十四條規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承擔食品檢驗職責的機構、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不得以廣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費者推薦食品。

  14、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對食源性疾病、*** ***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進行監測。

  答案:A、食品汙染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十一條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對食源性疾病、食品汙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進行監測。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實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結合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組織制定、實施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

  15、《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產者發現其生產的食品出現*** ***的情況,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食品,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並記錄召回和通知情況。

  答案:A、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產者發現其生產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食品,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並記錄召回和通知情況。食品經營者發現其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立即停止經營,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並記錄停止經營和通知情況。食品生產者認為應當召回的,應當立即召回。食品生產者應當對召回的食品採取補救、無害化處理、銷燬等措施,並將食品召回和處理情況向縣級以上質量監督部門報告。食品生產經營者未依照本條規定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

  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標準。公眾可以*** ***查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答案:B、免費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食品安全標準應當供公眾免費查閱。

  17、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應自事故發生之時起*** ***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答案:A、2小時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對導致或者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裝置等,應當立即採取封存等控制措施,並自事故發生之時起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18、《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其中不包括*** ***。

  答案:C、食品消費許可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食品流通許可、餐飲服務許可。取得食品生產許可的食品生產者在其生產場所銷售其生產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許可;取得餐飲服務許可的餐飲服務提供者在其餐飲服務場所出售其製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產和流通的許可;農民個人銷售其自產的食用農產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許可。

  19、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籤。以下不屬於標籤應當標明事項的是*** ***。

  答案:D、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籤。標籤應當標明下列事項:***一***名稱、規格、淨含量、生產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產者的名稱、地址、***;***四***保質期;***五***產品標準代號;***六***貯存條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新增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八***生產許可證編號;***九***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其標籤還應當標明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含量。

  20、國家建立食品安全資訊統一公佈制度。下列資訊不屬於統一公佈的是*** ***。

  答案:C、食品生產經營行政許可資訊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安全資訊統一公佈制度。下列資訊統一公佈:***一***國家食品安全總體情況;***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資訊和食品安全風險警示資訊;***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處理資訊;***四***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資訊和國務院確定的需要統一公佈的資訊。

  二、多選題***10道***

  1、對餐飲用具進行消毒,下列做法正確的有*** ***。

  答案:A、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鐘以上

  C、使用消毒櫃的紅外線消毒時一般溫度控制在120℃以上,保持15~20

  分鐘

  D、洗碗機消毒一般水溫控制在85℃,沖洗消毒40秒以上

  科學解析:根據《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熱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紅外線消毒等。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鐘;紅外線消毒一般控制溫度120℃,作用15~20分鐘;洗碗機消毒一般水溫控制85℃,沖洗消毒40秒以上。

  2、農藥殘留是指農藥施用後,殘存於生物體、農副產品和環境中的微量農藥原體、有毒的代謝物、分解物和雜質等。去除蔬菜水果農藥殘留的方法有*** ***。

  答案:A、浸泡洗滌

  B、整洗

  D、去皮

  科學解析:用淡鹽水浸泡去除農藥效果較好,用果蔬洗潔精浸泡也能部分去除農藥,但效果不如淡鹽水,要注意將洗潔精沖洗乾淨;蔬菜不要切碎再洗,而應該整洗,因為農藥都在蔬菜表面,切碎後易使農藥汙染其他部位,並且會使營養成分丟失;有些能去皮的蔬菜、瓜果儘量去皮後再食用,可將皮表的農藥殘留去除。

  3、食物中毒的特點是潛伏期短,突然性、集體性暴發,多數表現為腸胃炎的症狀,並和食用某種食物有明顯關係。食物中毒時以下急救處理措施正確的是*** ***。

  答案:A、催吐

  B、洗胃

  C、及時就醫

  D、禁止再食用可疑有毒食物

  科學解析:中毒後首先要催吐,用人工刺激法,可用手指或鈍物刺激中毒者咽弓及咽後壁,引起嘔吐,減少毒素吸收,減輕中毒症狀。同時注意避免嘔吐誤吸而發生窒息。其次,有條件的情況下,以5%碳酸氫鈉溶液或清水徹底洗胃,清除殘存在胃內的有毒物質。同時,妥善處理可疑食物,對可疑有毒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嘔吐物、排洩物及血尿送到醫院做毒物分析。輕症中毒者應飲淡鹽水、米湯等。重症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時,應儘早就醫,可靜脈輸液,待病情好轉後,再進食米湯、稀粥、麵條等易消化食物。

  4、食品新增劑促進了食品工業的發展,其主要作用有*** ***。

  答案:A、防止變質

  B、保持營養價值

  C、改善感官

  D、滿足特殊需求

  科學解析:食品新增劑促進了食品工業的發展,其主要作用如下: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作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提高食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改進其感官特性;便於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或者貯藏。

  5、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檯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應當*** ***。

  答案:A、審查入場食品經營者的許可證,明確入場食品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管理

  責任

  B、定期對入場食品經營者的經營環境和條件進行檢查

  C、發現食品經營者有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的行為時,及時制止並立

  即報告所在地縣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D、在本市場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承擔連帶責任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檯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應當審查入場食品經營者的許可證,明確入場食品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定期對入場食品經營者的經營環境和條件進行檢查,發現食品經營者有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並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檯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未履行前款規定義務,本市場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下一頁更多有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