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理壓歲錢可定投基金或黃金

  每年春節,孩子們最高興的一件事,是可以收穫一筆壓歲錢。如何打理這筆錢成為家長和孩子共同關心的問題。

  記者打探發現,今年XX春節壓歲錢“起步價”水漲船高,這也使得一個孩子春節動輒能收到上千元甚至大幾千元壓歲錢,有的甚至高達萬元。不過,對於壓歲錢,很多家長不再是一味的讓孩子上交,不少人選擇了從壓歲錢開始,幫助孩子建立理財觀念。

  市民晒單

  半個月收入給了壓歲錢

  家住XX的X先生去年8月剛結婚,他告訴記者,他有兄弟姐妹5個,由於是新婚第一年,給7個侄兒侄女的壓歲錢標準,由之前的300元漲到了500元,這一下就去了3500元。“一個月的工資就是7000元左右,半個月收入都獻給了壓歲錢”,X先生說,再加上給雙方父母的過節費、交通費、聚餐費、禮品費等,春節的花費早已超過1萬元。

  記者採訪多位市民瞭解到,在武漢的中等收入家庭,壓歲錢基本上500元起步。而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壓歲錢標準也在300元上下。

  記者調查

  家長不再全部“沒收”

  昨日,記者隨機採訪了15位市民,發現多數家長還是“代管”了孩子的壓歲錢,不過也有部分家長不再全部“沒收”,而是開始培養孩子理財。

  全職媽媽X女士說,每年女兒收到的紅包都有三四千元,她給女兒定的原則是,可以留四成作為平時零花錢,但是要記賬。如果第一年零花錢用得合理的話,第二年預留會增加。X女士說,這樣培養女兒的理財意識,也讓女兒懂得節約。

  而16歲的高一男生XXX,在做金融工作的爸爸指導下,拿出了5000元壓歲錢,一半投入到貨幣基金,一半投入到股市。XXX的爸爸X先生說,兒子對金融方面的知識比較感興趣,通過壓歲錢可以讓他體驗一下金融市場的瞬息萬變。

  理財師支招

  從壓歲錢開始教孩子理財

  招行循禮門支行理財師潘湉湉建議,家長可採取以下方式管理壓歲錢,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

  一是以孩子的名義在銀行開立一張儲蓄卡。將平時的壓歲錢和零花錢存起來,同孩子一起辦理一些簡單的存取款業務,教導小孩初步認識儲蓄卡的作用和存款及理財的意義。

  二是培養孩子長期強制儲蓄的習慣。當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銀行賬戶之後,家長逐步引導孩子定期將節省的零花錢存入銀行,形成長期強制儲蓄的習慣。

  三是引導孩子逐步接觸一些稍有風險的理財方式。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蓬勃發展,也出現了一些相應的理財產品。比如用壓歲錢購買各種“寶寶類”貨幣型基金產品,可以在相對低風險的情況下獲得高於一般儲蓄的收益。

  潘湉湉建議,最常用的理財方式包括基金定投。基金類似於零存整取,有懶人理財之稱,但發揮複利效果,通過長時間的堅持平攤成本、分散風險。記者瞭解到,一些基金的定投門檻僅100元起步。

  此外,黃金保值增值的特性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關注。目前金價處於近十年的相對低點,採訪中多位理財師建議,比如黃金定投業務,工行、建行、招行等多家銀行均在漢開通了黃金定投業務,可選擇每月定投一定數量的黃金,有的銀行定投門檻不到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