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森林火災的措施

  現在由於許多人為的疏忽,很容易造成火災,那麼在這個時候,有掌握火災急救常識的人獲得的逃生機會比沒有的人多的多。那麼,你知道怎麼預防森林火災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怎麼預防森林火災

  控制人為火源

  為了控制人為火源的發生,在林區的防火季節,要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宣傳護林防火基本知識、有關法令和規章制度,使之家喻戶曉;同時要嚴格執行入山管理和控制野外用火。

  建立防火設施

  用於隔離火災蔓延和及時發現火情的各種設施,與各種天然或人工防火屏障,如江河、水塘、陡峭山崖、公路、鐵路和農田等連線成網,一旦發生火災時可將林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減少損失。這類設施包括:①防火線。阻止火災蔓延的設施。主要有:國境防火線,在靠近國境無河流、湖泊、公路的地段開設,寬度50~100米;鐵路防火線,在鐵路兩側開設,寬度30~50米;林緣防火線,在森林與草原交接地帶或在森林邊緣開設,以防草原火、溝塘火等燒入林內,寬度30~50米;林內防火線,為防止森林火災在林內無止境蔓延而開設,寬度一般為20~30米,以不小於主林木高度的1.5倍為宜。兩條防火線之間距離一般為 5~8公里。開設防火線要因地制宜,開設的方法有人工割草法、爆破法、機耕法、火燒法和化學除草法等。②防火溝。將樹根、腐殖質或泥炭等切斷,是阻止地下火蔓延的主要設施。溝面寬約1米,溝底寬約0.3米,深度取決於泥炭層的厚度,一般溝深要比地下水位或土壤礦質層低0.25米。溝壁噴灑化學滅火劑。溝的方向與當地的主風方向垂直。③防火林帶。針葉樹的葉、枝、乾和果實等一般都含有松脂等易燃物質,容易發生樹冠火。在大面積的針葉林內,營造闊葉樹防火林帶,以代替防火線,是防止樹冠火蔓延的一種既省工且有效的設施。林帶一般寬30~50米或更大。樹種應選擇含水分多、不易燃、耐火性強、枝葉茂盛、生長迅速、鬱閉快的當地常綠或落葉的闊葉樹,如黃柏、楊樹、榆樹、木荷、茶樹、油茶、栲樹等。宜適當密植,並營造多層結構林。林帶與防火季節主風方向垂直,並應封閉成網。在山地應設在針葉幼林邊緣或山脊部分。大面積飛播針葉樹種前,要先進行防火林帶的規劃。④瞭望臺。發現林火、觀測火情、確定火位的設施。多建立在視野開闊的制高點上,瞭望半徑15~25公里為宜。組設成網,臺內配備方位盤、地圖、望遠鏡和通訊裝置等。一旦發現火情,根據兩個瞭望臺的觀測,用交叉法在地圖上確定火場位置,迅速作出火情報告。

  航空巡護

  在偏遠、 人煙稀少、 交通不便的林區,應用小型飛機或直升飛機進行巡護***見農業航空***,及時發現火情,增強報警能力,為森林火災撲救提供有關火場位置、面積和火災種類的可靠資訊。飛機巡護前根據飛機型別和林區條件劃分巡護區。一般在每天白天10~14時飛行,巡護森林面積可達100~150萬公頃。飛機高度以1500~1800米為宜,視程可達40~50公里。

  確定火場位置一般有3種方法:①目測法。即利用地面明顯地物標***如道路、河流等***確定火場位置。②交叉法。按出火場地附近兩個明顯地物標,飛機先後分別通過兩個地物標和火場上空,測得兩次航線的交叉點即火場位置。③航線法。飛機從一個地物標以直線飛向火場,根據飛行方向、速度和時間確定火場位置。

  確定火場面積計演算法

  確定火場面積主要有用於火場面積較小的目測法、用於火場面積較大的地形圖勾繪法和計演算法,後者用於火場面積較大而又沒有地形圖可資利用時。

  火災種類有地表火、林冠火和地下火。從 200米高空觀察,地表火火場不規整地延長,煙呈淺灰色,整個火頭可見黃絲狀火焰為高強度,個別火頭有為中強度,見不到火焰為低強度。林冠火火場延伸很長,煙黑色。地下火開始時整個火場冒煙,之後僅四周冒煙而不見火焰。

  森林火災產生原因

  需要條件 發生森林火災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可燃物***包括樹木、草灌等植物***是發生森林火災的物資基礎;

  2、火險天氣是發生火災的重要條件;

  3、火源是發生森林火災的主導因素。

  以上三個條件缺少一個,森林火災便不會發生。大量的事實說明森林火災是可以預防的,可燃物和火源可以進行人為控制,而火險天氣也可進行預測預報來進行防範。 

  森林可燃物 林中所有的有機物質,如喬木、灌木、草類、苔蘚、地衣、枯枝落葉、腐殖質和泥炭等都是可燃物。其中,有焰燃燒可燃物又稱明火,能揮發可燃性氣體產生火焰,佔森林可燃物總量85~90%。其特點是蔓延速度快,燃燒面積大,消耗自身的熱量僅佔全部熱量的2~8%。無焰燃燒可燃物又稱闇火,不能分解足夠可燃性氣體,沒有火焰,如泥炭、朽木等,佔森林可燃物總量的6~10%。其特點是蔓延速度慢,持續時間長,消耗自身的熱量多,如泥炭可消耗其全部熱量的50%,在較溼的情況下仍可繼續燃燒。

  火源 同森林可燃物的燃點溫度各異。乾枯雜草燃點為150~200℃,木材為250~300℃,要達到此溫度需有外來火源。火源按性質可分為:①自然火源。有雷擊火、火山爆發和隕石降落起火等,其中最多的是雷擊火,中國黑龍江大興安嶺、內蒙古呼盟和新疆阿爾泰等地區最常見。②人為火源。絕大多數森林火災都是人為用火不慎而引起,約佔總火源的95%以上。人為火源又可分為生產性火源***如燒墾、燒荒、燒木炭、機車噴漏火、開山崩石、放牧、狩獵和燒防火線等***和非生產性火源***如野外做飯、取暖、用火驅蚊驅獸、吸菸、小孩玩火和壞人放火等***。

  氧氣***助燃物*** 1千克木材要消耗3.2~4.0立方米空氣***純氧0.6~0.8立方米***,因此,森林燃燒必須有足夠的氧氣才能進行。通常情況下空氣中的氧氣約佔21%。當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減少到14~18%時,燃燒就會停止。

  森林火災的種類及分類

  根據森林火災燃燒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災分為三大類:1.地表火2.樹冠火3.地下火

  以受害森林面積大小為標準,森林火災分為以下四類: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積不足1公頃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

  2.一般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公頃以上,不足100公頃的;

  3.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00公頃以上不足1000公頃的;

  4.特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000公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