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知識普及保險相關知識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二合同約定的可能収生的亊敀因其収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保險知識普及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一、保險知識普及——基本知識

  1、什麼是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是勞動者由於年老、患病、生育、傷殘、失業、死亡等原因而暫時中斷勞動、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不能獲得勞動報酬,本人和供養的家屬失去生活收入時,由國家和社會按規定提供物質幫助和社會服務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2、社會保險包括哪些險種: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

  3、社會保險與商業性保險主要有什麼區別:社會保險具有強制的、保障的、福利的、社會性的特性。其作用是實現國家法律所賦予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而得到生活保障的權利。強制的就是按國家規定屬於參加保險範圍的單位,不是單位自行選擇是否參加保險,而是都必須參加保險,是單位為職工應盡的義務。若單位不為職工盡繳納各項社會保險的義務,一方面職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向法院提請訴訟,另一方面勞動保障部門可依據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對單位進行處罰;保障的就是符合享受各類社會保險的人員,國家為其提供基本生活和服務保障;福利的就是社會保險各險種都具有國家提供的福利性質特點;社會性就是社會保險不是針對某一群體、某一階層人員,而是社會所有的勞動者。社會保險由各級政府主管社會保險工作的職能部門即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其所屬的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是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所需的經費都是由財政撥款解決,不能動用一分社會保險基金。商業保險是自願的、賠償性的,它運用經濟賠償手段,使投保的企業和個人在遭到意外損失時,按照經濟合同得到經濟賠償。自願的就是單位可自行選擇是否參加商業保險;賠償性的就是按照保險合同約定給予補償,多投多補償,少投少補償,沒有為符合享受保險的單位或個人提供基本生活和服務保障。商業保險是金融保險企業,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不具有社會保障和服務性質。如商業保險也有養老保險險種,它採取投保人每月或每年繳多少保費,繳多少年,到達符合條件領取時可以拿多少養老金都已作了合同約定,不考慮領取時生活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也不考慮領取後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變化定期調整養老金,也就是投保時合同約定多少養老金永遠是多少,不存在增加。再如,若單位或個人投保的商業保險企業因經營不尚出現倒閉、破產,那麼原投保時合同約定的補償也就成為泡影,也就是說參加商業保險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當然,單位在按規定參加了各項社會保險後,願意為職工辦理其他各類商業性保險是好事,可以作為社會保險的補充。

  二、保險知識普及——養老保險

  1、什麼是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是勞動者在年老退出勞動崗位以後,獲得物質幫助,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2、參加養老保險政策依據:《福建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閩常[2000]28號***。

  3、養老保險參保範圍和物件: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有僱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僱工。城鎮靈活就業人員也可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4、養老保險費繳納標準:企業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18%繳納、職工個人按本人工資總額的8%繳納。城鎮靈活就業人員按每年省裡規定的工資總額20%繳納。

  5、養老保險金領取條件: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即男職工年滿60週歲、女職工年滿50週歲、女職工從事管理崗位年滿55週歲,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15年以上的,可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不滿15年的,可一次性領取。

  6、養老保險金計算辦法: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繳費性養老金***具體按閩政[2006]24號***講解。

  7、單位參加養老保險好處:一是避免因未參加養老保險,導致企業與職工產生勞動合同糾紛,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事務性負擔和經濟損失;二是增強了企業職工凝聚力,激發職工企業主人翁意識。

  三、 保險知識普及——工傷保險

  1、什麼是工傷保險:工傷保險是國家或企業在勞動者因工作而負傷、致殘、死亡時,給勞動者本人及其供養親屬提供物質幫助的一種制度。

  2、參加養老保險政策依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

  3、工傷保險參保範圍和物件: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

  4、工傷保險費繳納標準:根據不同行業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一類行業為職工工資總額的0.5%;二類行業為職工工資總額的1.2%;三類行業為職工工資總額的2%,在實行差別費率基礎上對二、三類企業根據用人基金收支率、工傷事故發生次數及嚴重程度實行浮動費率,每1-3年浮動一次。職工個人不繳納。

  5、工傷認定條件: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6、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專案:參加工傷保險單位職工發生工傷事故,並經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的,下列費用支出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專案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二***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者需要,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三***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四***工傷職工緻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四級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按月傷殘津貼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五***工傷職工緻殘被鑑定為五級至十級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六***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符合上述第一、二項的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單位不按規定參加工傷保險,職工發生工傷事故,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各項待遇由單位自行負擔。

  7、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好處:就是最大限度減輕了單位生產、經營風險。因為職工工傷具有不可預見性,不以單位主觀意志為轉移,參加了工傷保險,單位的風險就轉化為社會共同負擔。以單位職工100人,人均月工資1200元為例,若一類企業年繳納工傷保險費才7200元***1200×12×100×0.5%=7200元***、二類企業年繳納工傷保險費17280元***1200×12×100×1.2%=17280元***、三類企業年繳納工傷保險費28800元***1200×12×100×2%=28800元***,一旦發生一起工傷事故導致職工重傷或死亡的,少說要支付各類工傷待遇幾十萬元甚至更多。也就是說企業參加工傷保險是花小錢保平安,減少了生產、經營風險。


保險知識普及“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