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的基礎知識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大家閱讀!

  [債券]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是社會各類經濟主體如政府,企業等為籌措資金而向債券購買者出具的、承諾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併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賃證,它是一種重要的信用工具。其基本要素有票面價值、價格、償還期限和利率。

  票面價值,債券的票面價值包括兩點,其一是幣種,即以何種貨幣作為債券價值的計量標準,若在境內發行,其幣種自然就是本國貨幣,若到國際市場上籌資,則一般以債券發行地國家的貨幣或國際通用貨幣如美元,英鎊等幣種為其計量標準;其二是票額的數量,它根據發行時的具體情況而定。票面金額的不同,對於債券的發行成本、發行數額和持有者的分佈都有影響。票面額較小,就方便收入低的小額投資者購買,市場就廣闊一些、但票券印刷及發行工作量大,有可能增加發行費用;票面金額過大,就會超過小額投資者的能力範圍,銷售面就窄,購買者就僅只能侷限於少數大投資者,一旦這些投資者積極性不高不予認購,就可能導致發行失敗。另外票面價值對於發行者來說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因為發行者是以它來計算所支付的利息和償還本金的,它直接決定發行者籌資成本的高低。

  債券的價格,債券的價格是債券在交易中買賣雙方以貨幣的形式對其價值達成的共識,它取決於債券的利率及兌付時間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其價格是處於經常性的變化之中。即使在發行時,債券的價格都不一定和其面值相等,它要視金融市場其他投資品種的收益和供求情況而定,它有時可高出票面價格溢價發行,而有時又需低於票面價格折價發行。而當進入二級流通市場之後,債券的市場價格就要隨行就市了。

  償還期限:債券的償還期限是從債券發行日起至償清本息之日的時間間隔。債券的償還期限各有不同,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償還期限在1年以內的,為短期;二是償還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內的,為中期;三是期限在10年以上的,為長期,債券的償還期限主要由債券的發行者根據所需資金的使用情況來確定。

  債券的利率:債券的利率是債券每年應付利息與債券票面價值的比率。一種債券利率為10%,即表示每認購100元債券,每年便可得到10%的利息。債券的利率主要受銀行利率、發行者的資信情況、償還期限、利息計算方式和資本市場資金的供求情況的影響。

  [債券的性質和特徵]

  債券是債務人為籌集資金而向債權人承諾按期交付利息和償還本金的有價證券。它只是一種虛擬資本,其本質是一種債權債務證書。它有以下四個基本特徵:

  償還性:在歷史上只有無期公債或永久性公債不規定到期時間,這種公債的持有者不能要求清償,只能按期取得利息。而其他的一切債券都對債券的償還期限有嚴格的規定,且債務人必須如期向持有人支付利息。

  流動性:是指債券能迅速和方便地變現為貨幣的能力。目前,幾乎所有的證券營業部或銀行部門都開設有債券買賣業務,且收取的各種費用都相應較低。如果債券的發行者即債務人資信程度較高,則債券的流動性就比較強。

  安全性:是指債券在市場上能抵禦價格下降的效能,一般是指其不跌破發行價的能力。債券在發行時都承諾到期償還本息,所以其安全性一般都較高。有些債券雖然流動性不高,但其安全性較好,因為它們經過較長的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收取現金或不受損失地出售。雖然如此,債券也有可能遭受不履行債務的風險及市場的風險。前一種風險是指債券的發行人不能充分和按時支付利息或償付本金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決定於發行者的資信程度。一般來說,政府的資信程度最高,其次為金融公司和企業。市場風險是指債券的市場價格隨資本市場的利率上漲而下跌,因為債券的價格是與市場利率呈反方向變動的。當利率下跌時,債券的市場價格便上漲;而當利率上升時,債券的市場價格就下跌。而債券距離到期日越遠,其價格受利率變動的影響越大。

  收益性,債券的收益性是指獲取債券利息的能力。因債券的風險比銀行存款要大,所以債券的利率也比銀行高,如果債券到期能按時償付,購買債券就可以獲得固定的、一般是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利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