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債券的含義是什麼

  通俗地講,外國債券是指發行者所在國與發行市場所在國具有不同的國籍並以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而其具體的含義又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外國債券的含義是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外國債券的含義

  外國借款人***政府、私人公司或國際金融機構***在某個國家的債券市場上發行的以這一國家貨幣為面值貨幣的債券。

  這種債券只在一國市場上發行並受該國證券法規制約。例如,揚基債券是非美國主體在美國市場上發行的債券,武士債券是非日本主體在日本市場上發行的債券,同樣,還有英國的猛犬債券、西班牙的鬥牛士債券、荷蘭的倫勃朗債券,都是非本國主體在該國發行的債券。在人民幣逐步實現資本專案下的可自由兌換以及人民幣的國際化基礎上,我國也可以考慮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外國債券,以進一步向外國籌資者開放國內債券市場。外國債券可以選擇在我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最終使得我國交易所債券市場走向國際化。

  通俗地講,外國債券是指發行者所在國與發行市場所在國具有不同的國籍並以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對發行人來說,發行外國債券的關鍵就是籌資的成本問題,而對購買者來講,它就涉及到發行者的資信程度、償還期限和方式、付息方式以及和投資收益率相關的如票面利率、發行價格等問題。對於發行方式,現在有兩種,其一是公募,另一種就是私募。公募指向社會上不特別指定的廣大投資者進行募集資金。而私募是發行債券者經過承購公司只向特定的投資者進行募集。

  公募與私募在歐洲市場上區分並不明顯,可是在美國與日本的債券市場上,這種區分是很嚴格的,並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本發行公募債券時,必須向有關部門提交《有價證券申報書》,並且在新債券發行後的每個會計年度還要向日本政府提交一份反映債券發行國有關情況的報告書。在美國,在發行公募債券時必須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登記申報書》,其目的是向社會上廣泛的投資者提供有關債券的情況及其發行者的資料,以便於投資者監督和審評,從而更好地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私募債券的發行相對公募而言有一定的限制條件,私募的物件是有限數量的專業投資機構,如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各種基金會等。一般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證券監管機構對私募的物件在數量上並不作明確的規定,但在日本則規定為不超過50家。這些專業投資的投資機構一般都擁有經驗豐富的專家,對債券及其發行者具有充分調查研究的能力,加上發行人與投資者相互都比較熟悉,所以沒有公開展示的要求,即私募發行不採取公開制度。購買私募債券的目的一般不是為了轉手倒買,只是作為金融資產而保留。日本對私募債券的轉賣有一定的規定,即在發行後兩年之內不能轉讓,即使轉讓,也僅限於轉讓給同行業的投資者。

  在美國和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都有特定的俗稱,如美國的外國債券叫做“楊基債券”,日本的外國債券稱為“武士債券”。由於從1963年到1974年美國為抑制資金的外流實施了利息平衡稅,且在美國發行外國債券要受美國政府的嚴格限制,所以“楊基債券”的發行量一直都不高。1974年後雖有外國機構重新進入美國市場發行外國債券,都由於歐洲債券的競爭力更強,所以楊基債券的發行量並未有太大的增長。相對來說,由於日本存在著鉅額的外匯順差,對外國債券發行的限制就要寬鬆一些,特別是在1984年放鬆了有關的限制條件以後,次年在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量就高達1兆多億日元,但在日本發行外國債券的多為國際金融組織或在歐洲債券市場上信譽不佳的發展中國家。但不論那一國發行外國債券,都需通過債券評級機構的資信評價。

  外國債券的發行方式

  發行方式分兩種:

  ①公募發行,指新發行的債券由包銷集團認購後再向不特別指定的投資者進行分銷。公募債券被認購以後,可以上市自由買賣。

  ②私募發行,指債券僅僅向與發行人有特定關係且數量有限的投資者出售。私募債券一般不能上市,不超過一定時間不能轉讓他人。

  外國債券的發行條件

  發行外國債券要得到市場所在國的同意,並受該國金融法令的管理。發行條件主要有:

  ①發行額。主要根據發行人的資金需求確定,但亦要考慮當時的市場情況、債券的吸引力以及發行人的資格、信用、知名度和債券的種類。

  ②償還期限。主要根據發行人對資金需求期限長短確定,同時參考對未來市場利率的預測、流通市場的發達程度、投資人的心理狀況、消費傾向以及市場上其他債券的期限。

  ③票面利率。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債券發行人的籌資成本。一般來說,債券票面利率水平是由債券發行人根據債券本身的性質和自己對市場條件的分析決定的。債券的信用級別也是影響票面利率的重要因素。

  ④付息方式。一般分為一次性付息和分期付息兩類。

  一次性付息有三種形式

  a.以單利計息,到期還本時一次付清所有應付的利息;

  b.以複利計息,將票面折算成現值發行,到期時票面額即等於本息之和,故按票面額還本付息;

  c.以貼現方式計息,投資人按票面額和應收利息之差價購買債券,到期按票面額收回本息。

  分期付息一般採取按年付息、半年付息和按季付息三種方式。

  ⑤發行價格。指債券從發行人手中轉移到初始投資者手中的價格。由於債券的票面利率和實際收益率並不一定完全相等,所以,債券發行價格的確定除考慮債券期限外,還須考慮債券的票面利率水平和發行時的市場收益率水平。息票債券發行價格的計算公式為:

  ⑥償還方式。主要有期滿償還和期中償還兩種。

  ⑦信用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