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同階段的家庭理財觀念是什麼

  對於之前沒有經歷過投資的人士來說,想投資,可該如何入門?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一階段、處於家庭形成階段

  處於家庭形成階段一般是結婚開始,然後到生子這個階段,年齡約25歲至35歲之間。在這個階段,一般人都處於事業的高速成長期,收入較高,且增長迅速。另外,由於家庭只有兩個人,因此在支出方面體現出了“喜愛浪漫”、“花銷”的一面。這是好的一面。另外,家庭還有很多為未來事業“打基礎”性的支出,比如一些教育方面的投資、人情交往方面的投資,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費用。部分人還涉及到每月償還房貸等,因此,這個階段,儘管收入不錯,但也有“月光族”出現。因此,這個階段的理財投資的特點即是,在打基礎的支出之外,節省下一部分,避免不必要的開支,並進行強制的儲蓄,爭取階段性的存下一些錢用來投資。而投資的標的可以是一些“風險性”的投資領域,比如股票、股權投資等。使用風險這個槓桿原理,撬動可能的大財富。這麼做的原因是,這個階段也是人和家庭的最年輕和富有能力的時期,往往是風險承受能力最強的階段,後顧之憂較少。因此用“風險”來換取“收益”,還是值得的。

  第二階段、處於家庭成長階段

  這個階段的開始代表性的事件便是有了孩子,其終點是子女能獨立自主生活。這個階段的年齡在30歲至55歲之間。這個階段,事業也有了一定的積累,收入較為穩定。與此同時,家庭的開支也有更多元話的發展趨勢。如孩子的各種教育費用,生活的各種相應的享受等,都有了提升。而習慣了好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的重複下降是難以接受的,而一旦下降便會影響人生的體驗。因此,這個階段,理財和投資的哲學主要是穩健經營為主。

  第三階段、處於家庭成熟階段

  這個階段,一般子女均已獨立,並且有了自己的工作,而你則可能開始要面臨準備退休生活。這個年齡段一般是在50歲至65歲之間。這個階段,也有一定的分化趨勢。一部分人,在家庭成長期期間繼續不斷的積累了可觀的財富,此時面臨財富、事業如何有效的傳承問題;另外一部分人,財富最終積累得不多,且因贍養子女也花費不少,因此經濟能力就變得比較拮据。對於前者,投資理財可能看中的是為下一代考慮的問題。而後者,可能則是投資理財安不安全、保險不保險的問題。後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的質量是首要問題。因此後者這部分人群宜進行保守型的投資。像高信用等級的國債、以及一些貨幣型、非股票型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是可以考慮的。適當的時候,有必要把此前“年輕”階段持有的高風險的股票資產等變現為實質“到手”的資產的方式較好。以免難以預料的“經濟動盪”使財富發生較大的“變數”。

  總的來說,不同的家庭、年齡時期我們所該做的投資選擇是不同的。因此,好的投資理財只有結合所處的家庭週期和階段,在配以不同的理財方式才能做到,也才能更理性的、最大化的實現說追求的財富目標。

  第四階段:為人父母

  從孩子出生到參加工作以前,一般為20~25年。這一階段是購買保險的重點時期,孩子上學、老人贍養都需要花錢,家庭支柱需要有健康保障,還要避免家庭支柱發生意外後,生活失去必要的保障。圍繞的中心還應該是家庭支柱,最先應考慮他***她***的保險保障。應買一定的意外險和重疾險,同時再配以住院醫療險和津貼給付型醫療保險,這樣即使家庭支柱有“閃失”,經濟上也能得到必要的保障。考慮到孩子以後上學費用還會增加,對孩子的教育保障也不可缺,購買教育險是很有必要的。至於老人贍養保障,可考慮購買儲蓄型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