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花的花語和象徵意義

  春天是金雀花的開花季節,成簇金黃色的花朵擠滿枝頭,熱情奔放,遠遠望去,只見金黃一片,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它的外觀精緻小巧,細小的複葉泛著獨特的銀綠色光澤,在園林中深受大眾的喜歡,而其花具有獨特的象徵寓意。那麼,在花語大全中,金雀花的花語是什麼?

  金雀花的花語和象徵:優雅整潔

  金雀花***拉丁文名:Parochetus communis***又名:紫雀花,為豆科、紫雀花屬匍匐草本,高10-20釐米,被稀疏柔毛。根莖絲狀,節上生根,有根瘤。瓣端稍尖,旁分兩瓣,勢如飛雀,色金黃,故名“金雀花”。


金雀花

  金雀花根莖絲狀,節上生根,有根瘤。掌狀三出複葉;托葉闊披針狀卵形,長4-5毫米,膜質,無毛,全緣;葉柄細柔,長達8-15釐米,微被細柔毛;小葉倒心形,長8-20毫米,寬10-20毫米,基部狹楔形,邊全緣,或有時呈波狀淺圓齒,上面無毛,下面被貼伏柔毛,側脈4-5對,達葉緣處分叉並環結,細脈網狀,不明顯,兩面均平坦;小葉柄甚短,長約1毫米。傘狀花序生於葉腋,具花1-3朵;總花梗與葉柄等長;苞片2-4枚;花長約2釐米;花梗長5-10毫米,被柔毛;萼鐘形,長6-9毫米。

  密被褐色細毛,萼齒三角形,與萼筒等長或稍短;花冠淡藍色至藍紫色,偶為白色和淡紅色,旗瓣闊倒卵形,先端凹陷,基部狹至瓣柄,無毛,脈紋明顯,翼瓣長圓狀鐮形,先端鈍,基部有耳,稍短於旗瓣.龍骨瓣比翼瓣稍短。三角狀闊鐮形,先端成直角彎曲,並具急尖,基部具長瓣柄;子房線狀披針形,無毛,胚珠多數,上部漸狹至花柱,花柱向上彎曲,稍短於子房。莢果線形,無毛,長20-25毫米,寬3-4毫米,先端斜截尖,有種子8-12粒。種子腎形,棕色,有時具斑紋,長2毫米,厚約1毫米,種臍小,圓形,側生。花果期4-11月。

  生於林緣草地、山坡、路旁荒地,海拔2000-3000米。喜光,常生於山坡向陽處。根系發達,具根瘤,抗旱耐瘠,能在山石縫隙處生長。忌溼澇。萌芽力、萌孽力均強,能自然播種繁殖。在深厚肥沃溼潤的砂質壤土中生長更佳。

  金雀花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用播種或分株繁殖。當莢果顏色發褐時,及時採收置籮筐中曝晒收種,秋播或春播均可。春播種子宜先用30℃ 溫水浸種2~3日後,待種子露芽時播下,出苗快而整齊。分株通常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在母株周圍挖取帶根的萌條栽在園地,但需注意不可過多損傷根皮,以利成活,也可盆栽。

  金雀的繁殖常用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方法。宜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瘠薄,但畏水溼和過於廕庇環境。其萌發力很強,生長迅速,在生長季節要經常摘心,這樣不僅能使葉片細小,而且還能多孕蕾、多開花。隨時剪除過長、過亂等影響盆景美觀的枝條。每年春季萌動前對植株重剪一次,剪去弱枝、徒長枝、枯枝以及其他影響造型的枝條。

  金雀不怕晒,即便盛夏也不必遮陰。但水大會漚根,施肥過多會使葉片過大,影響觀賞,所以養護中一般不必另外施肥,但可在花蕾形成時向葉片噴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以延長花期。冬季放在室內冷涼處或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每3年左右的春季萌動前翻盆一次,盆土宜用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種植管理

  取材與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 可用扦插、分株、壓條、播種等法繁殖,一般以扦插為主。在2-3月可用上一年生的硬枝,或於梅雨季節用當年生半熟嫩枝扦插,插條截成8-12釐米,插深1B2,插後搭棚遮蔭,適量澆水。生根後,拆去蔭棚,充分接受光照,健壯生長,成活率較高。分株繁殖於春季2-3月進行。播種繁殖於3-4月進行,播前用溫水***40℃***浸種催芽,發芽率高。供盆景用者,亦可到山野採掘多年老樁,製作造型,收效較快。選其呈老態而具獨幹者為佳。

  上盆過程

  選盆:金雀宜用較深的紫砂陶盆,形狀以圓形、正方為多。根據造型的需要,有時也採用千筒盆,色彩不宜太深。用土:宜用中性或微酸的壤土或輕粘土,不宜用鹼性土。盆栽用普通培養土或田園土即可。栽種:以早春休眠期栽種為好。金雀的根系極為發達,栽時可適當將根部提起,露出土面,以顯出蒼老之態。

  整姿

  技術加工:金雀的造型加工與迎春相似。一般在休眠期將2-3年生苗木挖起,不須帶泥球,但要注意儘量不損傷根系,然後將長根進行整理編排,可以互相纏繞,也可用棕絲適當攀扎,呈現盤根錯節之狀。金雀的根長而軟,加工得法,頗具雅趣。對於主要枝幹可作適當彎曲造型,但要注意各個面的效果,不要僅在同一平面上有彎曲。對於小枝則以修剪為主,不要剪得一樣長短,以顯得參差有致。

  樹形:金雀盆景的造型,以獨幹虯枝、姿態古雅者為佳,也可製作成枝葉披紛下垂之勢。或提根露爪,顯其老態;或剪扎枝葉,呈朵雲狀,以達到形美花豔之效果。

  養護管理

  【放置場所】:金雀喜光耐旱,宜放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冬季比較耐寒,黃河以南可在室外越冬,最好連盆埋於土中。

  【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特別是在開花期要注意保持盆土的溼潤,可延長其花期。

  【施肥】:冬季休眠期可施一次基肥,春季開花前施一次水肥,可延長花期。開花後,再施一次追肥,促進枝葉生長。平時適量施以稀薄肥水即可。

  【修剪】:冬季落葉後,可剪去各種影響樹形的枝條。春季開花後,則剪短開過花的枝條,以促生新的花枝。生長旺盛期,可隨時進行徒長枝的修剪,並適當摘心,以保持樹形的美觀。

  【翻盆】:每隔2-3年翻一次盆,時期以早春為宜。翻盆時可去掉1B2左右的舊土,並將過長的根適當剪短。還可結合翻盆進行提根造型。

  觀賞

  金雀以觀花為主,5-6月開花期為最佳觀賞時期。平時亦可觀賞各種造型的樹姿。該樹盛開的花朵,如展翅欲飛的金雀,滿樹金英,微風吹拂,搖搖欲墜,甚為悅目。

  病蟲防治

  金雀花生長在無汙染的山區、半山區,病蟲害極少,無需施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