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擇指數型基金

  怎樣選擇指數型基金呢?這是很多人的問題,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選擇指數型基金的方法一、弄清指數編制方法,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

  比一般股票型基金更復雜的是,選擇指數型基金一定要搞清楚不同基金所投資的指數的編制方法。關於指數的編制方法可以參考我的拙著《開放式基金投資教戰守冊》。然後你要知曉自己的投資偏好。比如,比較激進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標的為中小板指數的基金;大盤成長型偏好者可以選擇以滬深300為標的的指數基金;希望規避行業週期風險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標的為MSCI中國A股的基金……

  選擇指數型基金的方法二、考慮流動性需求,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

  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需要有更好流動性的投資者可以選擇ETF或者在股票市場買賣LOF基金。

  選擇指數型基金的方法三、考慮套利需求,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

  如,一般的投資者可以尋找LOF基金場內外的差價以套利;而資金實力雄厚、又有足夠的時間的投資者則可以等待ETF基金套利機會的出現。

  選擇指數型基金的方法四、觀察不同漲跌週期,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

  現實中,不同指數也許有輪番漲跌的可能。比如,在某一個時期,可能深100指數好於上證50指數,而在另一段時間可能剛好相反。如果這種可能真的存在,那麼,在不同時期你可以買入不同表現的指數基金。比如,你應該買入漲幅落後的指數基金或者跌幅更大的指數基金而不是去追漲殺跌。

  選擇指數型基金的方法五、考慮基金的穩定性,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

  以我個人的觀點,如果存在追蹤同類指數的基金,那麼,我不選擇“增強型指數基金”;同時,在不同交易方式的指數基金中我更偏愛ETF基金。

  常見的指數有四個。

  滬深300:這是個跨市場指數,是從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選取了300只規模大、流動性好的300只股票作為樣本;覆蓋了滬深市場60%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場代表性。

  中證500:扣除滬深300指數樣本、按日均總市值高低排名選取前500名股票作為樣本,綜合反映滬深證券市場內小市值公司的整體狀況;是第一隻綜合體現滬深兩市小市值企業的指數。

  上證50: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組成樣本股,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龍頭企業的整體狀況;是優質藍籌股的突出代表,不是期望分享高成長收益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中證100:從滬深300指數樣本股中挑選規模最大的100只股票組成樣本股,以綜合反映滬深證券市場中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大市值公司的整體狀況。

  指數基金的配置意義是用來獲取市場的平均收益,並不是買的越多越好。而且,當你買的指數是同漲同跌的時候,分散風險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了。購買指數基金建議如下:

  ***1***如果你只想買或只能買一隻指數基金,建議滬深300和中證500二選一。由於二者代表的含義不同,所以不存在孰優孰劣。

  ***2***如果你想買兩隻指數基金,建議滬深300和中證500搭配進行。

  ***3***如果你想投資三隻及以上的指數基金,且有一定的行業判斷能力的話,可在第2條建議的基礎上,將多餘的資金用來配置追蹤特定行業的指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