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的概念

  指數型基金就是它跟蹤的指數中有哪些股票,它就主要買哪些股票。股票倉位一般在75-95%,屬於倉位較高的股票型基金,是股票型基金中的一種特殊基金。指數型基金的股票倉位要高於其他股票型基金,在股市上漲時,淨值上漲迅速;在股市下跌時,淨值下降也很快。

  特點如下: 首先,它的業績透明度比較高。投資人在外面看到指數型基金跟蹤的目標基準指數***比如上證180指數***漲了,就會知道自己投資的指數型基金,今天淨值大約能升多少;如果今天基準指數下跌了,不必去查淨值,也能知道自己的投資大約損失了多少。所以很多機構投資人和一些看得清大勢、看不準個股的個人投資者比較喜歡投資指數型基金,因為指數型基金能夠發揮這類投資者對市場大勢判斷準確的優點,不必再有"賺了指數不賺錢"的苦惱。

  其次,它的資產組合的流動性比一般集中持股的基金更好。以目前正在發行的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基金為例,它不僅規定基金經理主要按照上證180指數成分股的權重與構成配置資產,而且規定投資於上證180成分股的數量不得少於120只。也就是說,即使是在極端的情況下,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基金投資的股票也不會少於120只。由於持股分散,未來基金拋售股票時對股票的價格影響就小,甚至基本沒有影響。這樣基金資產淨值的真實性就會更高。

  其三,投資指數型基金的成本一般較低。由於指數型基金一般採取買入並持有的投資策略,其股票交易的手續費支出會更少;同時基金管理人對於指數型基金所收取的管理費也會更低。像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基金的管理費,僅相當於市場上主動型投資的股票基金管理費的2/3;其託管人收取的費用和銷售手續費也明顯降低。可能許多投資人對這點看似很小的差別不太在意,但如果是長期投資,指數型基金的成本優勢會令投資人收益不菲。

  發展狀況

        美國是指數型基金最發達的西方國家。先鋒集團率先於1976年在美國創造第一隻指數型基金--先鋒500指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的產生,美國證券市場上已經有超過400種指數型基金,而且每年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長,最新也是最令人激動的指數型基金產品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如今在美國,指數型基金型別不僅包括廣泛的美國權益指數型基金、美國行業指數型基金、全球和國際指數型基金、債券指數型基金,還包括成長型、槓桿型和反向指數型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則是最新開發出的一種指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在中國證券市場上的迅猛發展得益於該基金特有的上述優勢。國內第一隻指數型基金--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的面市,2003年初,又一隻緊密跟蹤上證180指數走勢的基金--天同上證180指數型基金也上市發行。然而指數型基金在中國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為了規避系統風險及個股投資風險,中國的優化指數型基金採取了與國外指數型基金不完全相同的操作原則。指數型基金仍然成為眾多投資者喜愛的金融工具。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基金業的蓬勃發展,相信指數型基金在中國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