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神策軍碑書法作品圖片

  《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唐武宗會昌三年立於皇宮禁地,是柳公權書寫的一部作品。那麼,關於,你欣賞過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欣賞


  1


  2


  3


  4


  5


  6


  7


  8

  神策軍碑的書法藝術

  清人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說:“筆墨、筆性,皆以性為本。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明末清初的傅山也說:“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霜紅龕集》***而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可謂是古代書家中“書如其人”的代表。

  柳公權,字誠懸,唐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人,生於唐代宗 李豫 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卒於唐懿宗李淮鹹通六年***公元865年***。他幼而好學,並能持之以恆,12歲即可吟詩作賦,被譽為“神童”,29歲中進士。他一生精經術、曉音律,尤善書法,官曆***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開國公。在朝期間,長期任右拾遺、翰林侍書學士,是—位職業的宮廷書法家。柳公權書法初學二王,後取唐初名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之長,打下了楷書的深厚基礎;繼而又法顏真卿,對其筆法加以變化運用,終於自成一家。引日唐書·柳公權傳》雲:“公權初學二王,遍閱近代筆法,體勢勁媚,自成—家。”他的書法以精練勁健、端莊秀美、神完氣爽著稱於世,人譽之“柳骨”。

  柳字的“骨”從何而來?當然離不開柳公權的勤奮好學、善於思索,但更離不開他的為人正直、有膽有識和敢於諫言。一次,唐穆宗問他筆法,他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也。”聞聽此言,“上改容,知其筆諫也”***引日唐書·柳公權傳》***。其時,唐穆宗對政事正值荒疏之際。唐文宗繼位後,拜他為中書舍人、翰林書詔學士等職,並且時常誇讚他的詩文好,說曹植七步成詩,柳愛卿只消三步即可,但他依然寵辱不驚。一次文宗和眾學士談起漢文帝劉恆恭儉之事,便拉起自己的衣襟說自己的棚匠已經拆洗過三次了。學士們皆恭維皇上之節儉,獨公權不語。上問其故,公權乃說:“君主當親賢臣,遠小人,聽諍諫之言,賞罰分明,此乃大事;而穿著拆洗過的棚艮,終為小節。”文宗聽後,以為“卿言有諍臣風采”。如此,柳公權因皇帝的寵愛而聲名大振,公卿大臣家中亡親,墓誌皆請其書寫,否則視為不孝。外夷人唐貢奉,嘗以重金求其書,故其家頗富。但他“志耽書學,不能治生”***引日唐書·柳公權傳》***,其財物多被其管家所吞沒。他知道後,卻開玩笑地說:“銀盃長了翅膀,成仙飛走啦!”而後就不再追究了。相反,他對書和筆硯卻視如真寶,愛之有餘。

  由上可見,柳公權如果沒有這樣正直的人品,是很難有如此之書品的。其傳世作品中,除《神策軍碑》外,《玄祕塔碑》清朗俊秀,《司徒劉沔碑》呈剛強之態,《尚書左僕射高元裕碑》則具莊重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