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隸書作品圖片

  隸書,在書體發展史上是一大關捩。通過隸書的發生、發展,我們可以看出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起源於實用,它在實用中提升,而又有賴於藝術而長存。 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民間隸書的創作淵源:

  隸書發展史已經證明,離開民間現實生活和民間書法的置入,書法發展將無從談起。因此,很有必要涉及民間書法的當代問題。從目前的書法史著述來看,無論古代的窮鄉兒女造像、殘帛爛紙、殘磚爛瓦等都可以寫進書法史,成為民間書法,表現出當代書法史家對民間書法的重視和包容心態。但要說的是:既然古代的窮鄉兒女造像、殘帛爛紙、殘磚爛瓦等都可以寫進書法史,成為民間書法,農村半文盲的隨意性書寫不能屬於民間書法呢。這並非無稽之談,而是一個嚴肅的學術話題,它關乎書法的未來發展命運。從理論上來講,當代民間的隨意性書寫和古代窮鄉兒女造像、殘帛爛紙等民間書法一樣,同樣蘊涵著書法藝術的審美特質,同樣應該屬於民間書法。此外,從隸書本體的邏輯發展來看,當下民間的隨意性書寫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隸書。因為隸書本體說,隸書有著書寫的隨意性、合理性傾向,書寫的運動態勢符合人的生理運動軌跡。一個人在沒有接受傳統規範標本的描摹鍛鍊時,他的書寫是隨意的,是符合人的生理運動軌跡的,這些看似不經意的隨意揮灑,實際上卻是主體真情的自然流露,展示的是質樸純真的美學特質。而這,才是接近生命本真的藝術樣式,才是產生藝術的原始審美形態,才是完成書法發展和現代化轉換的取法源泉。

  中國書法要想走出徘徊不前的宿命結局,在書法發展的持續過程中有著持續的突破,必須把取法眼光轉向當代民間。因為當代民間書法不但蘊涵著代表時代民間審美旨趣的風格特徵,同時因其反映著當下民間社會的現實生活,存在於當下民間現實生活的土壤裡,蘊涵著無窮的藝術源泉。而這裡的當代民間書法,既不是隨處可見的招牌美術字,因為美術字不屬於書法範疇;也不是民間書法家的臨摹古代之作,因為臨摹不具備書寫的時代性。它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當代民間自由書寫的隸書。當代民間書法和古代民間書法相比,不但取法資源極其富性,而且具有審美的時代性。不僅隨處可見的“此處禁止倒垃圾”、“高價收廢品”等隨意性書寫,就連自己兒子的潦草作業,都可能蘊涵著書法的原始審美元素。當代民間隸書和古代民間隸書一樣,不僅是當代隸書書法創新的取法資源,它還應該是當代其它書體形式創新的取法素材。其它任何書體形式的創新都可能在當今豐富多彩的民間隸書中找到創作靈感。只有關注當代民間書寫,投入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去,尋找創作靈感,才能完成區別於古代的、真正意義上的書法創新。因此,不得不這樣說:書法要關注當代民間隸書,為創作經典書法補充源泉。

  也只有這樣,才能走出“以古為新”的認識窠臼,進而以更加包容的姿態關照當代民間書法。挖掘出當代民間隨意性書寫存在的時代審美元素。建立當代和古代雙重取法的時代審美座標,多元汲取並注入到書法創作中去,從而完成區別於傳統的、“以時為新”的書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