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師書法字型

  弘一大師的一生是追求完美人格的一生。他的先器識而後文藝的觀點,既是他的書學思想,也是他的人生觀,大師畢生實踐著這一觀點。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

  1

  2

  3

  4

  5

  弘一大師講“寫字”

  我到閩南這邊來,已經有十年之久了。

  前幾年冬天的時候,我也常常到南普陀寺來,看到大殿、觀音殿及兩廊旁邊的欄杆上,排列了很多很多的花,尤其正在過年的時候,更是多得很,多得很。其中有一種名叫“一品紅”的***按閩南人稱為聖誕花,其頂端之葉均作紅色。學名為EuphorbiaPulcherrima***,顏色非常的鮮明,非常的好看,可以說是南國特有的一種風味,特有的色彩。每當殘冬過去、春天快到來的時候,把它擺出來,好像是迎春的樣子,而氣象確也為之一新。我於去年冬天到這裡來,心中本來預料著,以為可以看到許多的“一品紅”了。豈知一到的時候,空空洞洞,所看到的,盡是其他的花草,因而感到很傷心。為什麼?以前那麼多的“一品紅”,現在到哪裡去了呢?找來找去,找了很久,只在那新功德樓的地方,發現了三棵,都是憔悴不堪,顏色不大鮮明很怨慘的樣子。也沒有什麼人要去賞玩了。於是使我聯想到佛教養正院:過去的時候,也曾經有很光榮的歷史,像那些“一品紅”一樣,欣欣向榮,有無限的生機;可是現在,則有些衰敗的氣象了。

  養正院開辦已經三年了,這期間,自然有很多可紀念的事蹟,可是觀察其未來,則很替它悲觀,前途很不堪設想。我現在在南普陀這裡,還可以看到養正院的招牌,下一次再來的時候,恐怕看不到了。這一次,也許可以說是我“最後的演講”。

  一、這一次所要講的,是這裡幾位學生的意思——要我來講“關於寫字的方法”。我想寫字這一回事,是在家人的事,出家人講究寫字有什麼意思呢?所以,這一講講寫字的方法,我覺得很不對。因為出家人假如只會寫字,其他的學問一點不知道,尤其不懂得佛法,那可以說是佛門的敗類。須知出家人不懂得佛法,只會寫字,那是可恥的。出家人唯一的本分,就是要懂得佛法,要研究佛法。不過,出家人並不是絕對不可以講究寫字的,但不可用全副精神,去應付寫字就對了;出家人固應對於佛法全力研究,而於有空的時候,寫寫字也未嘗不可。寫字如果寫到了有個樣子,能寫對子、中堂來送與人,以作弘法的一種工具,也不是無益的。

  倘然只能寫得幾個好字,若不專心學佛法,雖然人家讚美他字寫得怎樣的好,那不過是“人以字傳”而已。我覺得:出家人字雖然寫得不好,若是很有道德,那麼他的字是很珍貴的,結果都是能夠“字以人傳”;如果對於佛法沒有研究,而是沒有道德,縱能寫得很好的字,這種人在佛教中是無足輕重的了,他的人本來是不足傳的。即能“人以字傳”——這是一樁可恥的事,就是在家人也是很可恥的。今天雖然名為講寫字的方法,其實我的本意是要勸諸位來學佛法的。因為大家有了行持,能夠研究佛法,才可利用閒暇時間,來談談寫字的法子。關於寫字的源流、派別,以及筆法、章法、用墨……古人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而且有很多的書可以參考,我不必多講。現在只就我個人關於寫字的心得及經驗,隨便來說一說。諸位寫字的成績很不錯。但是每天每個人只限定寫一張,而且只有一個樣子,這是不對的。每天練習寫字的時候,應該將篆書、大楷、中楷、小楷四個樣子,都要多多地寫與練習。如果沒有時間,關於中楷可以略掉;至於其他的字樣,是缺一不可的,且要多多的練習才對。我有一點意見,要貢獻給諸位,下面所說的幾種方法,我認為是很重要的。

  二、我對於發心學字的人,總是勸他們: 先由篆字學起。為什麼呢?有幾種理由:

  ***一***可以順便研究《說文》,對於文字學,便可以有一點常識了。因為一個字一個字都有它的來源,並不是憑空虛構的,關於一筆一劃,都不能隨隨便便亂寫的。若不學篆書,不研究《說文》,對於字學及文字的起源就不能明白——簡直可以說是不認得字啊!所以寫字若由篆書入手,不但寫字會進步,而且也很有興味的。

  ***二*** 能寫篆字以後,再學楷書,寫字時一筆一劃,也就不會寫錯的了。我以前看到養正院幾位學生所抄寫的稿子,寫錯的字很多很多。要曉得:寫錯了字,是很可恥的——這正如學英文的人一樣,不能把字母拼錯一個。若拼錯了字,人家怎麼認識呢?寫錯了我們自己的漢文字,更是不可以的。我們若先學會了篆書,再寫楷字時,那就可以免掉很多錯誤。此外,寫篆字也可以為寫隸書、楷書、行書的基礎。學會了篆字之後,對於寫隸書、楷書、行書就都很容易——因為篆書是各種寫字的根本。

  若要寫篆字的話,可先參看《說文》這一類的書。有一部清人吳大吳大:清代文字學家,江蘇吳縣人,精於古文字學,著有《說文部首》、《字說》、《說文古籀補》等文字學著作多部,在字學上頗具創見。的《說文部首》,那不可缺少的。因為這部書很好,便於初學,如果要學寫字的話,先研究這一部書最好。

  既然要發心學寫字的話,除了寫篆字而外,還有大楷、中楷、小楷,這幾樣都應當寫。我以前小孩子的時候,都通通寫過的。至於要學一尺二尺的字,有一個很簡便的方法:那就可用大磚來寫,平常把四塊大磚拼合起來,做成桌子的樣子,而且用架子架起來,也可當桌子用;要學寫大字,卻很方便,而且一物可供兩用了。

  大筆怎樣得到呢?可用麻紮起來做大筆,要寫時,就可以任意揮毫。大磚在南方也許不多,這裡倒有一個方面可以替代:就是用水門汀拼起來成為桌子。而用麻來寫字,都是一樣的。這樣一來,既可練習寫字,而紙及筆,也就經濟得多了。篆書、隸書乃至行書都要寫,樣樣都要學才好;一切碑帖也都要讀,至少要瀏覽一下才可以。照以上的方法學了一個時期以後,才可專寫一種或專寫一體。這是由博而約的方法。

  三、至於用筆呢?算起來有很多種,如羊毫、狼毫、兔毫等。普通是用羊毫,紫毫及狼毫亦可用,並不限定哪一種。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寫大字須用大筆,千萬不可用小筆!用小的筆寫大字,那是很錯誤的。寧可用大筆寫小字,不可以用小筆寫大字。還有紙的問題。市上所售的油光紙是很便宜的,但太光滑,很難寫。若用本地所產的粗紙,就無此毛病的了。我的意思:高年級的同學可用粗紙,低年級的可用油光紙。此地所用的有格子的紙,是不大適合的,和我們從前的九宮格的紙不同。以我的習慣而論,我用九宮格的方法,就不是這個樣子。現在畫在下面,並說明我的用法:

  若用這種格子的紙,寫起字來,是很方便的,這樣一來,每個字都有規矩繩墨可守的。如寫大楷時,兩線相交的地方,成了一個十字形,就不致上下左右不相對稱了。要曉得:寫字總不能隨隨便便。每個字的地位要很正,要不偏左不偏右,不上不下,要有一定的標準。因為線有中心點,初學時注意此線,則寫起來,自然會適中、很“落位”了。平常寫字時,寫這個字,眼睛專看這個字,其餘的字就不管,這也是不對的。因為上面的字,與下面的字都有關係的——即全部分的字,不論上下左右,都須連貫才可以。這一點很要緊,須十分注意。不可以只管寫一個字,其餘的一切不去管它。因為寫字要使全體都能夠配合,不能單就每個字去看的。再有一點須注意的:當我們寫字的時候,切不可倚在桌上,須使腕高高地懸起來,才可以運用如意。寫楷書寫中楷懸腕固好,假如肘部要倚著,那也無妨。至於小楷,則可以倚在桌上,不必懸腕的。

  四、以上所說的,是寫字的初步法門。現在順便講講關於寫對聯、中堂、橫披、條幅等的方法。

  我們寫對聯或中堂,就所寫的一幅字而論,是應該有章法的。普通的一幅中堂,論起優劣來,有幾種要素須注意的。現在估量其應得的分數如下:

  章法五十分;

  字三十五分;

  墨色五分;

  印章十分。

  就以上四種要素合起來,總分數可以算一百分。其中並沒有平均的分數。我覺得其差異及分配法,當照上面所分配的樣子才可以。

  一般人認為每個字都很要緊,然而依照上面的記分,只有三十五分。大家也許要懷疑,為什麼章法反而分數佔多數呢?就章法本身而論,它之所以佔著重要的原因,理由很簡單——在藝術上有所謂三原則,即:

  ***一*** 統一;

  ***二*** 變化;

  ***三*** 整齊。

  這在西洋繪畫方面是認為很重要的。我便借來用在此地,以批評一幅字的好壞。我們隨便寫一張字,無論中堂或對聯,普通將字排起來,或橫或直,首先要能夠統一,字與字之間,彼此必須相聯絡、互相關係才好。但是單止統一也不能的,呆板也是不可以的,須當變化才好。若變化得太厲害,亂七八糟,當然不好看。所以必須注意彼此互相聯絡、互相關係才可以的。

  就寫字的章法而論,大略如此。說起來雖很簡單,卻不是一蹴可就的。這需要經驗的,多多地練習,多看古人的書法以及碑帖,養成賞鑑藝術的眼光,自己能常去體認,從經驗中體會出來,然後才可以慢慢地養成,有所成就。

  所謂墨色要怎樣才可以?即質料要好,而墨色要光亮才對。還有,印章蓋壞了,也是不可以的。蓋的地方要位置設中,很落位才對。所謂印章,當然要刻得好,印章上的字須寫得好。至於印色,也當然要好的。蓋用時,可以蓋一顆兩顆。印章有圓的方的,大的小的不一,且有種種的區別。如何區別及使用呢?那就要於寫字之後再注意蓋用,因為它也可以補救寫字時章法的不足。

  五、以上所說的,是關於寫字的基本法則。可當作一種規矩及準繩講,不過是一種呆板的方法而已。

  寫字最好的方法是怎樣,用哪一種的方法才可以達到頂好頂好的呢?我想諸位一定很熱心的要問。我想了又想,覺得想要寫好字,還是要多多地練習,多看碑,多看帖才對,那就自然可以寫得好了。

  諸位或者要說,這是普通的方法,假如要達到最高的境界須如何呢?我沒有辦法再回答。曾記得《法華經》有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我便借用這句子,只改了一個字,那就是“是字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了。因為世間上無論哪一種藝術,都是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的。

  即以寫字來說,也是要非思量分別才可以寫得好的。同時要離開思量分別,才可以鑑賞藝術,才能達到藝術的最上乘的境界。

  記得古來有一位禪宗的大師,有一次人家請他上堂說法,當時臺下的聽眾很多,他登臺後默默地坐了一會兒以後,即說:“說法已畢。”便下堂了。所以,今天就寫字而論,講到這裡,我也只好說“談寫字已畢了”。

  假如諸位用一張白紙***完全是白的***,沒有寫上一個字,送給教你們寫字的法師看,那麼他一定說:“善哉,善哉!寫得好,寫得好!”

  諸位聽了我所講的以後,要明白我的意思——學佛法最為要緊。如果佛法學得好,字也可以寫得好的。不久會泉法師會泉法師:閩南佛教界名宿,曾任南普陀住持多年。要在妙釋寺講《維摩經》,諸位有空的時候,要去聽講,要注意研究。經典要多多地參考,才能懂得佛法。

  我覺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藝術,在於從學佛法中得來。要從佛法中研究出來,才能達到最上乘的地步。所以,諸位若學佛法有一分的深入,那麼字也會有一分的進步,能十分的去學佛法,寫字也可以十分的進步。

  今天所說的已經很夠了。奉勸諸位: 以後要勤求佛法,深研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