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字型黃庭經書法作品圖片

  黃庭經是老子的一部著作,這部作品讀我國的文學藝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對於王羲之集字的黃庭經書法作品,你欣賞過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欣賞


  1


  2


  3


  4


  5


  6


  7


  8

  黃庭經的後人影響

  概述

  《黃庭經》中的 存思法,是古代道教推行的主要修煉方法之一,由於注重意念,靜思默想,簡便易行,很適合 士大夫的口胃,故東晉以來,在社會上廣為流傳。《黃庭經》所述的一些內修養生之術,與《 周易參同契》的煉丹之道相結合,在唐宋時期流變為內 丹道,成為中唐以後道教煉丹 養生方術的主流,所以《黃庭經》與《周易參同契》都對後代道教產生重要影響。不過,中唐以後道教傳播《黃庭經》與晉南北朝大不相同,晉南北朝重默誦,中唐以後則不斷有人為之作注,加以詮釋。注家略可分為兩類,一類注重臟腑的性狀、功能及調護方法,以生理結構和醫藥知識為主。如晚唐胡?《黃庭內景經五臟六腑補瀉圖》;絕大多數注家屬於另一類,以內修術或內丹道來解釋《黃庭經》,如歐陽修、白履忠等。此外,有不少文士也甚喜歡該經,如晉代的王羲之給道士書寫《內景經》,而且仿其句式 作辭贊, 陸游更有詩句讚道:“白頭始悟頤生妙,盡在《黃庭》兩卷中。”《黃庭經》在歷史上先後被禁過兩次,第一次是在 北周武帝並禁佛道時受劫難。從內容上講,《黃庭經》已完全排除了早期道書中反映民眾願望和要求的政治思想,主要講 長生久視之道,按理不會觸犯統治階級利益,也不會帶來消極的社會影響,故它完全是公元六世紀那場大辯論後佛道兩教受禁的犧牲品。《黃庭經》在元代又一次被禁。

  多種版本

  現傳《黃庭經》有內景、外景、中景三種。一般認為中景經出世較晚,故通常所說《黃庭經》未包括《中景經》在內據《內景經》捲上樑丘子注說, 黃為中央之色,庭為四方之中,外指天中地中人中,內指腦中心中脾中,故稱「黃庭」。心居身內,存觀一體的象色,故稱內景。所謂黃庭之景,實指道教修煉時產生的景象。《外景》與《內景》先後出現於兩晉,據稱由晉代魏華存夫人所傳。《黃庭經》以七言歌訣形式描述道教的修煉與養生學說,是道教思想與古醫學結合的修 真書。《黃庭經》為道教茅山宗的主要經典,在道教中十分盛行,後成為全真道功課之一。它為現代養生學提供了重要考價值。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