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者還有必要了解一些二手選購的技巧

  如今,二手攝影器材已經隨著網購的流行而日漸興盛,很多攝影者都喜愛在網上“淘”寶。畢竟,能以最小的花費買到心儀的器材,亦屬於人之常情。但是,在網上各種交易平臺中購買二手器材時,攝影者還有必要了解一些選購的技巧。

  要注意什麼

  雖然有些攝影器材價格很低,但是狀況堪憂。攝影者在購買時必須具備鑑別良莠的能力。如果之前從沒接觸過要買的攝影器材,最好找一位懂行的攝影師朋友幫忙一起挑選。

  對於自動對焦的鏡頭來說,購買前應裝在機身上,用對焦測試工具試一試能否正常工作。

  檢查相機的影象感應器

  數碼單反相機的影象感應器是捕捉影像的關鍵部件,如果影象感應器受損,會對拍攝的照片會產生不良影響。檢查不同相機影象感應器的方法各不相同,最好在與賣家見面前瞭解一下目標相機的具體情況。

  選購二手單反相機時,應開啟相機的反光鏡與快門簾幕,檢查影像感測器是否有劃痕或頑固性汙垢等受損的情況。

  在實際檢查單反相機時,僅摘下鏡頭並不能看到影象感應器,因為它前面還有反光鏡和快門幕簾,需要利用相機功能向上翻起並鎖住反光鏡,然後開啟快門幕簾,使影象感應器暴露出來。

  詢問賣家相機的使用程度

  相機和汽車一樣,使用程度很重要。每臺相機都有一個“預期壽命”,即廠家標稱的可拍攝照片的總數。在接近或達到這個數值時,相機快門系統會發生故障,要想繼續使用必須更換相關部件***通常花費較高***。一臺相機的快門數如果在1萬次以下,屬於較新;如果在5萬至10萬之間,屬於使用程度較高***因為很多廠家在出廠時將預期快門總數設定於此區間***。因此,攝影者在購買時一定要了解目標相機的標稱快門總數。因為大多數情況下,相機快門數不容易檢測,快門數越大,說明相機使用程度越高,據此大概可以算出還能用多久。

  怎樣判斷相機的實際使用程度

  以筆者的個人經驗,攝影者可根據相機帶的新舊程度判斷相機的使用程度。如果賣家說相機使用次數很少,但是相機帶已經磨損並褪色,應該引起警覺。因為如果很少使用或是使用時比較在意的話,不會使相機帶嚴重磨損。

  相機的其他部位如閃光燈熱靴和液晶顯示屏等也可作為使用程度的參考,應認真檢查氧化或磨損的程度。某些相機的閃光燈熱靴上有一層銀色的塗層,隨著不斷安裝和拆卸外接閃光燈,這個塗層會逐漸被磨掉。

  如果熱靴磨損較嚴重,那麼相機的使用程度就可想而知了。相機液晶顯示屏經過多次使用也不可避免地會變粗糙、有劃痕。但是,液晶顯示屏很新並不能說明相機也很新,而液晶顯示屏上有很多細小的劃痕則能說明該相機的使用程度偏高。

  檢查相機揹帶與機身連線處是否存在過度磨損的痕跡,憑此可判斷出相機的使用情況或賣家對相機的愛護程度。

  與賣家會面的一些建議

  最好將會面時間安排在白天,這對雙方來說都更安全,更便於檢查器材。充足的照明對檢查照片質量更有幫助。當然,還可以參考一下網購商品的常規做法,確保萬無一失。最好將會面地點約在公共場合,儘可能找個朋友陪伴。筆者通常將地點選在咖啡館,時間選在中午,通常過程既輕鬆又愉快。有很多次賣家同意在筆者家附近的咖啡館見面,為筆者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檢查鏡頭的前後鏡片與對焦

  挑選鏡頭時,摘掉前後鏡頭蓋,將鏡頭對著光源,檢查前後鏡片上是否有劃痕,或是存在鏡頭進灰、黴變等其他瑕疵。

  不要購買有對焦問題的鏡頭。在與賣家見面時可以檢查一下鏡頭的對焦情況。如果沒有專用的對焦測試工具,可以瞭解一下使用有字的紙進行快速對焦檢查的方法。

  此外,也可以請賣家配合拍攝肖像照,這樣可謂一舉兩得。一方面,這樣做可以測試鏡頭的銳度。對著賣家的眼睛對焦,將鏡頭光圈調至最大,檢查焦點是否清晰銳利。另一方面,留下賣家的影像也便於預防潛在風險。

  在購置二手鏡頭時,應首先檢查前後鏡片有無劃傷、黴變或鍍膜脫落等情況,還應光圈葉片是否能正常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