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油畫棒作品圖片

  寫意油畫,不論人物、風景、靜物等等,要特別注重於表現物件的神情氣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

  文藝復興時期是指14世紀到16世紀西歐與中歐國家在文學藝術發展中滲透著人文主義思想的一個時期。隨著透視學、解剖學等的發展,當時的油畫具有強烈的真實性,作品的形式特點主要通過線描風格予以表現。藝術家根據客觀物件在輪廓和外表上的明確特徵來感知物件,注重邊緣輪廓線的塑造,給人一種可測量、可觸控的真實感。雖然線上描風格中,線條的運用同樣通過明暗來處理形體和空間,輪廓線和形體是分不開的,但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線條具有比明暗更重要的價值。如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看起來是明暗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這裡線條均勻地圍繞在每個人物周圍,明顯地把形體與形體區分開來,出現清晰的線條,每個形體排列成連續的平面,通過線描風格,使主題明確清晰。


       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與拉斐爾的《聖母子》同樣也有如此效果。線條包裹在每個形體外部,不管是人物還是景物,不管是主體還是次體,每樣都表現得很準確,他們善於集中於對個別實體的感知上,雖然是牢牢紮根於整體,但仍然保持一定的獨立性。由於運用了科學的透視和解剖,形象具有永續性,可測量性和可觸控的真實感。文藝復興油畫注重素描而輕色彩,正因為如此,在這一時期線描風格佔據主流,任何一種風格都不是獨立出現的而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在此前就有了線描風格的跡象,如佛羅倫薩畫派的最後一位大師波提切利就很擅長運用線條的節奏感營造形體的體積感,《維納斯的誕生》就是成功運用線條的經典作品。經歷了一代代的傳承,最終線描風格被文藝復興三傑發展到極致,其作品也成為流傳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