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師油畫作品

  寫意油畫是西方油畫在中國的特殊呈現。近幾年來西方油畫這個外來體系如何本土化、民族化成為了藝術家藝術創作的追求標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關於油畫

  一、關於寫意油畫

  “寫意”是中國繪畫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中國繪畫受中國哲學儒、道、佛禪宗思想的影響,講究天人合一、物我相生、最終導致寫意繪畫的出現,所謂寫意就是借物抒情、象中有意、意由象生是物我相容,主客觀的統一,中國式的寫意繪畫講究凸顯的是作者的情趣、胸襟、品格、智慧、素養、氣質,它是通過簡練而且概括的筆致,著重表現和描繪物件的神韻和意態,而非對現實的客觀模仿表現,從而表達自己的一種精神品格和審美追求。這個繪畫形式強調“寫”是從毛筆的書寫演變過來的一種繪畫語言。在西方油畫傳入中國的這一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們一直試圖把這種西化體系的藝術形式民族化,從林風眠、潘玉良、趙無極到吳冠中、羅工柳、董希文以及閆萍、王琨等藝術家們的努力探索,西方油畫終於在中國的土壤上呈現出了新的藝術面貌,這是中國人骨子裡精神的召喚,是藝術家情不自禁的意識表現。寫意油畫成為了東方最突出的藝術表現,藝術家通過寫意手法和油畫的寫實的結合在一起,突出意境的表達,在“似與不似之間”“筆不到意到”的寫意繪畫追求之間創造出了不同於西方傳統油畫特徵的獨特藝術風貌,為油畫民族化做出了顯著的貢獻。當然從表面看來寫意油畫和西方的表現油畫驚人的相似,在形式上都是作者的主觀表現,但由於東西方地域文化背景差異的不同,兩種藝術形式大相徑庭。

  二、關於表現油畫

  20世紀的西方藝術形式多樣、朦朧不斷的變化,受當時社會背景的影響,表現主義這一藝術流派在德國產生了,其間經歷了“一戰”,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年代,藝術家們的創作熱情極其高漲,德國的藝術也在這動盪不安、危機四伏的年代裡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主要成員集中在德國1905年雷斯頓的“僑社”和1911年的慕尼黑的“青騎士”這兩個社團。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凱爾希奈、康定斯基、克利、邁德納兒等人。我們從其作品的表現上來看,那中簡潔、扭曲、抽象的線條和形狀,以及濃重、明亮、刺激、誇張的色彩表現集中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美學和社會變革,內容涉及戰爭、自然、宗教、生活等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寫照。表現主義的團體或個人雖然在表現形式上各有特點但對自我感受的強調、直率、坦誠、追求視覺的表現力成為其表現油畫的共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