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毛筆書法字帖

  書法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書法藝術的抒情性是她作為藝術的先決條件,書法家在創作中藉助筆墨傳達和抒發自己的思想情感。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隸書毛筆書法,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中唐時期的楷書風格:

  初唐三大家風格雖異,然祟尚瘦勁,大家都如此,遂演成風氣。開元后,書風丕變,極力矯正少肉之病,漸漸的便脫了三王氣息,開創唐代特有之面目,照耀書吏。此時期之書家,前有李邕,後有顏真卿,足以和初唐三大家抗衡。北海﹝李邕﹞雖未脫瘦勁,但以行書入碑,別具一格,時有寫碑八百餘之稱。魯公﹝真卿﹞則納古法於新意中,陶鑄永珍,隱括眾長,使楷書筆法,窮盡變化,臻乎出神入化之境。

  李邕,字泰和、揚州江都人。生於唐高宗儀鳳三年,卒於玄宗天寶六年,享年六十九歲。嘗為北海守,世稱“李北海”。其父名善,以註文選享名。北海資質極好,才力過人,且剛毅忠烈,嫉惡如仇,文名尤盛,世以“文章、書翰、正直、辭辯、義、烈”為六絕。工於翰墨,初學右軍書,深得其妙,復脫棄舊習,參以已意,所以筆力清新。博取眾美,自成一格,從“書中仙手”、“右軍如龍,北海如象”等稱美中可看出他的成就。

  李邕的書法,大概是有二王的韻致,而稍變形態,使筆畫便加禮腴。尤以“行筆入楷”,氣勢飛動,飄逸多姿而又筆力萬鈞。

  傳世書以李思訓碑,嶽麓寺碑最著。

  顏真卿,楷書至顏真卿而丕變,而其書實源於徐浩,兩者筆法實頗有相似之處。蓋真卿之筆法,實前有所承。

  真卿字清臣、臨沂人,顏師古的五世從孫。官至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世稱“太師”、“魯公”,又曾為平原令,所以也以“平原”稱之。生於唐中宗景龍元年,卒於德宗貞元元年,享年七十八歲。魯公生性耿介,為忠臣烈士。小時候家裡貧窮,沒有紙筆,以黃土書牆學習,初受書於張旭,深得其筆法;併兼及初唐三大家書,深得其妙。由此可知顏真卿以當代書植其基,其後便追上魏晉,頗得二王勝處。

  他博取眾體之精,並融貫已意,使楷書臻於極境,至今尚不能脫其藩離,正所謂“閒氣古今三鼎足,杜詩韓筆與顏書”。

  魯公是書史上居承先啟後地位的偉大人物,他的正書,向以博厚雄強著稱,“鋒絕劍摧,驚飛逸勢”,以顏世家廟碑為代表;至於摩崖大家,氣勢磅礴,以大唐中興頌最著;至最高境界,表現沖和淡遠之韻致者,則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勁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為第一。

  徐浩,徐浩字季海、越州人,工翰墨,聲飛當代,肅宗時四方詔令皆出自其手。用筆勁正有而心圓,確實是真卿之本,以不空和尚碑為代表。此碑筆畫肥厚,起筆、收筆及轉折處皆趨圓勁而富變化,結體平正寬博,酷似魯公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