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行書書法圖片

  中國書法是世界藝術之林中一門獨具特色的藝術門類,其特殊的表現形式融匯了中國文人對個人素養的要求,對中國文化的表現,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行書的用筆技巧:

  學習行書,首先需要有一定的楷書基礎。行書的用筆技巧,比較起楷書來,顯得更為複雜一些。有些是屬於繼承楷書用筆的技巧,有些是屬於它自己的獨特的用筆技巧。概括起來其筆法特點主要有以下表現:首先,行書用筆技巧同時兼有楷書和草書用筆技巧兩個方面的內容。其次,楷書用筆常常以中鋒為主,而行書用筆則常常是中鋒與側鋒互相併用,順勢落筆和露鋒入紙者居多,“中鋒取勁,側鋒取妍”是行書用筆技巧的主要表現方面。再次,行書又能廣泛吸納草書的用筆技巧,使自己的筆法顯得比楷書尤為簡捷明瞭,點畫與點畫之間的筆意和牽絲往來十分明顯,常常引發於起筆和收筆之間,是點畫與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取得聯絡的主要表現手段。

  就具體的方法來說,行書又常常習慣於以草書的使轉之筆來代替楷書的方折用筆,在圓轉柔韌之間又可見其柔中有剛的韻味。無論是運筆速度,還是黑白布局都相當隨意,貴在沉著痛快和遒勁,貴在起承轉合毫不懈怠。作行書法,首先應該在每個點畫的起筆處,好好作一番研究,是藏鋒起筆還是露鋒起筆,都要仔細分析推敲。此外,還要仔細研究它的收筆方法,是回鋒收筆還是出鋒收筆,既要送得出,又要留得住,行筆既不可流滑,又不可虛尖裸露。藏、露、回、出四法,不管你是用什麼鋒來寫,都要做到筆筆相顧盼,筆筆相呼應。

  當注意到了行書的筆法特點以後,還必須要認真注意到行書的結體特點。行書結體的原則,大致應該把握以下幾點。首先,應該明白行書是一種動態性書法。大家都知道,楷書是靜態性書法,它的結體特點是以“平正”為主。而行書則不同,它是動態性書法,它的結體特點既要有繼承楷書結體“平正”的一面,更要有破楷書結體“平正”的一面,最終呈現出行書結體要達到“欹正相錯”的境界。然而,行書結體在要求“欹正相錯”的時候,仍然要堅持重心平穩的原則。什麼叫欹正相錯?這裡面的“正”,指的是平正。這裡面的“欹”,指的是不平正,即有所歪斜。什麼叫“有所歪斜”?“有所歪斜”講的是在平正的基礎上,要有所突破。行書結體既要破正,但又必須要做到歪而不倒。這就好比雜技團裡的雜技節目一樣,每個動作都異常驚險的,但每個動作都能化險為夷。也就是說,行書結體既要“寓平於險”,又要“寓險於平”,這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其次,行書結體還要注意修短合度、疏密得宜。

  行書結體與楷書不一樣,它具有廣泛的自由度。字群在組合的時候,有的字可大,有的字可小;有的字可長,有的字可短;有的字可窄,有的字可寬;有的字可疏,有的字可密;有的字可開,有的字可合;有的字可正,有的字可欹。其變化萬千之手段,是人們難以預料的。大小、長短、寬窄、疏密、開合之比,有時要達到一比三以上。再次,行書結體貴在變化,其基本法則也不外乎“形隨勢變、同字異構”兩個方面。行書結體要求趨於自然,在一幅作品中,大凡相同的字或字形相近的字,都應該做到不相重複。行書講變化,但在千變萬化之中,仍要注意不離開規矩法度,仍要注意合乎情理。再怎麼變,也要做到變不怪異,再怎麼隨心所欲,也要做到協調和統一。也就是說,寫行書即要做到有膽有識而不被法度所束縛,又要做到防止生硬造作而不合乎規範和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