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書法作品

  沈浩,1973年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現任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教授 。我國當代知名書法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沈浩個人簡介

  沈浩,籍貫杭州,書法學博士,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書法系主任兼書記、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高等教育聯盟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教育委員會主任,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書法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文化部青聯書法篆刻藝術委員會副祕書長,浙江省政協委員。書法、篆刻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浙江美術館等國內外諸多博物館、藝術館以及私人藏家收藏。 發表論文有《論元初文人與印學》、《隋代楷書論》、《關於在高等書法教育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考》等多篇。

  秦漢書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實施了“車同軌、書同文”的舉措,同時令垂相李斯對文字進行“整改”,從而創造了秦期的官方文字“小篆’。公元前202年,劉邦戰勝項羽後,建都洛陽,後遷都長安,囚號為漢,史稱西漢。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秦末漢初.隸書迅速發展並演化出章草。東漢中期出現楷書、末期出現行書,五體兼備。因此,秦朝與兩漢是中國書法藝術由不自覺到白覺創作的IR要時期。開創了秦漢尚勢的書風。

  現存秦代的小篆有傳為李斯所書的《琅娜臺刻石》、《泰山刻石》***圖31***,《峰山碑》***為宋人蘋刻***等碑。李斯***—前208***,楚國上蔡人,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議實施郡縣制,官至垂相。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均採用小篆頒行天下。李斯是開創小篆的大書法家,他創造的“玉著篆”名滿天下,為唐代李陽冰所師法,歷史上稱為“二李.之法。李斯的《泰山刻石》等作品將大篆化繁為簡,字型成長方形,章法行列有序,沉穩勁健中溢位秀逸之氣,這正是“玉茗篆.的魅力所在。除李斯所書的碑刻外,秦代有代表性的刻石還有秦詔版《始皇詔銅橢量》銘文***圖32***,《秦詔版》以其方筆和隸意取勝,天真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