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硬筆書法精選作品賞析

  我們常常會被精美的硬筆行書書法給吸引住,但是在欣賞的同時,是否能夠學習到作品本身的藝術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行書硬筆書法精選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行書硬筆書法精選作品欣賞

  行書硬筆書法精選作品圖片1

  行書硬筆書法精選作品圖片2

  行書硬筆書法精選作品圖片3

  行書硬筆書法精選作品圖片4

  重視行書的技法

  當今有很多人在爭論技與道哪個更重要的問題,有的人認為技術是初學者的事情,應重視道的存在;有的人則認為技術最重要,這些觀點都有些偏頗,因為技和道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選擇和重視什麼樣的技術,有什麼樣的技術就會梳理出什麼樣的思想,技和道永不可分,同樣重要。因此就以《聖教序》和王羲之手札為例來研究一下王羲之的技術。

  1、《聖教序》中的筆法研究:

  什麼是筆法?歷代的書論中經常談到這兩個字,但內容之後,其實多為字法的問題,很難用文字表述清楚,武術裡經常講劍有劍法,刀有刀法,後來打乒乓球打多了,就想到了打乒乓球的技術動作跟寫字的筆法極其相似,打乒乓球如果動作不對,偶爾也能打出一、二個高水平的球,但想每個球都打出精彩就不太可能了,因此少兒乒乓球運動員最關注的就是動作是否正規,而筆法是解決線條質量問題甚至字形問題的合理方法,如果筆法不對,線條的質量及豐富性都受到極大的制約,那麼筆法到底是什麼呢?可能是:在起筆、行筆、收筆的過程中,能準確找到和調整筆鋒的位置和角度。

  如果把聖教序中大部分字都能按照這一規律去研究和解析,對二王筆法的掌握就非常豐富了。學書者一定要非常重視筆法,如果沒有正確的筆法作為學書的支撐,書法很難達到相當的高度,寫多了只不過是熟練而已,很難達到書法之妙境!

  2、二王書法中的字法研究:

  二王書法中的字法是最為豐富和生動的,經常說到《蘭亭序》中23個“之”都不一樣,這說明了王羲之結字的豐富性,拿來王羲之和王獻之書法全集比較,似乎他們的所有作品都沒有雷同的痕跡,這正是源於他們書法當中字法的豐富性,其實,字法的喜好會隨著年齡、閱歷、修養的改變而不同,因為字法需要一輩子去修煉,那麼怎樣才能掌握如此豐富的字法呢?只有一個不二法門:臨摹,而且是精確臨摹!

  很多人的所謂臨摹,不是精確臨摹,而是抄書,字帖整整齊齊的抄了一遍,自己很有成就感,其實字帖上一個字也沒有掌握,如此“臨摹”,徒勞無功!什麼是精確臨摹呢?就是把字帖中每一個字、每一個點畫的粗細、長短、起筆、行筆、收筆、轉折,空間的疏密變化都要表現出來,不但要照著帖能寫,揹著帖也能寫,不但今天能寫,明天還能寫,一個月以後能寫,半年以後還能寫。這才算基本掌握了,這個字才有可能運用到你的創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