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書法和古代書法有什麼區別

  中國書法藝術,是我國眾多的優秀文化藝術中的瑰寶。是億萬人代代追求的、創造和欣賞的藝術,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何為“現代書法”?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現代”的理解與設釋幾乎決定了“現代書法”誕生以來各個型別的“現代書法”創作。大家都唯“現代”是尚,對“現代”趨之若鶩且夢寐以求,而“書法”作為“傳統”的代表在“現代書法”中只是個引子、是個陪襯、是個配角。就像馬嘯在《書法的疆界》一文中說的:

  中國名人書法作品欣賞:

  他們是如此渴望書法的現代性.以至在自己的實踐中“現代”成為了比“書法”更為重要、更為實質的東西,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現代書法’不可能把“書法”當作主語來看待,它只是一個定語,.‘現代”才是主語!很明顯,為了“現代”二字,他們可以讓“書法”變成一個奴僕,一種輔助—一個實現“現代性”的工具。是啊,既然“現代”對幹“現代書法’來說是如此的重要,就讓我們來看看“現代書法”家們是怎樣來闡釋它的.上文已及,在85“現代書法首展”參展者之一弋夫***馬承祥***發表於《中國書法》的《現代書法與現代觀念》中,作者並未就書法的“現代”作出何種理論推導和界定.那我們就來看看另外幾位參展作者的說法。先看王學仲先生***圖10***在《禮讚“現代書法”出世》一文中說的:作為現代書藝,應當體現出新的觀念。

  另一位參展作者戴山青則說:現代書法是相對傳統書法而言的,也稱新書法。不能走傳統書法的老路……從空象觀念、色相變化以至技巧、形式等因之而變化,這是時代的必然趨勢。85“現代書法首展’的主將之一王乃壯則認為,“現代書法’研究者的新觀念是:不排斥傳統功力,但力求不被傳統功力束縛;繼承並加強自古以來的“書畫同源”學說,使“現代書法”有更多、更寬廣的任意性和形式美感。不受某種文字類別的限制,凡符合作者的獨特理解及“美的領略”的,都可用於書法創作;書寫材料的擴大化,甚至可以和現代裝飾藝術相結合。還有,“現代書法的努力是把書畫結合,並使用各種新鮮手法使古老的書法藝術更快地具有時代特點。”他還指出,沒有必要給“現代書法”定個條條框框—“藝術當隨時代是歷史必然,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而“現代書法”的努力方向就是:“現代書法革新的擁戴者,一是更集中、濃縮地吸取卷軼浩繁的書法精華中最有用的合理核心。並擴大了視野,將書法藝術的範圍無限放寬”、“提倡現代書法必須具有三要素:個性的、時代的、民族的”、“時代者決不再去扮演顏柳歐趙的叩頭蟲角色,創出一種極符當代之大膽追求造型的力度,強烈的節奏感和動作的高度誇張”。

  中國名人書法作品欣賞:

  概括來說,85“現代書法首展”的理念是書法的創新,其創新的手段主要是與繪畫結合,以求新的視覺表現及新的視覺效果。至於“現代’,顯然他們只是借用了這一概念,而於其意義或所指,則並不瞭解或未作深究,那麼,對其深入而精確的闡釋自然也就談不上了。而且,他們或許也未曾想到,他們對“現代”這一名目偶然的借用,以及他們“沒有必要給‘現代書法’定個條條框框”的主張,真的像前文所引曹意強先生說的,是打開了一個“潘朵拉盒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在此之後人們又是怎樣說的:現代風格作品中實際上包括人們所談到的現代風格和後現代風格兩部分。對“現代”和“後現代”的涵義有種種不同的解釋,綜合各種觀點:大致可歸納如下:現代風格持比較激烈的反傳統態度,在許多方面有意採取與傳統對立的行動,目的在於喚醒人們對現代生活的感受,以及對現代觀念的沉思;後現代風格不迴避傳統中的技巧和手法,但絕不在原來的意義上:以傳統的方式使用它們.而致力於表現現代精神生活的複雜性,以及與傳統的複雜聯絡。

  這是邱振中在1993年發表的觀點,其中不僅有對“現代”的解釋,而且已涉及到“後現代”。這一方面體現出作者理論思考上的“現代”,也可以證據確鑿的指認“現代”及“後現代”思潮都是來自西方的。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談到非漢字作品***這應屬於當時最前衛、最“現代”的作品***時,還談到了“前衛”和“現代”的異同,他說:非漢字作品粗略的可以分成兩部分:保留較多的傳統用筆技巧、保留較多書寫意味的作品,另一部分作品則避免或遠離傳統用筆技巧。後者使人立即想到克萊因等人的作品,我們很容易看出兩者之間承續的痕跡;而前者倒具有真正的新穎性:不論在書法或是現代繪畫中,我們都沒有見過類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