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權書法作品精選

  李斌權老師在書法的創新道路上的歷史性的突破,可以說為中國的傳統書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是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國當代十分著名的書法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名家評論的李斌權先生

  壁書古已有之,唐懷素五代楊凝式等皆擅此藝,雖無遺蹟可觀,卻有佳話流傳,今日壁書似已絕跡,豈料近日中國書法音樂會上,久違之壁書重放光彩,主演李斌權先生在丈二匹大小之牆面上揮灑自如,頓還懷素舊觀,今人擊節讚歎,其草書結字準確,線條流暢且伴隨音樂節奏,時急時緩,時弱時強,視覺與聽覺融為一體,此則古人所不及者。

  書法屬空間藝術,卻受時間約束,與屬於時間藝術之音樂相通,故爾書法與音樂同臺獻藝,成為可能,今後二者將更密切,斌權先生書法藝術將愈精進,創作出更加美妙之書法音樂節目來。

  ——劉藝,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三、四屆副主席

  創新是一切藝術的靈魂,而李斌權在文化創新方面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他在中國當代書法創新當中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現象,堪稱中國音樂書法第一人,他在音樂和書法兩大藝術門類的結合部,找到了他自己藝術發展和創新的空間,為書法插上了音樂的翅膀!

  ——何西來,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原副所長、《文藝評論》原主編、著名文藝評論家

  李斌權在用音樂闡述書法的節奏、韻律和情感內涵的同時,還堅持完整無誤地書寫漢字和古詩文的完整內容。如此一來,觀眾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最低層次的人,完全不認識漢字,也可以從他的表演中體悟書法的節奏和韻律美;而認識漢字並熟悉古代詩文的人,當然也就可以通過二者的結合充分欣賞到書法藝術深刻的情感內涵和人文內涵。李斌權的音樂書法把這個問題又重新提到當代書法界尤其是理論界的面前。這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涉及書法藝術形式與內容的關係、書法與其他藝術的內在聯絡、書法藝術的普適性、書法藝術時間屬性的開拓與發掘以及當代書法藝術觀念的更新等等諸多非常重要的問題,值得書法界認真思索。

  ——西中文,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著名書法理論家

  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事情引起了我們對這個問題***音樂與書法的關係***有了進一步做學術探討的想法。大概有這麼幾件事情,引發了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一是李斌權先生最近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行了他自己的書法音樂實踐和藝術創作活動,在這前後,他又在北大清華參加了由學生團體進行的活動,在學生辯論過程當中,關於科學與藝術的關係進行了探討,是不是科學發展了,藝術就很可能會遭到損害,甲方乙方進行了辯論。在此過程中,李斌權把音樂書法的創作當場奉獻出來,讓北大、清華的學生也受到了一些啟發,由此不但產生了一個關於科技與藝術之間關係的探討,同時也牽出了音樂與書法之間關係的探討。

  ——任平,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導,書法研究室主任

  李斌權的草書,顯然得意於羲、獻、旭、素,乃取法乎上者。縱逸練達,流暢渾樸,狂而不怪,放而有節,絕無描眉畫角、撓首弄姿的毛病,也沒有因強調某些用筆因素而形成的習氣。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中國書法,顯然有“行為藝術”的成分,但李斌權也沒有簡單化或表面化地用“現代書法”對西方觀眾進行“視覺刺激”,他展示的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正脈。可以說,書法與音樂關係之探討,書法與音樂的合作,均非自今日始,但是,將書法藝術和音樂結合,在國際舞臺上做充分展示,卻是李斌權先生的首創,一個“敢為天下先”的青年人,應該得到讚揚和鼓勵,也應該在展開充分討論之際給予學術定位。

  ——李廷華,著名文化學者、書法理論批評家

  李斌權心儀草書,對孫過庭《書譜》真積力久,拓而為大,融入大草氣象。在多年的草書實踐中,他逐漸對草書的音樂性與表演性情有獨鍾,並萌發出音樂書法的創意,開始了音樂書法的探索。近些年,他的音樂書法從私人化嘗試,到推向社會公共空間,引起書壇關注。應該說,音樂書法表現為新符號、新效果、新影象,它擁有自身獨特的語境和話語文字,相對於純粹的書法創作,它更關心書法與音樂的結合,更關注音樂與書法的表現過程。這種音樂與書法結合的過程才構成一個完整的書法作品文字,這就使音樂書法具有了更強烈的表演性,而這也是接近草書的表現本質的。

  ——姜壽田,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書法導報》副總編輯

  李斌權先生在現代舞臺的光影環境下,充分利用多種音樂的手段,把書法表演推到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舞臺上,作立體展示。觀閣下隨樂作草,揚揚灑灑,舒緩自如,快慢有致,時而驚沙飛電,時而閒庭信步,頗有當年旭素遺風。可以說,這是書法表演的一個重大突破。您的這種書法表演,應該成為現代藝術表演的一個新專案,大力提倡,不斷髮展。我為先生多年來潛心探索、實踐“音樂書法”而表示崇高的敬意。為您能成為當代書法表演的先行者,並以此而讓古老的書法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而喝彩、加油。

  ——黃君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書法理論家

  我覺得李斌權的探索和嘗試是有意義的。在當代多元文化的語境下,我們需要固守書齋的書法家,也需要走向舞臺、走向社會、走向大眾的書法表演家。書法應該是一門表演藝術,為了增強書法的表演性,善於借鑑音樂、舞蹈,乃至氣功、武術等其他手段,都是值得嘗試和鼓勵的。

  ——斯舜威《美術報》原總編輯、浙江美術館副館長、著名書法評論家

  “音樂書法”雖然屬於行為藝術,但它的行為卻不同於那些雜耍、低俗式的行為,它把書寫行為引向了高雅的藝術殿堂,這正是筆者前面所說“感到應該值得肯定”的地方。除此,“音樂書法”的舉辦對書法傳播,對書法與其他藝術的聯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西方人一直認為中國藝術充滿無限神祕感,至於書法因他們那兒沒有更是感到神之又神,如今,他們看到了“音樂書法”,一下便找到一種欣賞書法的突破口,那就是音樂。他們有欣賞音樂的體驗,再以此體驗為基礎推及書法欣賞,其樂自是莫大焉!

  ——毛萬寶 浙江紹興蘭亭書法研究所副所長、著名理論家

  有評論認為,李斌權的音樂書法,是建構在音樂和書法兩大王國結合部的一塊新的藝術領域。如果這裡也有新的峰巔,那麼,他是向上攀登的第一人,並且已經佔據了自己的高度。如果這個領地的建構符合藝術,特別是書法藝術發展的新變規律,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來者。筆者贊同此說。作為國內第一個提出的“音樂書法”概念並取得豐碩成果的藝術家,李斌權無疑為書法界提供了一種有益的參照。儘管其“音樂書法”概念還存在一些學理上有待探討的問題,但藝術貴在創新,這種探索精神已然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價值。

  ——秋子***本名申曉君***,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任、著名書法理論家

  可以說,李斌權通過書法音樂會的形式,實現了一種跨文化對話,它打通了藝術與藝術的界限,文化與文化的界限。尤其是他的維也納書法音樂會,實現了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對話。在中央提倡進一步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今天,有著舉足輕重的典範意義。

  ——朱中原書法理論家、《中國書法》雜誌編輯部副主任

  “音樂書法”的展演和傳播,不僅是當下文化社會學的意義,筆者以為更具藝術教育學的意義。我們現當代藝術教育之所以難以被引起重視,非獨教育的外部社會***尤其官方***對於藝術缺乏人文字質的理解以至慘淡經營,而且藝術教育內部更需要作出反思和批判。面向全社會為物件的藝術教育,其要義不是為了塑造出一個個藝術家,而是為了培養出大多數具有欣賞藝術能力的人。平時作品***7張***

  ——傅愛國 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當書法遇到音樂,每一個漢字便充滿了生命力和律動感。當音樂遇到了書法,每一個音符便是一根凌空飛舞的線條,“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猶如公孫大娘的長袖,翻飛於張旭狂草和李白詩歌的大唐長空之上。

  ——彭雙龍當代書法網新聞中心副主任

  2011年3月1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書法研究室承辦的“書法與音樂研討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會議室舉行。研討會上,業界專家就書法與音樂方面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成果進行了相互交流和深入探討。與會專家們圍繞音樂與書法的本體、書法與音樂各自的基本元素、書法與音樂結合點、結合的形式以及書法與音樂結合怎樣反映傳統文化與當代精神等議題展開了討論,本次書法與音樂研討會將對中國文化的推動和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音樂與書法之間可以溝通,可以促進,可以啟發,而且可以共同提高。 一切藝術都是情感的表現,音樂和書法都是表現情感的藝術,都是很有個性並帶有自我烙印的藝術,音樂家在演奏中反映自己的藝術審美和人生追求,懂得音樂美的人知道如何去表演音樂,懂得書法的人也知道如何去寫字,無非都是在表達自己內心的一種情感。

  音樂和書法都有審美的功能,音樂講究聲音的高低,這是很簡單的,高低、輕重、長短,或者形成節奏和旋律等等。書法是沒有聲音,在書寫的時候,也是通過點、頓、輕重、粗細形成,也是達到了一種美感,我覺得從整體來說,音樂和書法都是表現情感的。

  音樂和書法雖然說一個是視覺藝術,一個是聽覺藝術,是兩種不同的藝術範圍,但是它們都從節奏、平衡、變化、和諧等方面,都形成了美。所以表現情感的話,音樂是用旋律書寫作品,表達作者的歡樂、喜悅、彷徨、憤怒、激情、滄桑、希望這些情緒。書法是無聲的藝術,也有理論家這樣說過。都是通過各門藝術自己的特點來表現人類的情感。其他從架構、結構、佈局謀篇、形式和手法等方面,它們也是通過各自不同的手法來表現,但是這個基本是一樣的。

  ——金經言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剛才大家談了很多,我的收益很多,書法裡面它的表現過程,那種輕重急徐、抑揚頓挫,它通過視覺,點線運動。音樂也是那種抑揚頓挫,那種強弱高低,旋律也是通過點線,只不過一個是聽覺的點線,一個是視覺的點線。這些東西都是相似之處。 我相信音樂家和書法家不僅僅是互相對面坐著,有時候還可以握手。

  ——曾來德中國國家畫院書法院院長

  在創作中不同藝術領域之間有沒有關聯,是怎麼樣關聯。第一點肯定是涉及到思考的問題,不外乎四點:第一是依靠我們的感覺,我感受了書法,感受了音樂,從這裡提煉出一種東西,看它有什麼比較的可能性和關係。第二是從作品構成的深入分析上找到它們的關係從音樂構成非常細緻的分析,從書法構成非常細緻的分析去做,但是目前還看不到什麼有成果的思想,需要我們繼續走下去。第三就是它的美學性質的比較。第四是在上述基礎之上的技術要求。

  ——邱振中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

  我認為宇宙是一個大的書法,書法是一個小的宇宙。錢鍾書先生就說,音樂不傳心情而傳心跡,這和我們的書法又找到了一種契合點。所以看來中國音樂和書法都是一種線的特徵,認為音樂出自於天地之和。我讀到這裡就發現,音樂和書法都是我們對世界和宇宙的認識,都反應了對我們生活環境的一種認識。所以我就想,書法和音樂是有關係的,只是在我們創作當中怎樣去尋找,怎樣找到這個最佳的契合點。我們可以慢慢去做。而且我想我們每次聽音樂的時候,就給我們情緒上的一種波動。

  ——已莊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書法研究室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