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圖書人像攝影之美

  您為什麼會拿起相機,肯定是要留下身邊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而在這些需要凝固的記憶中,恐怕大部分都是人——我們的家人、朋友、旅途中有趣的當地人。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有關《人像攝影之美》的介紹,分享給你們!

  《人像攝影之美》的相關內容:

  用心去觀察,樣樣都是構成,俯拾皆是元素,處處都是景

  與在棚內拍攝相比,在戶外拍攝人像的最大不同在於人物是被置於一個碩大的自然環境或人文環境當中,這個環境中有太多的素材可以被應用,選擇性相當豐富。

  在棚內,什麼都是人工的,從燈光、道具到佈景的擺設都是人為刻意去配合模特。而在戶外拍攝,則會有太多無法預知的可能性。光影隨時都在變動,景物隨機都可更換,所以要考慮的因素要比在棚內多得多。甚至連觀念都要從棚內的“配合人”轉變成“配合景”,並且還更應該注意人與景的相互配搭與平衡。如果在取景器內總是見人不見景,則失去了戶外拍攝的意義。所以,戶外人像攝影要重新考慮人與景的比例,甚至“景為主、人為輔”都不為過。除此之外,還需考慮拍攝環境的光線、構圖、配色等,那麼如何選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據我觀察,多年前,常見的人像主流作品大多以長焦段淺景深去拍攝人物的半身、全身,以及大頭照,背景完全模糊。在鏡頭上也追求“錢景深=淺景深”的器材競賽,照片的畫質越柔美細膩,代表人像攝影水平越高。後來慢慢開始會去搭配一些景,一些類似有漂亮花卉的公園、人工建築的觀光景點等,比如官邸或博物館這樣的場景都是專業人像攝影愛好者喜歡前往拍攝的地點。漸漸的,外拍戰場開始移轉到一些廢墟、市場、田野、海邊等更自然的場景中,大家也更注意利用場地的光景氛圍來搭配引導,而不只是單單停留在人物上,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以我個人的習慣,我一般不太會選擇過於人工的景,比如一些公園、花園,或是商業氣息濃厚的景點,但通常這些地方都是比較著名的觀光區和外拍勝地,每逢假日人潮聚集,也是攝影師常拍攝糖水片的景點。其實,真正的好景俯拾即是,用句俗話說,自然就是美。溼地、海邊以及樸實的建築周邊都是適合拍照的好地方,也許就在你家附近,也許就在山邊田間,甚至只是在馬路邊。要善用生活中最普通的景,去打造有張力有感覺的畫面。要記住,重點不在於你到了哪裡拍照,而是你在哪裡拍到了什麼,拍到了光線,還是拍到了顏色。

  印象派繪畫大師莫奈曾經說過:“試著忘卻你眼前的一切,不論它是一棵樹,或是一片田野;只要想象這兒是一個小方塊的藍,這兒是長方形的粉紅,這兒是長條紋的黃色,並照你認為的去畫便是……”在莫奈的繪畫裡,重視的不是物體的形象,而是色彩變化的過程。所有眼睛看到的物件都不是其本身,但卻可以散發出它們迷人的魅力。在拍攝戶外人像的選景過程中,我重視的也是景物元素能在畫面中創造什麼樣的視覺張力和特色,至於它們本身是什麼,不是什麼,這些並不重要。早些年我常被人稱為路邊攝影師,他們說我喜歡在路邊隨意拍攝。不過,隨處可拍並不是亂拍,必須要找到具有可看性的元素,比如有趣的光線、特別的倒影、搶眼的顏色、特殊的造型等。

  我很喜歡在畫面中營造圖騰感。除人物之外,其他空間可用一些絢麗的圖騰來裝飾。在戶外拍攝人像時,可利用很多隨機的元素來豐富畫面。上面這張圖中,人物後方的這棵樹本身是什麼也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已經成為我畫面中的一個重要裝飾,因為它的造型有能力成為一個完美的圖騰。這個元素的存在對我來說,對這個畫面來說,就有相當的意義。

  一條再平凡不過的山路,很少人會在開車上山或下山的過程中停在山路旁,坐在馬路中間拍照。畫面的背景元素是樹,而且是山邊非常不起眼的樹叢,但多了陽光從葉縫中透射出來。我利用淺景深進行拍攝,讓樹枝和光線幻化成一個個小光暈。這時的樹叢對我來說,對這幅畫面來說,已經不是它們原本的形象,而是轉化為一種圖騰,起到了一種人物以外的裝飾作用。

  繪畫是創造畫面中的元素,攝影則是發現和擷取,兩者都是為了滿足視覺美感,可以相互理解和運用。

  同樣的道理也可運用在各種拍攝中。拍攝這個婚禮宴會廳後方牆面上裝飾的霓虹燈時,景深造就了綠色的圓點光暈,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就像畫了一幅畫以後,再用螢光彩漆筆點上裝飾來豐富畫面。整個場景呈暖暗色調,配上亮綠色的點綴,十分搶眼、十分好看。大光圈的鏡頭要怎麼用?景深要用在哪裡?我想這個範例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維持畫面中各種元素的協調性

  我們在選景時,維持畫面的協調性是非常重要的,包括配色的協調、元素的協調和造型的協調。從這張照片的角度看,我會覺得它很美,因為所有的物件搭配得當,這樣的桌子就是要配那樣的椅子,這樣的牆壁就是要配這樣的桌椅,不管顏色、造型,都不會有任何一個物件顯得突兀或不搭調。如果後方的牆壁上正好掛了一個Hello Kitty造型的粉色卡通時鐘,或是多出一條豔紅色掃把斜靠在角落中,都會使得整個畫面顯得不協調。如果我沒有辦法去改變它們,就會放棄從這個角度拍攝。

  人要融入環境中,達成人景合一

  有時我們會看到一些利用城市街景作背景,美女配上跑車,站在一些大樓前擺出專業Pose的商業攝影。當然每種照片都有其創作的目的,不過我認為在戶外拍攝人像,要儘量讓人融入到環境中。而不能是景歸景、人歸人,甚至人只是在背景前擺個Pose而已,否則就會缺少了人與環境的融合感。到哪裡拍攝,就要讓拍攝物件“進入”到這個場景中,融入這個環境,這樣才能讓看圖者感受到人景合一的和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