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星空及銀河的方法是什麼

  拍星空一直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嚮往的內容。 還曾記得小時候仰望夜空,看到繁星漫天,那時候的夢想單純而又美好,想遨遊太空,實現自己的天際旅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拍攝星空以及銀河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拍攝星空及銀河的基本方法

  1、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拍攝星空要用到的器材及工具:

  ·一部擁有全手動功能的數碼相機***需具備手動對焦和手動曝光功能***或者數碼單反

  ·最好具有相對光圈較大的鏡頭

  ·一支穩固的三腳架

  ·手電筒

  ·快門線

  ·不必要裝備:赤道儀

  2、拍攝的地點選擇時間選擇:

  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位於太陽系,而太陽系又隸屬於銀河系當中,所以我們是被這片銀色星際帶所包圍的,所以不管從地球的哪個角度,都是可以看到以及拍攝到銀河及群星的。

  然而近些年,隨著城市化及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工業汙染以及城市光汙染的影響日益嚴重,使得晚上本來抬頭可見的群星變的異常難見。因此,想要拍攝絢麗迷人的星空效果,選擇拍攝地點就成為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應儘量遠離城市及工業汙染區,較合適的地點比如城市的遠郊區,交通便利,住宿方便的地方為宜;如果剛好去往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地旅遊的話,那麼拍攝條件就更加優越了。

  除此之外,拍攝星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月光的干擾。一月中大致分為幾種月相,即晦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新月等。滿月時期由於夜晚天空亮度較高,很容易造成星空晦暗或者被月亮的光芒影像畫面。最適宜的時間是晦月前後的十天時間。我們可以從日曆上找到農曆每個月十五號,即滿月,然後向前或向後推15天都是晦月***即沒有月亮***的日子,在這個日期的基礎上向前或向後的5天時間裡都是拍攝的最佳時間。

  3、尋找銀河:

  上文說到,我們居住的地球被銀河環繞,所以在光汙染弱、天氣足夠晴好的自然環境、尤其是在曠野中,是很有可能邂逅壯美銀河的。銀河不論什麼季節都可以看到,只是夏季的銀河相對比冬季的更為絢麗和多彩。那麼如何找到銀河的位置呢,下面來詳細說明。

  由於地球自轉的緣故,所以在地球上看外太空,所有的天體都是和太陽一樣東昇西落的,銀河也是如此。如果在開闊空氣質量好的晴夜,仔細觀察夜空,不難發現一長條有些像絮狀雲的物質,那裡就是銀河的所在了,它橫跨了整個夜空,並從兩邊的地平線下消失。如果可以清晰的看到這樣的星空脈絡,那麼拍攝起來也會更為輕鬆,效果也會很好。如果肉眼較難尋找到銀河的蹤跡,我們也可以使用手機的小軟體解決這個問題,蘋果手機以及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都可以安裝相應的尋星軟體***如star walk***,對照著手機螢幕上所顯示的星群密集處即可找到。

  野外星軌的拍攝

  如果對星空的曝光時間長於30s甚至更長,讓星星的運動延伸成軌跡,會出現什麼樣的奇妙效果呢?將模式轉盤調整到“B ”的檔位***沒有此撥盤的相機可在M檔中調整快門速度到bulb檔即可***,進行大於30s的任意時間的曝光***需隨之調整ISO等引數,以曝光準確、不過曝為前提***,你就會得到一張屬於自己的星軌美圖。在上一節掌握了星星的基本拍攝方法後,我們可以在本節進階學習拍攝星軌的方法。

  從星軌拉出的線條來說,一般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同心圓,如圖所示就是面相北極星拍攝時,星軌呈現出同心圓的樣子。

  一種是向南拍攝可以產生的上下相對雙曲線,還有就是向東和向西拍攝時的左右相對的雙曲線。如圖所示,這張是面向東拍攝時出現的雙曲線效果。

  善於觀察的朋友會發現,朝向天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拍攝出來的星軌線條走向是各不相同的:朝向正東和正西兩個方向,拍攝出的星軌是左右對立分開的雙曲線,而朝向南拍攝,會是上下分開的兩個對立的雙曲線,這是由於地球所處的三維空間的原因,有天赤道分開,所以視覺感官是這樣子。由此,我們可以利用不用的方位拍攝不同的星軌效果。

  相機內部引數的設定

  拍攝星空需要分別設定幾種不同的相機引數,分別有:光圈以及快門數值,感光度ISO,色溫白平衡以及機內降噪。

  光圈以及快門數值的設定:由於星空本身較暗,想拍攝靜止的星空銀河效果對快門速度的要求比較高,為保證曝光相對準確和星體的亮度,最好使用相對較大的光圈進行拍攝。理想的光圈值是在鏡頭最大光圈的基礎上降一檔光圈以保證有更優的畫質,並以足夠大的光圈值來保證進光亮。快門速度保證在30秒以內為宜,慢於30秒會導致星星走移動的軌跡變得明顯,星點變成星軌。

  感光度ISO依實際天空亮度而定,以光圈f2.8、快門速度30秒為例,感光度一般情況下是800~1000左右,具體引數應依實際情況不同進行調整,光圈大,則相應減小感光度,反之亦然。

  白平衡的設定也是以不同的夜空情況而有所差別的,具體由周圍光汙染的情況而定,在光汙染較嚴重的城市,相對要把色溫設定的低一些,一般情況下在3000K以下,以保證天空的顏色不會因為城市燈光的照射而變成橙紅色。而在光汙染較少的遠郊區,色溫在3400K就可以保證拍出的照片沒有泛紅的現象了。 這樣的低色溫設定可以讓畫面裡的星空呈現出幽藍的效果,而更具神祕感。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