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三複習方法

  其實我們準備考研的時候,總是在糾結要不要報班,其實輔導班的講解視訊,我們都能在網上找到,雖然不是最新的,但是內容、知識點差異不大。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是什麼

  ▶高數

  開學以後就要正式進去狀態了,就高數而言,基本分為這麼幾章:極限,導數及其應用,積分及其應用,多元函式及其應用微分方程,無窮數列。總體上前三章是重基礎,後三章是重計算。

  對於前三章的複習,要注意,這三章概念較多,很多東西就是要死磕,就是要弄不懂誓不罷休,不要和旁邊的人比速度,要比精度,太多浮躁的同學往往在此留下遺憾。概念的理解要到位,就要聽老師講,而不是像有些同學認為的去看課本,試問你知道課本上那些概念是重點,是考點嗎,會的不一定考,考的不一定會。

  所以要先聽課,我選擇的是張宇的課微博是宇哥考研,去淘寶上買,去年的也行,其實每年的內容都差不多,不用糾結非要最新的,因為更新的比較慢。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你選擇你喜歡的老師就好,但是聽課的時候一定聽老師的話,比如做筆記等等。聽課結束,要做老師寫的書:高等數學十八講。這本書就是對老師講課內容的擴充,所以思想是一以貫之的,容易消化課堂內容。千萬別一上來就做全書,不僅概念的講的不好,而且知識點不成系統,個人認為他的好處是題目出的不錯,所以要多刷幾遍。但是第一遍複習的目標是形成初步的知識體系,所以不建議一開始就抱著個全書。聽課加上做老師的書,基本上完成對知識的初步理解,知識體系的初步形成。切記,一定要把十八講上的每句話都盡最大可能的理解。第一遍不理解可以先做標記。

  高數的第一輪複習完後,你的聽課筆記基本上已經做好了,高數十八講基本上做了一遍了,但是當你完成最後一章的時候前面三章的東西基本又忘了不少了,所以初學者就是這樣,一直在忘記,彆著急,慢慢來。第二遍的時候要結合全書了,複習聽課筆記加上十八講,然後在開始看全書,這樣就會比那些一開始就複習全書的人的自信心高點。二輪目標是把十八講上的疑點難點給消滅了,要把全書上的知識盡最大可能的給他捋順了,就是把放在你第一輪的知識體系下,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只是在做題,你永遠在做題,無窮無盡的題,我們要學知識,這樣才能做到心裡踏實,你知道你那裡會,那裡不會,才不會覺得自己學的好亂,才不會有什麼都沒有學會的感覺。二輪的複習是比較痛苦的,一定要注意踏實,不要比速度,要靜下心,一點兒一點兒慢慢來。這樣是最關鍵的,因為對於很多同學來說,浮躁是很大的毛病,靜不下心來,因為他們總是在找藉口,還要上課啊,還有男票女票啊,還要競選黨員啊等等,錯過了第二輪的複習,基本上你的基礎就不會牢固。比如有多少同學在今年的答案出來之後說,那個拐點的題的答案有問題,這顯然說明一個問題,他們對什麼是拐點的基本概念是不知道的,就是該點左右鄰域上的二階導數符號相異,與該點是不是可導沒有關係,只要求這個函式在該點連續即可。相應還有極值點的概念等等,一輪做的是聽課筆記,二輪的時候要做錯題筆記,知識點總結之類,這樣方便以後複習。當然,你也可以把兩者結合在一起,按照你的習慣就好了。

  第三輪的任務就是把第二輪的任務再來一遍,時間上第一輪第二輪基本上是大三下學期,暑假是第三輪和練習題,就是狂做題,660題,1000題。1000題有些題超綱,概率裡的很多題是不需要做的,660稍微難些,其實所謂的難是因為很多同學,一二輪的很多概念都不理解,所以覺的難,如果你真的踏踏實實的把概念理解透了,你只會感覺計算量大而已。

  第四輪的任務…這個時候你應該知道了自己的弱點,自己的短處,補短,你已經不需要經驗帖了。

  ▶線性代數

  線代的特點是靈活,邏輯性強。知識點前後的連線比較緊密,所以這個課程很多人學的不咋地,我們要下大功夫。不需要在課本上浪費太多時間,直接買本李永樂講義,在網上找到李永樂的強化課,聽課做筆記就好,然後把講義好好的做一遍,這個時候你對知識點已經理解的差不多了,但是總是聯絡不起來。這個時候,推薦張偉老師的線代課注意:找網上往年的即可,內容差不多,他講的比較更有邏輯,李永樂重基礎,張偉更靈活,聽完課程後,要把他的講義背住,線代就是這樣,你必須記住很多定理,然後才能應用,所以,別人早上背英語,你可以抽點時間,看看線代,其實內容不多,關鍵是熟。他的那個講義我至少6遍。

  ▶概率論

  概率論的內容很難,但是考研的考的很簡單,基本上聽完課,做完習題就基本上可以了,除了全書我還做了一本其他的概率論講義什麼的,但不是張宇的那個線代九講,而是另外一本他的書,他的那個本線代九講有些難,其實,最關鍵是記住基本內容,增加熟練度,當然運算能力也是必要的,可以適當的記住一些公式,把這些公式總結在筆記上,經常的翻看,這樣運算不成問題的情況下,基本上都是滿分吧。

  考研數學三複習技巧

  首先,還是要重視基礎,從紮實基礎開始。

  今年真題相對去年要簡單,計算量適中,知識點考查比較全面,尤其數一這一科目很好地體現了數學一的獨特品味。大部分題目仍然是考查基本功,那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考生沒考好呢?究其原因,一是考研數學對計算能力要求高,二是綜合性強。計算能力要求高體現了考研數學對考生數學能力的要求重心是在計算上。這就意味著考生“算功”要達標。怎麼算達標呢?計算要熟練準確。熟練就是要算得快,不僅快還要準確。考試整張卷面時間要求是180分,題量是23道題,8道選擇,6道填空,9道大題。時間還是很緊迫的,只有熟練才能做完試卷,只有準確才能得到分數。考研數學題目具有綜合性,每一道題目,會考察兩到三個知識點。若有一個知識盲區,就意味著這道題不能完全做對。試想如果每道題都拿不了滿分,那你還能指望數學考多高的分數呢!是克服這兩點,主要還是基本功紮實,只有基礎紮實才能快速準確的計算,才能做出綜合性的題目。但是很多考生對基本功紮實有一種誤解,以為只要把概念定理看一遍,簡單題目做做,做題套路記住就可以了。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基本功紮實,是要把考研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熟練掌握,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做題。不理解知識點,一味地去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基礎打牢的檢驗方法就是隨意找一本教材上的題目,你要提筆會做。如果未達到這種程度,那基礎還沒過關。今年的真題一大特點就是考察考生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識點,換句話說對知識點理解的深度決定了今年考研數學的分數,可見基礎多重要。

  其次,做綜合性題目,提高自己解決綜合性題目的能力。

  做真題,分章節去做。做真題才能知道考研要考什麼,常考題型和方法是什麼。每一年的真題都能在以前的真題中看到他們的原型,這也是我們做真題的原因。今年的真題尤其體現了這一特點。有很多題目就是以前的真題改了一下數字。真題至少做三遍,不斷重複才能把三基轉化成自己的。

  基礎階段是為了訓練計算能力,真題是為了進一步強化計算,也是為了提高綜合解題能力。

猜您感興趣: